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竞红
- 作品数:48 被引量:5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如果出现复发或转移,肿瘤医师的治疗目标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何做到以上几条,是肿瘤治疗的一门技术。
- 钟颖孙强周易冬茅枫关竞红林燕徐雅莉
- 关键词:乳腺肿瘤内分泌学
- 乳腺导管原位癌保留乳房手术后序贯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在过去的10年中,对于乳腺DCIS的局部治疗,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学者们认为保乳术后序贯放射治疗能够降低乳腺DCIS的局部复发风险,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本身低复发风险的患者而言,保乳术后序贯放射治疗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笔者就乳腺DCIS保乳术后是否序贯放射治疗这一研究热点,总结了相关的回顾性研究、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以及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了乳腺DCIS保乳术后序贯放射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最终发现乳腺DCIS保乳术后序贯放射治疗尚不能带来明确的生存获益,但是,对于局部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带来益处。而对于局部复发风险的判定目前常用的有以下3种方法:南加利福尼亚大学Van Nuys预后指数(USC/VNPI)、基于人口数据估测获益的评分表以及基于12基因的Oncotype DX DCIS评分系统。因此,笔者认为乳腺DCIS保乳术后是否序贯放射治疗应根据其复发风险决定。
- 黄欣陈畅周易冬茅枫关竞红林燕钟颖曹希孙强
- 关键词:乳腺肿瘤保留乳房手术
- 经升结肠回肠置管造口预防术后吻合口漏被引量:10
- 2004年
- 邱辉忠关竞红吴斌林国乐赵玉沛
- 关键词:术后升结肠回肠吻合口漏置管直肠癌术
- 尿淀粉酶测定监测猫移植胰腺的排斥反应被引量:1
- 1997年
- 25只猫接受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A组8只猫,胰腺引流方式采用肠肠吻合,术后5只猫未接受任何抗免疫治疗,另外3只地塞米松肌肉注射。该组平均生存12d,死亡与胰腺坏死有关。B组17只猫,行十二指肠膀胱吻合。5只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其余口服环孢霉素A。平均生存17d。9只猫有程度不等的胰腺坏死,其余8只胰腺组织学结构大致正常。术后所有实验猫血、尿淀粉酶均升高。尿淀粉酶升高的幅度差异很大,A组升高6倍,B组升高80倍。其差额可以反应移植胰腺的功能状态。胰腺发生坏死后,尿淀粉酶含量明显降低。胰腺没有坏死,尿淀粉酶仍居高不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胰腺引流膀胱的术式,尿淀粉酶的降低与移植胰腺的坏死及功能丧失有明显关系。胰腺坏死及功能丧失是排斥反应损伤的结果。因此尿淀粉酶的测定可以作为监测移植胰腺排斥反应的发生与强度的重要手段。
- 赵平申健崔玉尚关竞红钟守先
- 关键词:尿淀粉酶胰腺坏死排斥反应膀胱差额
- 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方式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探讨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70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绒毛状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经肛门括约肌径路切除(Mason术)2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16例,经肛门局部切除(transanalexcision,TE)11例,经骶部切除(Kraske术)5例,其他手术9例。结果25例(35.7%)直肠绒毛状腺瘤已发生癌变。7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术后复发率为14.3%。Maso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9%和0。结论选择直肠绒毛状腺瘤的手术方式应综合考虑腺瘤的具体部位、大小以及术前活检的病理结果,对于腺瘤癌变的病例还应考虑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Mason术是治疗直肠中下段绒毛状腺瘤的理想术式。
- 林国乐依沙克.司马义吴斌关竞红邱辉忠
- 关键词: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直肠前切除术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 乳腺小管癌1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特性、预后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乳腺小管癌发病率占同期收治所有乳腺癌的0.4%.11例患者8例可触及肿块.6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1例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行保乳手术,1例行乳房单纯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例伴腋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检查显示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6例,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7例.术后3例行单纯化疗,2例行单纯内分泌治疗,其他6例患者行联合辅助治疗.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1个月~7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转移或死亡.结论 乳腺小管癌恶性程度低,选择适当的尽量减少创伤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茅枫孙强周易冬关竞红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23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57.7岁.术前行影像学检查22例,其中行乳腺超声检查17例,8例发现可疑结节;行乳腺钼靶摄片9例,阳性3例;行乳腺MRI检查2例,1例发现异常钙化.20例行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6例进行化疗,4例放疗.随访期间,2例患者发生肺转移,其中1例多处转移.结论 术前排除其他部位原发癌的可能后,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的患者即可诊断隐匿性乳腺癌.对隐匿性乳腺癌,乳腺必须进行治疗,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腋窝淋巴结清扫+全乳放疗.
