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才
- 作品数:43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血清蛋白质与氯磺酚K反应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发现有机小分子氯磺酚K与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能发生染色反应 ,在pH4.30的缓冲溶液中 ,红色的氯磺酚K与无色的牛血清白蛋白形成蓝紫色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24nm ,较试剂本身红移约74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2.49×105L·mol -1·cm -1,线性范围为0~240μg/mL。实验制定的几种蛋白质的工作曲线 ,其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与牛血清白蛋白基本一致 ,用于临床中人血清蛋白质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 胡秋娈曹向阳刘尚才张永花
- 关键词:血清蛋白质分光光度法
- 骨伤科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1993年
- 采用淀粉—碘测定法,对从骨伤患者中分离出的153株病原菌β-内酰胺酶进行了检测。阳性菌85株,占55.56%;G^+球菌参试102株,阳性78株,占76.47%;G^-杆菌参试51株,阳性7株,占13.73%。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63株,占84.00%。实验结果表明,骨伤科产酶菌株感染丰较高,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选用。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梁,在缺乏药敏试验指导的情况下,青霉素不应再作为首选药物,且不耐酶的半合成青霉素也应慎用。临床必须认识、掌握和合理使用新一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注意头抱菌素的应用、酶抑制荆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控制产酶耐药菌株感染的新途经。
- 刘尚才刘伯让张元昌宋宝莲何春迎
- 关键词:内酰胺酶菌株青霉素骨损伤
- 骨伤科医院空气中细菌分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 2004年
- 目的 了解骨伤科医院空气中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 ,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2 0 0 2年 1~ 8月对医院感染监测各类环境空气中的菌株的细菌鉴定编码鉴定 ,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表皮葡萄球菌是空气中最主要细菌 ,庆大霉素对空气中的细菌最为敏感 ,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 80 %。
- 宋宝莲刘尚才裴卫国
- 关键词:骨伤科细菌感染药物敏感性试验葡萄球菌
- 钛离心风机故障诊断及排除
- 2013年
- 介绍了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股份公司冷轧薄板厂酸再生机组使用的德国FYMA钛离心风机典型故障的分析诊断过程及解决措施。
- 胡涛刘尚才
- 克雷伯氏菌骨伤科感染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丁娟刘尚才常世卿宋玉华李少侠李勇军刘鲜茹张玉振
- 关键词:克雷伯氏菌骨伤科药敏试验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王娜刘玉珂李少侠刘尚才宋玉华
- 关键词:细菌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 徐为人王亚静张焕鑫史穗宝刘尚才杨泓蔡桂玲张士俊梁田徐波
- 盐酸氨溴索是溴己新的代谢产物,80年代初在德国上市,以后在日本、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上市。其作用机理为裂解痰中酸性粘多糖纤维,减少粘痰,稀释痰液,并提高支气管粘膜上皮纤毛运动频率及运送能力,使痰易于咳出。国外临床评价,疗效十...
- 关键词:
- 关键词:氨溴索祛痰药
- 骨伤科混合感染菌群的分布及耐药特征被引量:2
- 2001年
- 为了指导骨伤科混合感染的治疗 ,统计分析了 77例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并与同期单菌种感染菌株的耐药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开放性骨折、慢性骨髓炎易发生混合感染 ,分别占混合感染病例的 42 .86 %和 2 0 .78%。条件致病菌参与混合感染较为普遍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与其他菌种混合感染占 5 0 .6 4%和 2 5 .87% ,说明感染类型正在发生变化。混合感染组合菌株对 16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超过 5 0 %的达 10种 ,有 12种较同期单菌种感染菌株的耐药率高10~ 30 % ,而且多重耐药和不对称耐药现象较为严重 ,用药个体化非常重要。混合药敏试验 ,有利于混合感染治疗的抗生素选择 。
- 刘尚才周英杰宋玉华
- 关键词:骨伤科耐药性
- 盐酸米安色林及其片剂
- 颜书理陈晓玲周永健刘尚才沈翠娟梅国圣边颖蔡毅陶勇石晶蔡桂玲庞克敏王瑞芝
- 四环类抗抑郁药盐酸米安色林及其片剂是由天津药物研究院和山东省莒南制药厂合作开发,1996年完成了合成、质量、药理、制剂等临床前的研究工作,经审批,于1998年取得临床批件。在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进行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
- 关键词:
- 四种骨病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分析
- 1991年
- 对确诊的骨结核、化脓性骨关节炎、骨肿瘤和骨髓炎等四种骨疾病,共339例患者,不同时期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资科显示:四种骨病ESR沉降率均明显增快(Ⅱ级以上),其中以骨结核最为显著;化脓性骨关节炎、骨髓炎在急性期增快(Ⅲ级以上),恢复期和静止期基本正常;骨肿瘤恶性与良性ESR结果有显著差异;有效治疗和无效治疗ESR动态变化比较明显。表明ESR的检测,不但有助于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而且有助于推断病情和预后,尤其是对结核性骨病有较大参考价值。
- 何春迎刘伯让刘尚才张爱文
- 关键词:骨疾病红细胞沉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