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世勇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脂肪
  • 2篇酸值
  • 2篇反式脂肪
  • 2篇反式脂肪酸
  • 1篇低温压榨
  • 1篇多不饱和脂肪...
  • 1篇新药
  • 1篇血脂
  • 1篇压榨
  • 1篇氧化诱导时间
  • 1篇皂化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质量指标
  • 1篇软胶
  • 1篇软胶囊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理作用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籽油
  • 1篇萃取

机构

  • 7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7篇郑旭煦
  • 7篇姚世勇
  • 6篇殷钟意
  • 6篇刘荣
  • 5篇刘通
  • 3篇王斐
  • 3篇史闯
  • 2篇边凤霞
  • 1篇高雪
  • 1篇陈蓉
  • 1篇汪程远
  • 1篇崔榕
  • 1篇周洪波
  • 1篇陈刚
  • 1篇孔淑贞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降血脂新药椒目仁油PUFA软胶囊的临床前研究
郑旭煦陈刚殷钟意边凤霞汪程远高雪孔淑贞周洪波陈蓉姚世勇刘通刘荣
利用椒目仁油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研发降血脂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新药,完成国家5类中药新药临床前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和主要药效学研究,为申报SFDA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准文件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技...
关键词:
关键词:椒目仁油降血脂药
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抗癌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环境和饮食结构(食用较多动植物油脂)的改变,癌症、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为此,国内外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保健和预防疾病作用的深海鱼油、亚麻籽油、胡桃仁油和花椒籽仁油等新型油脂,其主要成分为具有抗癌、降胆固醇、降血脂、抗炎等功效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现就膳食脂肪中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来源、抗癌作用和生理作用进行综述。
姚世勇刘通刘荣殷钟意郑旭煦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抗癌作用生物活性生理作用
高酸值花椒籽油的醇萃取-碱炼混合脱酸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高酸值花椒籽油为原料,选择醇萃取-碱炼混合法精炼花椒籽油。以酸值、脱酸率或精炼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初次脱酸和二次脱酸工艺中各参数对花椒籽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次脱酸实验中95%乙醇与花椒籽油的液料比为2.5∶1m L/g,二次脱酸实验中乙醇浓度为65%、氢氧化钠浓度为1.4%、乙醇-Na OH溶液与花椒籽油的液料比为2∶1m L/g、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酸值为76.60mg KOH/g的花椒籽油可降低到0.38mg KOH/g。
刘荣殷钟意姚世勇刘通郑旭煦
关键词:花椒籽油酸值
花椒籽仁油在加热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组成、酸值及过氧化值的变化被引量:9
2015年
以自制的花椒籽仁油(Zanthoxylum bungeanum seed kernel oil,ZBSKO)为原料,采用烘箱法模拟ZBSKO的加热过程。以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对ZBSKO的TFAs组成、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ZBSKO中TFAs总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增大,空气将加速TFAs的形成和ZBSKO的氧化酸败。当加热温度分别为100、150、200℃,若加热时间分别不超过6、4、2 h时,ZBSKO中的总TFAs含量均能满足国家标准(0.30 g/100 g)要求;若加热时间分别不超过6、1、1 h时,ZBSKO中的酸值均能满足国家标准(3.0 mg KOH/g)要求;若加热时间达到8 h时,ZBSKO中的过氧化值均不超过国家标准(6.0 mmol/kg)要求。结论:ZBSKO在烹饪过程中于100℃条件下不宜超过6 h,于150~200℃不宜超过1 h。
姚世勇王斐史闯崔榕郑旭煦
关键词:反式脂肪酸酸值过氧化值
零反式脂肪酸的花椒籽仁油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陕西韩城市大红袍花椒籽为原料,出油率为指标,采用碱皂化-低温压榨法制取不含反式脂肪酸的花椒籽仁油,分别考察碱皂化方式和低温压榨工艺参数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籽在质量分数为10%、温度为80℃的Na OH溶液中皂化45 min,再在花椒籽含水率为18%、螺距为40 mm、温度低于60℃的条件下用螺旋压榨机中来回压榨4次,出油率达15.2%,所得花椒籽仁油(毛油)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达到GB/T 22479-2008《花椒籽油》花椒籽油的一级标准,且不含反式脂肪酸。应用实践表明,该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的花椒籽仁油品质好,可望推广应用。
刘通殷钟意郑旭煦姚世勇刘荣王斐史闯
关键词:低温压榨反式脂肪酸质量指标
花椒籽仁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的制备及氧化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提高花椒籽仁油的降脂活性和氧化稳定性,将其制备成富含α-亚麻酸乙酯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PUFAEE)。以自制的花椒籽仁油为原料,以α-亚麻酸乙酯产率为检测指标,优化碱催化法制备混合脂肪酸乙酯的工艺,利用硝酸银络合法分离纯化出PUFAEE,测定其氧化诱导时间(OIP)。结果表明,在乙醇钠用量为0.5%(wt%)、醇油体积比为6∶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制备混合脂肪酸乙酯,α-亚麻酸乙酯产率达94.69%;分离纯化的PUFAEE富含α-亚麻酸乙酯(76.9%),氧化稳定性好,其OIP为(5.39±0.07)h,远远高于花椒籽仁油的OIP(0.62±0.05)h;芝麻酚可作为花椒籽仁油及其PUFAEE的抗氧化剂,其强化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边凤霞姚世勇刘荣殷钟意郑旭煦
关键词:氧化诱导时间
花椒籽仁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被引量:10
2015年
以碱皂化后的花椒籽为原料,以出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仁油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物料粒度40目、物料含水率10%、CO2流量80 L/h、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5 h的条件下,花椒籽仁油的出油率达到19.98%,所得花椒籽仁油(毛油)各项质量指标达到花椒籽油GB 22479-2008的二级标准。
刘通殷钟意郑旭煦姚世勇刘荣王斐史闯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出油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