- 钟颖孙强黄汉源周易冬关竞红茅枫林燕徐雅莉
- 二氢嘧啶脱氢酶编码基因DPYD* 5及* 9A突变频率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氟尿嘧啶(5-Fu)是各种肿瘤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体内80%以上的5-Fu在肝脏内经由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分解代谢。DPYD基因是DPD酶的编码基因,本研究旨在考察DPYD基因的*5及*9A位点在中国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突变频率。方法本研究收集100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应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93例乳腺癌患者DNA标本进行了DPYD*5及*9A位点的测序。结果对于DPYD*5的1627A>G突变位点,有37例发生突变,其中7例为纯合子突变,30例为杂合子突变;对于DPYD*9A的85T>C突变位点,有19例发生突变,其中1例为纯合子突变,18例为杂合子突变。有9例患者呈现DPYD*5/*9A联合突变。结论在中国汉族乳腺癌患者中(93例),DPYD*5的突变频率为39.8%,DPYD*9A的突变频率是20.4%,DPYD*5/*9A联合突变的发生频率为9.7%。
- 徐雅莉孙强周易冬茅枫关竞红
- 关键词:氟尿嘧啶二氢嘧啶脱氢酶
- 乳腺癌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3年
-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术前诊疗手段的发展,细针穿刺似乎不再受临床医生的青睐。细针穿刺作为乳腺癌的术前诊断方法之一,其安全及有效性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30年来我院乳腺癌细针穿刺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统计我院1975—2006年1 2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术前细针穿刺分组,比较2组间临床基本特点、复发转移率、无瘤生存率。结果:细针穿刺阳性率为61.4%,其中Ⅳ期患者阳性率最高,达100%;细针穿刺组中以Ⅱ期和Ⅲ期患者居多,均为45.2%;细针穿刺组和非细针穿刺组的局部复发率(7.0%vs 6.4%)、复发转移率(13.2%vs 14.0%)、5年无瘤生存率(82.0%vs 81.0%)及10年无瘤生存率(51.0%vs 6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针穿刺具有易操作、阳性率高、对复发及生存无影响等优点,因此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前诊断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钟颖孙强黄汉源周易冬茅枫关竞红林燕徐雅莉
- 关键词:乳腺癌细针穿刺复发
- 单切口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切口环乳晕入路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及美学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经环乳晕单切口及乳腺、腋窝双切口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及同期扩张器植入患者30例。比较单切口环乳晕入路和双切口入路组在临床病理特征、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综合美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单切口环乳晕入路组共纳入19例,双切口入路组共纳入11例,2组在手术时间(P=0.093)和平均住院时间(P=0.3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9.1(8~31)个月,2组均无一例伤口积液及患侧上肢淋巴水肿,2组在乳头乳晕区感觉评分(P=0.973)、双乳对称性评分(P=0.650)及综合美学效果评分(P=0.4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切口环乳晕入路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联合同期扩张器植入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美观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创伤,可作为乳腺癌手术优选方案之一。
- 王常珺姚儒周易冬茅枫关竞红林燕王学晶张晓辉张燕娜沈松杰钟颖潘博徐雅莉费凯伦孙强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