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深圳市罗湖区不同生境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了解罗湖区不同生境鼠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为该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在杂草丛、花苗圃和住宅小区诱捕鼠类,采用股动脉放血法杀鼠,在鼠肺中查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计算并比较不同生境、种类、季节和性别鼠类的感染率差异. 结果 共诱捕195只活鼠,其中褐家鼠、黄胸鼠、臭鼬与施氏屋顶鼠分别为124、17、50、4只,查出感染性褐家鼠21只,感染率为16.9%,其它鼠类未见感染.杂草丛中褐家鼠感染率为27.9% (12/43),高于花苗圃的21.4% (9/42)和住宅小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P<0.05).春、夏、秋、冬季褐家鼠感染率分别为18.8% (3/16)、12.5% (6/48)、18.0% (9/50)、30.0% (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P>0.05);雌、雄鼠感染率分别为13.1% (8/61)和20.6% (1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 结论 罗湖区褐家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较高,存在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 梁伟涛旷翠萍陈戊申古伟志杨磊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生境感染率
- 深圳市罗湖区印鼠客蚤分布的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印鼠客蚤在月份和鼠种的分布,为深圳市灭蚤预防鼠疫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某大型酒楼采用电捕鼠器每月捕鼠15只,调查染蚤率和印鼠客蚤指数,用x2比较不同鼠种染蚤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共获2种鼠种194只,其中褐家鼠146只和黄胸鼠48只,鼠类雌雄性比为1:1.02(96/98),成幼比为2.59:1(140/54)。在捕获的194只鼠中97只体表携带406匹蚤,只有印鼠客蚤1个种属,蚤类雌雄性比为1:1.07(196/210)。家鼠平均染蚤率为50%,其中褐家鼠49%(72/146),黄胸鼠为52%(25/4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11,P>=0.05)。家鼠染蚤率最大值为93%(14/15)在8月份,最小值为7%(1/15)在6月份。印鼠客蚤指数最大值为4.88,在9月份,最小值为0.20(3/15),在6月份,平均指数为2.09。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平均蚤指数分别是2.42和1.10。结论深圳市罗湖区蚤密度随季节而波动并呈春秋双高峰现象,褐家鼠作为印鼠客蚤的宿主动物比黄胸鼠重要。
- 霍雪霞古伟志杨磊陈戊申
- 关键词:媒介生物体外寄生虫印鼠客蚤
- 某区2004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法定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方法:全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片,每片随机抽取1个街道办作为调查点,以医院诊断为准。结果:共调查5个居委会、居民1 584户6 019人,查出法定传染病38例,漏报16例,总漏报率为42.11%,其中医院漏报3例,医院漏报率为12.00%;个体诊所漏报13例,漏报率100%;查出乙类传染病4种16例,漏报率为25.00%,丙类传染病3种22例,漏报率为54.55%。结论:深圳市罗湖区居民传染病漏报现象较严重,今后须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 李杰方玉金黄敏林芳杨磊
- 关键词:传染病
- 溴鼠灵毒饵现场杀灭家鼠效果的评价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对0.005%溴鼠灵毒饵进行现场杀灭家栖鼠类灭鼠率实验,为政府有关部门选购灭鼠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粉迹法同时测定实验区和对照区投放灭鼠药前、后的鼠密度,根据两区灭鼠前、后鼠密度变化计算该药灭鼠效果,用χ2方法比较投药前实验区和对照区鼠密度及对照区投药前、后密度的差异统计学意义,用毒饵消耗量观察其适口性。结果实验区投0.005%溴鼠灵毒饵前、后密度分别是61.15%,9.09%,对照区鼠密度分别是56.91%,51.33%,灭鼠率为83.52%。投药前实验区和对照区密度差异没有显著性(χ2=0.528 3,P>0.05),投药前、后对照区鼠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576 2,P>0.05),投药前、后实验区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7,P<0.05)。消耗毒饵高峰第3天,出现死鼠高峰在第6天,实验期间没有发生人畜中毒事件。结论0.005%溴鼠灵毒饵对家栖鼠类灭鼠率达到高效的水平,对人畜安全可靠。
- 陈戊申王廷哲杨炳长古伟志杨磊叶临湘
- 关键词:毒饵灭鼠
- 深圳市郊区印鼠客蚤分布的调查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印鼠客蚤在月份和鼠种的分布,为深圳市灭蚤预防鼠疫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12月在龙岗区坂田街道每月布笼捕鼠15-20只,调查鼠密度、染蚤率和印鼠客蚤指数,用x2比较不同鼠种染蚤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共获鼠2种185只,其中褐家鼠170只和黄胸鼠15只,笼捕法测得鼠密度为12%。鼠类雌雄性比为1:1.20,成幼比为2.2:1。从诱捕的185只活鼠体表采集到298只蚤,只有印鼠客蚤1个种,蚤类雌雄性比为1:0.95。褐家鼠和黄胸鼠染蚤率分别为41.12%(70/170)和26.67%(4/15),差异没有统计意义。家鼠染蚤率最大值为63%,出现在3月份,最小值为19%在6月份,家鼠平均染蚤率为40%。印鼠客蚤指数最大值为4.20出现在4月份,最小值为0.25出现在6月份,平均指数为1.61。褐家鼠和黄胸鼠的蚤指数分别是1.67和0.93。结论深圳郊区全年均有印鼠客蚤繁殖,蚤密度随季节而波动,高峰在春季,褐家鼠作为印鼠客蚤的宿主动物比黄胸鼠重要。
