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 葛学玲王欣徐梅珍房孝生周慧刘新
- PET对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作为一种先进的功能影像技术,通过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临床分期,而影响其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胸膜受侵和胸腔积液者,CT确定肿瘤边界有一定困难,但PET却能较好地鉴别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因而能更精确地进行T分期并可明显缩小照射野,减少正常组织受量;对于受呼吸运动、心脏搏动影响较大的肿瘤,PET能提供精确的三维模拟图象,从而能据以制定出个体化的放疗计划.PET检测纵隔淋巴结的敏感性比CT高,对直径≤1 cm的淋巴结的检出率尤其高,从而可发现CT阴性的转移淋巴结,也可排除CT阳性的正常淋巴结而修正常规的N分期.PET诊断远处转移的优势也比其他影像学手段明显,尤其对Ⅲ期患者更为有益.PET可改变20%~30% NSCLC患者的整体治疗策略,使不同的靶区勾画者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减小,趋同性明显增大.PET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肺损伤,更严格地执行根治性放疗的指征,降低与放疗有关的死亡率而大大增加治疗收益.但图象融合方式的选择、靶区运动的控制、结果判断标准的选取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 巩合义周慧于金明
- 他巴唑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 1998年
- 他巴唑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刘敏周慧(山东省立医院,250021)1997年2月17日我们收治他巴唑致急性粒细胞缺乏症1例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16岁。因持续发热15d于1997年2月17日收住院,入院前1月...
- 刘敏周慧
- 关键词:他巴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抢救成功粒细胞缺乏护理体会粒细胞减少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进展
- 2004年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是 2 0世纪 90年代提出的乳腺癌腋窝手术的新观念 ,可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作为最新的影像学技术 ,在肿瘤诊断、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综述了两者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原理、应用、影响因素及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
- 赵桐刘奇周慧王永胜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发射型计算机淋巴转移
- 造血干细胞移植7例心理护理
- 2012年
- 心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姿势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行为,促进疾病的转归和康复。也为绝望患者提供了生存机会,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严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移植的顺利进行和疾病康复,因此,密切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
- 王建虹周慧金燕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心理护理疾病康复护理过程心理状况心理反应
- 预激方案治疗低增生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3
- 2006年
- 赵娟王丽黎周慧
-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低增生预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增生低下
- 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观察CAG方案(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 17例。1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继续接受1个周期治疗,缓解后治疗采用CAG方案与常规化疗交替。结果:1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5例,骨髓完全缓解(MCR)伴血液学进步(HI)5例,未缓解(NR)1例。有效率94.12%,完全缓解率35.30%。6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位总时间为10.5个月(6~16个月)。中位死亡时间17个月(10~22个月),1年总生存率88.24%,2年总生存率69.3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5/17)。结论: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安全有效,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隋潇徽周慧刘新李颖王欣许洪志
- 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的表达,观察其表达率与化疗缓解率的关系。方法:利用LRP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15位正常对照和79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LRP的表达率,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组LRP的表达率为(29.29±6.72)%,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组的(21.46±5.23)%,P=0.0182;复发/难治ALL组LRP的表达率为(41.18±9.06)%,也较复发/难治AML组的(30.44±11.51)%高,P=0.0154。复发/难治组LRP的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初治组,P值分别为0.0175和0.0138。急性白血病细胞LRP(+)组的临床缓解率为30.8%,明显低于LRP(-)组的77.5%,P=0.0081。结论:复发/难治组LRP的表达率高于初治组,LRP过度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耐药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 樊娟周慧张丽刘思管闵捷王欣马春燕
- 关键词:急性病流式细胞术
-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2年
- 周慧程冠玲王倩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护理
- 青蒿琥酯对K562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及其与亚砷酸的协同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体外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亚砷酸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法、透射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或(和)亚砷酸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结果青蒿琥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12.41μg/mL,其有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2.50~50.00μg/mL的青蒿琥酯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2.50μg/mL青蒿琥酯与1.00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48h后,凋亡率为21.07%,与阴性对照(1.87%)、单独应用青蒿琥酯(7.45%)、亚砷酸(2.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依次为1128.39、335.47和1058.40,P值均为0.000。结论青蒿琥酯对K562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并且与亚砷酸具有协同作用。
- 李颖张凌岩周慧徐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