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富龙

作品数:25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涿鹿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植入
  • 6篇植入治疗
  • 6篇肿瘤
  • 6篇疗效
  • 6篇放射性
  • 5篇粒子植入
  • 3篇晚期
  • 3篇粒子植入治疗
  • 3篇近距
  • 3篇近距离放射治...
  • 3篇放射性粒子
  • 3篇肺癌
  • 3篇靶区
  • 2篇腺癌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护理
  • 2篇放疗
  • 2篇复发
  • 2篇靶区剂量

机构

  • 18篇涿鹿县医院
  • 1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21篇唐富龙
  • 12篇张宏涛
  • 12篇王娟
  • 8篇高贞
  • 7篇任菊娜
  • 5篇吴立丽
  • 5篇梁晓兰
  • 5篇赵静
  • 5篇隋爱霞
  • 4篇李健敏
  • 3篇孙美玲
  • 3篇夏海水
  • 2篇付宇
  • 1篇于慧敏
  • 1篇李玉清
  • 1篇李庆霞
  • 1篇张海鹏
  • 1篇吴娟
  • 1篇王苗
  • 1篇吕元军

传媒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
2020年
讨论为肝癌患者开展榄香烯注射液+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处置的改良作用。方法:基于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的这段时间,择取入院肝癌病患156例分两组,参照组78例和研究组78例,为参照组行单纯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药物治疗,测定两组的显效率、不良反应率,以及接受治疗干预前后的SAS量表衡定指标参数值、SDS量表衡定指标参数值和生活质量衡定指标参数值。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小于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焦虑自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和抑郁自评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均与参照组一般无差异,所以P大于0.05。治疗前,研究组的生理领域测定指标值、心理领域测定指标值、环境领域衡定指标参数值,以及社会关系领域测定指标参数值均与参照组一般无差异P大于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焦虑自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和抑郁自评量表测定指标参数值均低于参照组P小于0.05。结论:为肝癌患者实施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唐富龙梁晓兰
关键词:榄香烯注射液肝癌
对某著名医院一例肺栓塞“疑难病例”的解读被引量:1
2016年
分析一心源性休克病例,探讨心源性休克病理生理学机制,以期对优化临床诊、治有所启示。
李玉清陈杰张海鹏杨子军唐富龙崔唳嘤
关键词:病例栓塞生理学机制休克
^(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步疗效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晚期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8例11个病灶,在B型超声或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活度0.5~0.7 mCi,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为74.6~138.8 Gy,观察患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12-93月(中位随访时间22.5月),CR 2例,PR 5例,SD 1例,PD 3例,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20月,1年、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8%、36.4%。中位生存期为22.5月,1年、2年生存率为100.0%、37.5%。植入后3月中位KPS评分较植入前提高20分(P=0.01),3例出现Ⅰ级放射性损伤,未见其他粒子相关不良反应。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安全有效,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娟高贞唐富龙赵静张宏涛吴立丽李健敏任菊娜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碘放射性同位素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9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给予紫杉醇与奈达伯联合治疗,紫杉醇135~175 mg/m^(2),第1天;奈达铂30mg/m^(2),第2~4天,21d为1个周期,至少进行2个周期后评价.结果3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0例,进展6例.不良反应主要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唐富龙
关键词:食管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上腹部恶性肿瘤的护理被引量:1
2013年
近10年来,国外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已被应用于头颈、消化道、前列腺、妇科等恶性肿瘤。但对上腹部肿瘤治疗的可行性报道很少,且尚有争议,随着粒子植入谱的扩大,国内专家开始应用粒子植入治疗上腹部肿瘤如胃癌、肝癌、胰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等。腹部解剖结构复杂,空腔脏器较多,经皮穿刺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出血、胃肠穿孔、
任菊娜张宏涛唐富龙付宇刘奎甲王娟
关键词:肿瘤放射性粒子护理
头颈部复发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剂量学评估与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癌术前和术后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河北省人民医院25例头颈部晚期复发肿瘤患者在CT或B超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肿瘤三维立体图象,计算125I粒子植入的数目、空间分布和剂量分布。计划靶区匹配周边剂量(MPD)为85~120Gy,术后1周内做验证计划,比较术前以及术后80%、90%、100%肿瘤体积接受的处方剂量(D80、D90、D100)、计划靶区接受90%、100%、15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V150)、平均吸收剂量(Dmean)、计划靶区体积(PTV)各组数据差异,并观察疗效、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术后D80、D90、D100、V150、Dmean和P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9、1.95、0.89、0.59和-1.52,z=-0.66,P>0.05;V90、V100手术后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3.3.83,P<0.05。随访3~93个月,随访率96%。CR 5例,PR 14例,NC 4例,PD 2例,总有效率(CR+PR)为76%;3、6、12和24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76%、64%和28%。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52%。2例患者分别脱落6和5颗粒子;3例术后出现Ⅳ级皮肤损伤,经对症治疗后好转。4例出现Ⅰ级皮肤反应,3个月内好转。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后验证剂量,基本可以实现预期剂量分布,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头颈部晚期复发肿瘤的方法。
高贞王娟赵静刘奎甲唐富龙张宏涛
关键词:头颈肿瘤近距离放射治疗
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肺癌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例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和转归。结果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是SIADH的一大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当出现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时,应考虑到肺癌的可能性,应用多种方法明确诊断,以避免漏诊、误诊,早期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唐富龙
关键词:低钠血症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肿瘤的护理研究
任菊娜唐富龙付宇张宏涛隋爱霞王娟
契合临床需要,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肿瘤,系统研究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肿瘤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为临床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肿瘤降低胃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可行性方法;全面总结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部肿瘤的...
关键词:
关键词:腹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医疗护理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及警戒时间,科学指导各人群减少辐射损伤。方法术后24h内,采用袖珍辐射仪,监测20例患者距植入部位垂直距离30和100cm处(模拟密切接触者)的剂量率,根据公式计算相应人群在不同距离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及警戒时间。结果术后患者植入部位垂直距离30和100cm处,受照剂量率均随时间延长而衰减(30cm:t=6.236、6.236、6.235,P〈0.05;100cm:t=7.310、7.315、7.314,P〈0.05),且同一时间点30em处均大于100Cm处(t=5.962、5.961、5.961、5.962,P〈0.05),具有时间一距离效应;同一人群(用相同距离数据模拟),其有效剂量随时问而减少;与术后患者接触时,同住成年人、同住未成年人及孕妇、同事、同床成年人的警戒时间为:0、54、78和109d。结论在各自警戒时间之后,各人群与术后患者接触可以保证自身安全;警戒时间内,则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隋爱霞李健敏唐富龙张宏涛任菊娜庞林宾夏海水高贞吴立丽王娟
关键词:放射性^125I粒子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临床疗效及毒性的新进展
2013年
随着高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逐渐上升[1].放射治疗技术作为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影像学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突出表现为靶区的精确性及照射剂量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放射性损伤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3],但是患者的临床综合获益仍需进一步提高.现将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一、靶区剂量与临床疗效1.三维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根据常规分割的剂量-效应关系,提高局部剂量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三位适形放射治疗(3D-CRT)代替常规放射治疗,正是由于其可产生更高的靶区照射剂量,而周围危及器官的受量又在可控范围.
孙美玲王娟张宏涛唐富龙隋爱霞夏海水
关键词:放射治疗技术临床疗效前列腺癌剂量-效应关系毒性靶区剂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