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艳春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教育
  • 7篇道德
  • 5篇道德教育
  • 5篇德教
  • 5篇生态道德
  • 5篇生态道德教育
  • 3篇社会
  • 2篇德育
  • 2篇学校德育
  • 2篇人文
  • 2篇人文理念
  • 2篇生命
  • 2篇文化
  • 2篇文理
  • 1篇道德规范
  • 1篇道德建设
  • 1篇道德教育体系
  • 1篇道德理念
  • 1篇道德品质
  • 1篇道德情怀

机构

  • 7篇辽宁省基础教...
  • 3篇辽宁省交通高...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吕艳春
  • 3篇卢萍
  • 1篇马艳春

传媒

  • 5篇中小学教学研...
  • 4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理论界

年份

  • 1篇2007
  • 6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展关爱生命教育——学校德育的紧迫任务
2005年
一、关爱生命教育是德育古老的课题 关爱生命教育凸现出来,人们急切地寻找宝贵的思想资源."关爱生命"的道德理念是中国传统人文理念,尤其是儒家学派人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人文理念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是建构现代生态伦理可资借鉴的良好文化资源.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力·斯顿(H·RolstonⅢ)在谈到东方的传统思想文化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将起着促进作用时,就曾指出:"禅宗佛教有一种值得羡慕的对生命的尊重……禅宗佛教懂得,我们要给予所有事物以完整性,而不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它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与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邱仁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P250-252)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着一种从自我心灵、自然胸怀出发去关爱生命万物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理念首先赋予了非人之生命万物的某种道德属性,并进而诉求于人自身的内在心灵之求"善",从而在人与生命万物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达成某种相生与共的和谐统一.
吕艳春卢萍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态伦理学德育人文理念文化资源环境伦理学
教育受挫学生的艺术
2001年
吕艳春
关键词:受挫老师教育挫折同学
深化中小学校环保教学的思考被引量:2
2002年
吕艳春
关键词:环保教学教学内容课程比例教学模式
仁爱生命——最为理性的生态道德教育被引量:1
2005年
“仁爱生命”的道德理念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人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主张,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是建构现代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卢萍吕艳春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人文理念道德理念道德情怀生命境界高尚
荣辱观——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2007年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主流文化选择的结果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要求,“五爱”的公德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出的规范。1987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将“五爱”的内容调整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把“五爱”提升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并对家庭、职业、社会领域的道德规范进行了系统论述,比较系统地勾画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整体结构。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
马艳春吕艳春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道德规范高校
仁爱观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5年
儒家“仁民爱物”、“万物一体”、“天地之心”的学说,其适用范围超越了人类社会,而且及于广大的万物,这是极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些古老的思想对后人的启示在今天看来尤为深刻,把儒家的仁爱观引入生态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迫切任务。
吕艳春卢萍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人类社会儒家
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被引量:4
2005年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革命,分析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是中国社会现实更理性的思考。
吕艳春
生态道德教育——社会现实最理性的思考
2005年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是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革命,分析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是中国社会现实理性的思考。
卢萍吕艳春
关键词:社会现实生态道德教育人与自然关系道德教育体系教育存在世界观
不可小视“狼来了”——论小学生常见的说谎行为被引量:3
2003年
"狼来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给人们带来笑料之余引发了更多的思考.说谎是一种虚构或捏造事实的行为,是儿童品德心理发展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如不能适当地对待和及时地纠正,将会直接影响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纠正儿童的说谎行为,首先要了解儿童说谎的原因.
张俏吕艳春
关键词:小学生说谎行为道德品质虚荣心班主任教育对策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5年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的文明进步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为友。因此,要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以此帮助学生判断人与自然关系的是非善恶,从而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理性的生态人,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吕艳春卢萍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情感体验学校德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