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亦农
- 作品数:22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胰腺外分泌部A、B细胞密度的变化
- 1996年
- 本文应用A蛋白金银—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GS-PA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腺外分泌部含高血糖素的单个A细胞(单A细胞)及合胰岛素的单个B细胞(单B细胞)密度的变化.在一次大剂量腹腔注射STZ后第5天和第10天,大鼠胰腺外分泌部单A细胞密度较对照组大鼠增加,而单B细胞密度在注射STZ后第5天较对照组大鼠减少,但在第15天与对照组大鼠接近.在第15天,一些单B细胞分布在靠近胰岛的腺泡中,岛周腺泡含单B细胞的胰岛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胰腺外分泌部的单A、单B细胞在分布特征上与中间细胞相似,在糖尿病时其数量变化也与中间细胞一致,因此,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单A、单B细胞与前人报道的中间细胞有密切关系.上述单A、单B细胞密度的变化提示,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腺中的B细胞被STZ破坏后,其外分泌部可能有某些细胞通过中间细胞向单A、单B细胞发生了转化或者单A、单B细胞即此转化过程中的中间细胞.
- 李惠李和张亦农王庆堂
- 关键词:糖尿病中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
- 后根切断术及辣椒素对大鼠脊髓后角δ阿片受体免疫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3
- 1998年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单侧脊髓后根切断后和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后,脊髓后角浅层δ阿片受体(DO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显示:①在单侧后根切断术后第5d,所有大鼠术侧脊髓后角I~Ⅲ层内DOR的免疫反应性均较对照侧明显减弱(P<0.01);②在所有辣椒素处理大鼠中,其脊髓后角浅层DOR免疫反应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果提示,脊髓后角浅层内部分DOR来源于一级传入神经元,其中部分为传入伤害性信息的神经元。
- 王小丽张亦农李和
- 关键词:阿片受体后根切断术辣椒素C纤维脊髓后角
- 大鼠胰岛甲硫氨酸脑啡肽免疫细胞化学的阳性显示被引量:1
- 1990年
- 本实验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和尚度敏感的免疫金银法,对大鼠胰腺石蜡切片,用相邻切片比较法,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发现在大鼠胰岛A细胞内,呈现出甲硫氨酸脑啡肽的阳性免疫反应。根据文献报道,胰岛内分泌细胞十还有几种其它的调节肽类的物质存在,可以推测,胰岛内分泌功能受较复杂的神经体液(包括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机制的影响。文中对甲硫氨酸脑啡肽与其它神经肽类物质在胰岛A细胞中共存的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 刘胜洪张亦农李肇春刘子龙肖道恒王庆堂
- 关键词:胰岛A细胞ICC
- 康宁克通对肌腱粘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鸡屈指肌腱损伤动物模型经手术修复后用康宁克通局部注射,从形态学的角度观察康宁克通在损伤肌腱修复过程中对肌腱粘连的影响。实验材料经组织学处理和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结果显示,在肌腱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康宁克通可能起着抑制肌腱组织的炎性反应,使组织中纤维成分速度增加,但也使组织中出现粘液性变。修复后的肌腱组织应用康宁克通后,其间质和成纤维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呈阴性显示。因此,康宁克通对肌健粘连可能起着抑制作用。
- 王建超罗永湘李健英张亦农刘胜洪
- 关键词:康宁克通抗炎剂免疫细胞化学
- μ阿片受体在大鼠痛一级传入神经元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 1997年
- μ阿片受体在大鼠痛一级传入神经元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李和李肇春王小丽张亦农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以前的研究表明,阿片受体可存在于一级传入神经元中,在脊髓后角胶状质或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胶状质内有高密度表达,但其是否定位于传递痛信...
- 李和李肇春王小丽张亦农杨世明
- 关键词:传入神经元Μ阿片受体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脊髓后角脊神经节胶状质
- P物质与Grifonias simplicifolia I-B_4结合位点在大鼠一级传入神经元内共存
- 1997年
- P物质与GrifoniasimplicifoliaI-B4结合位点在大鼠一级传入神经元内共存王小丽李宏莲杨世明张亦农李和(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选用成年健康纯系Wistar大鼠(雌雄兼有)10只。其中4只经心脏灌注固定后,取其脊神经节后固...
- 王小丽李宏莲杨世明张亦农李和
- 关键词:传入神经元P物质结合位点组织学与胚胎学脊神经节
- 外周伤害性刺激对大鼠脊髓后角内脑啡肽和神经降压素mRNA表达的影响
- 1996年
- 外周伤害性刺激对大鼠脊髓后角内脑啡肽和神经降压素mRNA表达的影响李和,张敏海,张亦农,王小丽,李肇春(同济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本研究选用纯系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有),随机配成25对,其中11对用...
- 李和张敏海张亦农王小丽李肇春
- 关键词:神经降压素脊髓后角脑啡肽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放射自显影术
- μ阿片受体在大鼠痛一级传入神经元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荧光双标与电镜双标研究
- 1997年
- μ阿片受体在大鼠痛一级传入神经元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荧光双标与电镜双标研究李和李肇春王小丽张亦农杨世明(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武汉430030)以前的研究表明,阿片受体可存在于一级传入神经元中,在脊髓后角胶状质或三叉神经脊束...
- 李和李肇春王小丽张亦农杨世明
- 关键词:传入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定位Μ阿片受体脊髓后角脊神经节Μ型阿片受体
- 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壁细胞和G细胞的体视学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生物体视学技术,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在胃底腺的壁细胞和幽门部胃粘膜的G细胞进行立体计量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状态的早期,壁细胞和G细胞的体积均明显增大,数量却显著减少。根据正常情况下壁细胞和G细胞的细胞动力学变化、胃泌素的生物学作用和上述实验结果,认为大鼠胃底腺峡部的干细胞向壁细胞分化成熟的功能及G细胞的分裂增殖活动,在胰岛素缺乏的情况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这种功能的抑制是糖尿病状态下易出现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和胃轻瘫的重要原因之一。
- 赵超叶光福王庆堂王庆堂李肇春秦光明张亦农李肇春
- 关键词:链脲佐菌素壁细胞G细胞体视学
- 微波在组织学技术中的应用
- 1997年
- 本文就微波在组织学技术包括光镜、电镜、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具体在标本固定、固定后处理及染色等方面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微波在对组织标本进行各项处理时的机理和特点。事实证明,微波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在组织学研究中有着良好的前景。
- 杨世明张敏海张亦农
- 关键词:微波技术组织学MW标本固定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