汪跃平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可吸收微夹板在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可吸收聚左旋乳酸微夹板在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颌面部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冼创面,止血,松解和复位骨折片,恢复咬合关系,后行可吸收聚左旋乳酸微板夹板内固定术。术后2周及3月复查,观察伤口愈合、骨折复位术后2周及3月复诊时拍CT及下颌曲面断层片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开口型、髁突运动情况。结果11例伤口Ⅰ期愈合,未见感染征象;1例术后伤口感染,伤口延期愈合;术后2周及3月复查,骨折复位准确,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正常,面部外形无明显畸形。疗效评价:优9例(75%);良3例(25%);差0例。结论可吸收微夹板在颌面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中安全可靠,能够维持骨断端的稳定性,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 游云华梁军李芸张华伟汪跃平
- 关键词:颌面部颌骨骨折
- 口腔颌面部鳞癌CFC方案时辰化疗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CFC方案时辰化疗治疗颌面部鳞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5例颌面部鳞癌患者,采用CFC方案时辰化疗[卡铂(CBP)、5-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给药时间在16:00至次日7:00,观察CFC方案化疗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化疗后10~21d手术。结果CFC方案时辰化疗后,完全缓解(CR)为3例,术后病理检查原发癌已查不到癌细胞,部分缓解(PR)为11例,无效(NR)为1例,总有效率(CR+PR)为93.3%;而出现的毒副作用仅为轻度的疲倦、恶心、呕吐,以及WBC与RBC降低。结论CFC方案疗效确切,时辰化疗可明显减少患者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游云华梁军汪跃平林勇峰张华伟肖旋
- 关键词:鳞癌时辰化疗毒副反应
- 仙方活命饮加减方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比较仙方活命饮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接受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仙方活命饮(39例)和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38例)为治疗Ⅰ、Ⅱ组,洗必泰液含漱治疗(21例)作为对照组,按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标准记录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口腔黏膜的疼痛程度。结果:上述3组发生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在中药治疗Ⅰ组(仙方活命饮)分别为21、12、5、1例;中药治疗Ⅱ组(西帕依固龈液)分别为15、14、4、5例;对照组(洗必泰)分别为0、3、3、15例;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P<0.05);两个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Ⅰ组与中药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出现最高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P<0.05);中药治疗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Ⅰ组与中药治疗Ⅱ组、中药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仙方活命饮和西帕依固龈液均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 汪跃平李春阳杨光伟师晶丽游云华
- 关键词:仙方活命饮西帕依固龈液口腔黏膜炎
- 顺铂-碘化油混悬乳液舌动脉栓塞化疗29例晚期舌鳞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顺铂-碘化油混悬乳液舌动脉栓塞化疗晚期舌鳞癌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T_3、T_4期舌鳞癌患者29例,随机分为两组:靶向栓塞化疗组(14例)术前行顺铂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静脉滴注化疗组(15例)术前行顺铂静脉滴注化疗。化疗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再施行手术或放疗。结果:1)靶向栓塞化疗组:疗效为CR 2例,PR 12例,无NR与PD;不良反应用为5例低热,8例有轻度恶心,无呕吐,无脱发,WBC无明显下降;舌癌病灶切除术中出血量为20~30mL。2)静脉滴注化疗组:PR 11例,NR 4例,无CR与PD;不良反应为高热10例,严重的恶心、呕吐及脱发13例,WBC下降明显;病灶切除术中出血量为50~95mL。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病灶切除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25例随访9~36个月,靶向栓基化疗组中1例术后8个月死于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1例放疗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静脉滴注化疗组中3例因局部复发死亡。结论:对中晚期舌鳞癌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李占军游云华梁军汪跃平张华伟李春阳
- 关键词:舌鳞癌DSA栓塞化疗诱导化疗
- 头颈部多发性Kimura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7
- 2009年
- Kimura病是临床少见的一种主要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和软组织的局部慢性肉芽肿性病变。该病由Kim等于1937年以“嗜酸性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首次报道并予论述。1948年,Kimura等以“伴有淋巴组织增生的特殊肉芽肿”对本病作了较系统的描述.故本病又叫金氏病或木村病。该病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因此临床医生对该病往往认识不足,临床易误诊且复发率高。
- 汪跃平游云华梁军黄志权刘本艳张华伟易先平
- 关键词:KIMURA病头颈部病理分析多发性肉芽肿性病变淋巴组织增生
- 三种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治疗牙周病临床效果回顾分析
- 目的:牙齿松动是牙周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牙周病学的临床治疗难点。本文回顾分析我科近五年来,采用三种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临床不同类型的牙齿松动,分别:①下前牙1-2个松动牙、且其邻牙尚稳<正>目...
- 李春阳李容林汪跃平游云华高宝贤莫佳莉
- 文献传递
- 自体骨移植术在牙槽突裂畸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术在牙槽突裂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12例唇腭裂术后牙槽突裂患者行自体骨移植术。结果12例患者中,髂骨移植7例,下颌颏部骨移植5例。术后8~9d拆线,除1例移植骨外露,去除后重新缝合,创面封闭,其余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植骨前后应接受正畸治疗,供骨区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裂隙大小及需骨量等来决定,术区严密缝合是植骨成功的关键。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游云华汪跃平房思炼张华伟林勇峰
- 关键词:骨移植牙槽突裂
-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鼻咽癌、口腔癌术后放疗出现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以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洗必泰液含漱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WHO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标准记录患者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的程度。结果西帕依固龈液治疗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17、14、4、5例;对照组40例,出现Ⅰ、Ⅱ、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分别为2、5、20、1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 汪跃平游云华梁军王思阳
- 关键词:西帕依固龈液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介入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晚期舌癌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晚期舌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T3、T4期舌癌患者术前行顺铂-碘油混悬乳液股动脉插管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42~54岁,平均47.3岁;全部病例治疗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抗癌药物治疗;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再施行舌颈联合根治术。结果 1例靶向栓塞化疗10d后溃疡面及肿瘤完全消失,术后病理连续切片病灶未发现癌细胞,但发现颌下有1个淋巴结转移、见鳞癌角化珠;4例舌癌病灶明显缩小,颈深上有1~2个转移淋巴结;靶向栓塞化疗后舌体无坏死,全身及局部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4~15个月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中晚期舌癌患者术前进行DSA介入舌动脉超选择靶向栓塞化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游云华李芸汪跃平梁军刘金刚张华伟
- 关键词:舌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诱导化疗
- CT血管造影在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皮瓣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7例口腔癌患者,术前行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并行CTA及三维重建,显示颈部动、静脉及分支和皮瓣转移区的血管影像。结果 CT增强扫描并行CTA和三维重建后可明确病灶范围和颈部血管供血情况,对拟转皮瓣区域的血管情况可提供直观图像,为手术切除范围和选择修复方法提供合理参考。结论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加CTA和三维重建能准确、直观地显示手术应切除的范围和血管形态,对手术方式及修复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 石恺梁军游云华汪跃平张华伟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口腔癌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