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诚
- 作品数:57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汉字进入21世纪
- 2001年
- "99国际汉字学学术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于1999年8月在上海召开,应邀出席研讨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共有70余人。 100年前的1899年,王懿荣鉴定殷墟甲骨上的文字为三代古文。
- 华学诚
- 关键词:比较文字学普通文字学
- 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幽部与宵部被引量:4
- 2009年
- 文章以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反映的语音资料为对象,考察幽部与宵部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幽宵合韵与方音有关,带有楚方言色彩,古幽部的豪、肴、萧韵字与古宵部宵韵字相押,并最终与其合并,这种通语音变起初是在方言中发生的,是秦汉时期楚方言、秦晋方言、蜀方言共有的特征。
- 华学诚谢荣娥
- 论郭璞的《方言》校理
- 2007年
- 郭璞做过《方言》校理工作,此前无人论及。《方言注》中有后人羼入的校勘内容,术语主要是“(某)一作某”;郭璞校理内容的表达方式有引征古籍进行的,也有直下断语表达的。郭注中所涉文字异写的内容更适宜看成为注解。
- 华学诚
- 关键词:学术史
- 扬雄《方言》“奇字”考(上)——兼析《方言》“奇字”的表词特点
- 2000年
- 前人有《方言》多“奇字”说。《方言》中的所谓“奇字”一为不见之奇、二为不用之奇。经考 :《方言》中不见于传世先秦两汉文献的“奇字”共有 2 97个 ;见于出土文献的古字和传世文献的异体古字或俗字共 41个 ;依《方言》通例推定属西汉通行字的 9个 ;根据《方言》词语记载要求 ,从文字音义方面考明 114个字的构成时代早于扬雄时代 ;真正的不见之奇的“奇字” ,包括扬雄所制字 ,共有 132个。《方言》“奇字”所表记的基本上是实词 ,而以名词居多 ;《方言》“奇字”一部分是表记的同义词 ,一部分是表记的同一词在不同方言地域的音变词形。
- 华学诚
- 关键词:奇字新造字
- 吴金华先生的研究方法与治学精神
- 2014年
- 吴金华先生在汉语史研究和中古历史文献整理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主张语言与文献兼治,坚持在语言研究中充分运用文献方法。吴先生的研究方法有八大特色,即:文献异文,纠察关系;字词考释,洞明音声;体味句读,订讹正谬;汇通文献,信而有徵;穷搜博采,考镜源流;每下一义,广征众本;训诂考索,还原为先;钩玄索隐,博稽文史。吴先生治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精益求精、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于今尤其值得弘扬。
- 华学诚
- 关键词:汉语史文献学研究方法治学精神
- 《汉语大词典》“霜白”“霜角”“霜寒”释义补正
- 2024年
- 《汉语大词典》“霜白”“霜角”“霜寒”三个词条,存在义项遗漏、释义不准等问题,缺失基本义或复合初义则是最突出的问题。本文举证分析,加以补正,并拟出词条的新释义,供词典修订参考。
- 华学诚史星平
-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词典修订
- 文献语言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1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文献语言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语言文字的基础学科,大力发展文献语言学对于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华学诚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创新性发展语言文字基础学科语言学
- 由《马氏文通》中的“矛盾”得到的启示——以词(字)类有定无定说为例被引量:1
- 1999年
- 本文以《马氏文通》词(字)类有定无定说的“矛盾”为例,从对“矛盾”的分析中得到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三点启示:一、照搬西洋语法理论框架来范围汉语是行不通的;二、不为理论而歪曲事实,也不为回护理论而掩盖事实;三。
- 华学诚
- 关键词:《马氏文通》
- 《方言》“摧、詹、戾”释“至”考被引量:1
- 2019年
- 《方言》“摧”“詹”“戾”三词均训为“至”,并被认定为“楚语”。“摧”之“至”义是由 “摧”的“推动”义引申而来的,“摧”释“至”无楚语特征;《诗》“先祖于摧”之“摧”当释为“灭 绝”“坠毁”。“詹”之本义为“多言”,从“詹”得声之字均与“至”义无关;训“至”之“詹”缘于 与“瞻”通用而沾染其义,“瞻”谓“至而视之”,“至”因到达顶点、到达尽头而引申为“极” 义;《诗》“六月不詹”古人训“至”训“瞻”,意义可通,但“詹”训“至”无楚方言特征。“戾”训 “至”,表达来到、到达之义,上古中古时期常见,亦无楚方言特征;“戾”训“至”的古注资料 中存在同训不同义现象。
- 华学诚
- 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
- 该课题是汉语方言学史的断代研究,全文包括《绪论》在内共十章,先秦是汉语方言学的发展阶段,该文第二章讨论这一阶段的方言研究内容.西汉是汉语方言学的建立阶段,其标志就是扬雄《方言》的出现,该文第三、四、五章集中讨论了扬雄《方...
- 华学诚
- 关键词:汉语方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