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兰
-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涿鹿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改良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改良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术后感觉功能和外观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30例手部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改良组(n=15)和常规组(n=15),其中改良组行改良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术,常规组采用骨间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痛觉、温度觉、触压觉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点分辨觉距离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形态和VA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掌侧软组织缺损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同时还能改善感觉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美观效果。
- 郑佐慧谭志伟肖志林郑永才罗焕明梁晓兰冯经旺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穿支皮瓣骨间背侧动脉
- 特布他林联合福多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血清IL-6、TNF-α、hs-CRP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福多司坦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福多司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较对照组(有效率为80.3%)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值均显著上升(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11.5%)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特布他林联合福多司坦治疗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梁晓兰吕元军唐富龙董文成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特布他林福多司坦肺功能
- 丹栀逍遥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丹栀逍遥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某院诊断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克罗米芬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丹栀逍遥丸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sing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测定患者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secretion,FINS)、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insulinresistance,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β,HOMA-β)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等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FINS、FPG、HOMA-IR、HOMA-β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栀逍遥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降低体内高胰岛素血症与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分析其机制可能与丹栀逍遥丸下调体内炎性介质反应有关。
- 王香格张海梅梁晓兰黄彦林李金梅张晓芳
- 关键词:中药丹栀逍遥丸多囊卵巢综合征炎性反应
-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
- 2020年
- 讨论为肝癌患者开展榄香烯注射液+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处置的改良作用。方法:基于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的这段时间,择取入院肝癌病患156例分两组,参照组78例和研究组78例,为参照组行单纯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药物治疗,测定两组的显效率、不良反应率,以及接受治疗干预前后的SAS量表衡定指标参数值、SDS量表衡定指标参数值和生活质量衡定指标参数值。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小于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焦虑自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和抑郁自评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均与参照组一般无差异,所以P大于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生理领域测定指标值、心理领域测定指标值、环境领域衡定指标参数值,以及社会关系领域测定指标参数值均与参照组一般无差异P大于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自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和抑郁自评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均低于参照组P小于0.05。结论:为肝癌患者实施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唐富龙梁晓兰
- 关键词:榄香烯注射液肝癌
- 浅析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婴幼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C一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婴幼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011年300例住院婴幼儿分别归入感染组(160例),非感染组(140例)。入院时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抗生素治疗4~5d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C一反应蛋白与其他感染检测指标的敏感性、有效性,以此观察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C-反应蛋白阳性率:感染组为:65.5%(105/160),非感染组为:28.5%(40/140)。感染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常规检测比较,C-反应蛋白诊断婴幼儿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结论 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的婴幼儿中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个跟血常规检测指标相比,是较好的婴幼儿细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利于及时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用药。
- 梁晓兰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常规婴幼儿
- 血脂监测在创伤后脂肪栓塞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1年
- 张海鹏刘建平李明亮梁晓兰董文成赵玉静
- 关键词:创伤脂肪栓塞血脂PTFE
- 丹栀逍遥丸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与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水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白介素-6水平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08月017年08月诊断肥胖型多囊...
- 王香格张海梅梁晓兰黄彦林李金梅张晓芳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丹栀逍遥丸血脂代谢炎性因子
- 文献传递
- 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及其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水平,并了解它和免疫学指征的关系。方法本次实验监测了488例不同乙肝病型患者的血清标本,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来检测HBV-DNA的数量并仔细分析与比较,同时采用ELISA法来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不同病型的乙型肝炎与其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不大。HBV-DNA检出率在44例HBsAg(+)/HBcAb(+)患者中,为60%(28/44);HBV-DNA检出率在384例HBsAg(+)/HBeAb(+)/HBcAb(+)患者中,为67%(256/384);HBV-DNA检出率在396例HBsAg(+)/HBeAg(+)/HBcAb(+)患者中,为100%(396/396)。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的拷贝数与HBeAg关系密切,但系统转换只是说明复制水平的降低,不能说明HBV停止复制。荧光定量PCR能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对临床诊断乙肝并选择治疗的方案及观察其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 梁晓兰
- 关键词:HBVDNA免疫学指标PCR技术ELISA法
- 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一期常规清创、外固定、术后换药及二期手术内固定及创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且两组患者均予以有效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创面修复以及骨折愈合良好,对照组有4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缩短了住院时间及二期创面修复时间,减小了创面感染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有效护理后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治疗腓骨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的护理对手术质量及患者术后康复有利,提高了医生及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梁美珍李嘉玲梁晓兰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VSD技术护理
- 胃癌患者检验中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应用效果
- 2020年
- 分析胃癌患者应用各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确诊的42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选取同时期的42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对两组的CA724(胃癌抗原)、CEA(癌胚抗原)、CA242(唾液酸化的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查,并通过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的关系指标均高于健康组,且胃癌Ⅰ、Ⅱ期患者的各项指标低于胃癌Ⅲ、Ⅳ期患者(均P<0.05)。结论:经多项肿瘤标准物检验,可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与病情发展,对临床胃癌患者的后期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梁晓兰唐富龙
- 关键词:胃癌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242CA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