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萍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开展关爱生命教育——学校德育的紧迫任务
- 2005年
- 一、关爱生命教育是德育古老的课题
关爱生命教育凸现出来,人们急切地寻找宝贵的思想资源."关爱生命"的道德理念是中国传统人文理念,尤其是儒家学派人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人文理念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是建构现代生态伦理可资借鉴的良好文化资源.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力·斯顿(H·RolstonⅢ)在谈到东方的传统思想文化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将起着促进作用时,就曾指出:"禅宗佛教有一种值得羡慕的对生命的尊重……禅宗佛教懂得,我们要给予所有事物以完整性,而不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它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与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邱仁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P250-252)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着一种从自我心灵、自然胸怀出发去关爱生命万物的道德理念,这种道德理念首先赋予了非人之生命万物的某种道德属性,并进而诉求于人自身的内在心灵之求"善",从而在人与生命万物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达成某种相生与共的和谐统一.
- 吕艳春卢萍
-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态伦理学德育人文理念文化资源环境伦理学
- 仁爱生命——最为理性的生态道德教育被引量:1
- 2005年
- “仁爱生命”的道德理念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人文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主张,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怀、博大的生命境界,是建构现代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 卢萍吕艳春
-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人文理念道德理念道德情怀生命境界高尚
- 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 2001年
- 传统的伦理学,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基本上属于人际伦理学的范畴,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人际道德。在人类已经作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之后,人们不得不研究和思考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生态道德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所谓生态道德就是用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生态道德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反映以及社会共同长远利益的反映,要求人们从价值取向上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行为,从大宇宙观着眼,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新结盟,共生共存,反对无节制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跻身全球环境保护的行列。在"九五"
- 卢萍王艳凤赵相春
-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自然环境
-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 2005年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的文明进步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要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为友。因此,要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以此帮助学生判断人与自然关系的是非善恶,从而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理性的生态人,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 吕艳春卢萍
-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情感体验学校德育
- 关于道德教育与道德教育悖论的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道德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在我国,道德教育一直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我们花在道德教育上的人、财、物以及时间、精力等与效果和效益难成正比。对道德教育悖论及消减的研究,是我们探索解决道德教育低效能,实现道德教育正向化的新途径。
- 卢萍
- 关键词: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