- 霍雪霞杨磊古伟志陈戊申
- 关键词:媒介印鼠客蚤
- 不同水质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效果评价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诱蚊诱卵器在监测白纹伊蚊密度时水质对该蚊诱蚊诱卵的影响,同时评价该监测方法的实用效果。方法在2012年7-8月白纹伊蚊数量高峰季节,选择深圳市某医院花园作为试验现场,用诱蚊诱卵器对白纹伊蚊进行诱蚊诱卵试验,比较评价其诱捕白纹伊蚊成蚊、卵的效果。结果共布放240个诱蚊诱卵器,有效回收230个,诱卵阳性率为37.39%,诱蚊阳性率为18.26%,成蚊逃逸率为51.16%;试验发现生态水(自然环境积水)对白纹伊蚊诱卵率显著高于瓶装矿泉水(χ2=13.79,P<0.01);以是否有幼虫孵化作为衡量诱卵阳性结局的金指标,发现诱蚊诱卵器监测方法观察的白纹伊蚊产卵阳性率与实际产卵阳性率一致性较高(Kappa=0.828,P<0.01),该法监测白纹伊蚊产卵灵敏度为82.56%,特异度为97.92%,试验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0.853~0.952)。结论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诱卵效果较佳,但捕蚊效果不甚理想;不同水质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效果不同;诱蚊诱卵器监测伊蚊产卵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何林李雪梅陈戊申杨磊
- 关键词:诱蚊诱卵器白纹伊蚊水质
- 深圳市印鼠客蚤分布的调查
- 目的:调查深圳市印鼠客蚤在月份、地理和鼠种的分布,为深圳市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
方法: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7月在罗湖区南湖和龙岗区坂田街道每月布笼捕鼠,调查鼠密度、染蚤率和印鼠客蚤指数,用x2比较...
- 霍雪霞林喜乐杨磊古伟志刘文忠陈戊申
- 关键词:鼠疫防治优势种
- 文献传递
- 5种杀虫剂现场杀灭德国小蠊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蚁蟑宁、百天宁、大灭、海利、佳弘5种杀虫剂现场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6间小餐厅作为实验场所,根据受试杀虫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用粘捕法调查用药前后德国小蠊密度,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比较5种药物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结果5种杀虫剂的杀灭率分别为蚁蟑宁86.57%,百天宁84.31%,大灭77.50%,海利75.56%,佳弘45.00%。佳弘与蚁蟑宁、百天宁、大灭、海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蚁蟑宁、百天宁、大灭、海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佳弘杀灭德国小蠊效率比其他4种药物低。
- 陈戊申王廷哲杨炳长古伟志杨磊
- 关键词:杀虫剂德国小蠊杀灭效果
- 不同生态环境中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的调查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采自罗湖区不同生态环境中福寿螺、褐云玛瑙螺及市售中华圆田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的情况,为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及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市场购买50个中华圆田螺,在水池、小溪各采集50个福寿螺,在灌木丛、草莓地和住宅小区各采集45只褐云玛瑙螺。将每只螺制成组织匀浆,用显微镜检查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比较不同种类及区域螺类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本地福寿螺、褐云玛瑙螺与外地产的中华圆田螺平均感染率分别是30.0%、15.6%和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P<0.05)。本地水池与小溪的福寿螺感染率分别是5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P<0.001)。灌木丛、草莓地和住宅小区褐云玛瑙螺感染率分别是31.1%、11.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重量在27.8 g以下或以上的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1.76%和19.40%,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P>0.05)。重量为10.75 g以下和以上感染率分别为24.00%和36.00%,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P>0.05)。结论深圳市罗湖区福寿螺感染率高于褐云玛瑙螺,水池中福寿螺的感染率高于溪流,螺的感染率与其重量未见相关,市售中华圆田螺也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 霍雪霞陈戊申古伟志杨磊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