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少侠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耐药
  • 8篇耐药性
  • 5篇药敏
  • 5篇药性分析
  • 5篇细菌
  • 5篇耐药性分析
  • 5篇骨伤
  • 5篇病原菌
  • 4篇医院感染
  • 3篇药敏分析
  • 3篇原菌分布
  • 3篇球菌
  • 3篇类风湿
  • 3篇风湿
  • 3篇病原菌分布
  • 2篇单胞菌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药敏试验
  • 2篇药物
  • 2篇伤病

机构

  • 22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22篇李少侠
  • 9篇王娜
  • 4篇常世卿
  • 4篇张莎莎
  • 4篇刘尚才
  • 4篇刘玉珂
  • 3篇宋玉华
  • 3篇李勇军
  • 2篇赵俊桃
  • 2篇张玉振
  • 2篇刘鲜茹
  • 2篇丁娟
  • 1篇莫基浩
  • 1篇薛彩霞
  • 1篇杨喆
  • 1篇杨磊
  • 1篇宋春丽
  • 1篇任宏伟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中医正骨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室纯水系统更换反渗透膜对生化检验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实验室纯水系统更换新反渗透膜后,所产纯水的质量是否符合生化检验的要求并评价其影响。方法通过Beckman Coulter生化分析系统配套纯水机天创TCHS-RO/100A自带电阻表和 HM COM-100电导率测量笔连续监测新产纯水中的实时离子含量。用正常纯水在 AU680上重复20次测量 ALT,AST,TBIL,ALP,GGT,TP,ALB,BUN, CR,UA,GLU,TC,TG,HDL,LDL,CK,LDH,P,Ca(对照组),更换为新产纯水后进行相同试验操作(试验组),以评估新产纯水对生化分析的影响。连续5天,每天3次(间隔2 h)监测新产纯水的 TG试剂空白,监测水中甘油水平。结果开机30 min后,HM COM-100测得电导率降至(0.1±0.0)μS/cm,机载电阻表测得新产纯水在开机50 min后稳定在18.25 MΩcm。在用 AU680进行生化分析时,对照组中TG测量值=1.04 mmol/L,试验组=21.3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除TG其他生化项目偏倚均在5%以内,CV<1/4CLIA’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试剂空白在第5天稳定在A660nm=0.0156±0.0004。结论新纯水系统在生产约2800 L水后,所产纯水中的甘油可以清除干净。实验室纯水系统在更换反渗透膜后,需要对水质进行连续监测,以评价其对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的影响。
莫基浩刘鲜茹李少侠
关键词:三酰甘油纯水反渗透膜生化
骨伤感染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
2002年
李勇军李少侠张玉振丁娟王娜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
介入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介入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现状,统计分析225株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分离的2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38株,占61.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5.8%),铜绿假单胞菌(19.1%)和鲍氏不动杆菌(8.9%);革兰阳性球菌79株,占35.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6%)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5%);真菌8株,占3.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多数细菌耐药性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和头孢类的耐药率均大于60.0%,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较敏感,尤其是对万古霉素100%敏感,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大于50.0%。结论条件致病菌已成为介入手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王娜刘玉珂李少侠
关键词: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细菌分布耐药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04年
李勇军李少侠刘尚才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疾病
脊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病原菌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脊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对8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近半数的病原菌为阳性球菌,其次为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细菌,此外还有少量的酵母样真菌,所分离病原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李少侠
关键词:术后椎间隙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骨伤病人粪肠球菌感染状况及其耐药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骨伤病人粪肠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6月间分离出粪肠球菌的感染率及耐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粪肠球菌76株,按感染细菌种类统计处于第七位,占阳性培养菌的2.1%;粪肠球菌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率为70.25%,从常用的单一抗菌药物来看,万古霉素和咪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含有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而其它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较高,有的已经达到100%耐药。结论粪肠球菌感染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它的耐药率较高,要加强粪肠球菌的检测与报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其在医院的传播与流行。
李少侠
关键词:感染率耐药率
克雷伯氏菌骨伤科感染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丁娟刘尚才常世卿宋玉华李少侠李勇军刘鲜茹张玉振
关键词:克雷伯氏菌骨伤科药敏试验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王娜刘玉珂李少侠刘尚才宋玉华
关键词:细菌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及病灶组织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窦道及病灶组织感染的现状,统计分析208株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分离出2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2株,占58.7%,革兰阴性杆菌78株,占37.5%,真菌8株,占3.8%;革兰阳性球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中包括假单胞菌属及克雷伯菌属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15.2%,而对青霉素、头孢西丁、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大于70.0%;假单胞菌属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9%、22.2%及27.8%,而对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及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80.0%;克雷伯菌属对头孢哌酮、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0%、15.0%和20.0%,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0.0%。结论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条件致病菌成为慢性骨髓炎患者窦道及病灶组织分离的重要病原菌,临床上应严格按照细菌学检查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
王娜李少侠刘玉珂
关键词:骨髓炎病原菌抗菌药物细菌分布耐药性
比较Anti-ccp和RF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时的意义
2007年
目的 比较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时的重要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5~2006年同时作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病人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特异性较高,出现的早,在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意义较大,但敏感性不及类风湿因子,而类风湿因子检测简单,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结论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室诊断中,两者各有优缺的缺点,应根据情况有选择的检查,必要时同时检测。
李少侠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