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嫦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后应用聚维酮碘软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LEEP)在宫颈糜烂电熨术后应用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LEEP球型电极电熨,研究组术后应用聚维酮碘软膏辅助治疗,观察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随访至术后12周,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98%,有效率为100%,术后4周有61%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P<0.05);术后8周有32%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4周内愈合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治愈时间与宫颈糜烂的程度和类型有关。结论宫颈糜烂电熨术后辅助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可提高近期愈合率,预防宫颈电熨术后局部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何敏嫦黄惠芳
- 关键词:聚维酮碘软膏宫颈糜烂
- 阴式子宫切除并卵巢囊肿切除术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张运平宋磊黄文何敏嫦
- 关键词:卵巢囊肿阴式子宫切除
- 阴道镜考虑为宫颈G1患者存在高度病变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阴道镜考虑为宫颈G1患者存在高度病变的高危因素分析,旨在为后续高危人群的识别及个体化管理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阴道镜考虑为宫颈G1患者共232例,根据是否存在高度病变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患者存在高度病变高危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HPV16型阳性率及阴道镜G1病变累及象限数量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HPV16型阳性及阴道镜G1病变累及4个象限均是患者存在高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阴道镜考虑为宫颈G1患者中相当比例经活检证实为宫颈高级别病变,其中HPV16型阳性及阴道镜G1病变累及4个象限者风险更高。
- 钟菀杞梁真娇梁丽霞何敏嫦张英王金生
-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
-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按肌瘤分类:0型10例,Ⅰ型25例,Ⅱ型55例。术中密切观察各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记录其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0型、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性切除肿瘤,手术顺利,各型患者手术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6.00%、9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和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25.06±9.28)min、(62.25±8.31)ml和(32.06±11.06)min、(76.38±10.35)ml]均显著高于0型患者(23.15±10.26 min、45.06±10.26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32.06±11.06 min)和术中出血量(76.38±10.35 ml)均显著高于I型患者(25.06±9.28 min、62.25±8.31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10.00%、4.00%、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切除肌瘤,并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何敏嫦谭琴卢锦芳
- 关键词:超声监护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
- 第二产程长短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时第二产程长短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顺产分娩的初产妇的资料,按照第二产程时间时间长短分成四组,A组:0-30 min,B组:31-60 min,C组:61-90 min,D组:91-120 min,于产后42 d进行问卷调查及盆底综合肌力测试,比较第二产程时间长短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四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排尿困难发生率、会阴伤口疼痛发生率、性生活障碍发生率、Ⅰ类肌纤维肌力测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类肌纤维肌力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二产程时间长短对盆底功能有影响。在分娩过程中需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处理影响产程的异常因素,尽量减少第二产程时间过长或过短引起对盆底功能的损害。
- 何敏嫦梁丽霞黄惠芳
- 关键词:初产妇第二产程盆底功能压力性尿失禁
- 中药灌肠加阴道低频电刺激治疗盆腔淤血征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加阴道低频电刺激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6月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使用中药灌肠加法国PHENIX盆底功能治疗仪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中药灌肠加腹部红外线微波治疗。通过患者临床症状、B超检查、妇科检查等方面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盆腔淤血征的疗效。结果盆腔淤血征程度、发病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结论采用中药灌肠加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治疗改善盆腔淤血综合征优于中药灌肠加腹部红外线微波治疗。所以中药灌肠加阴道低频电刺激疗效肯定,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手段。
- 何敏嫦陈秀卿黄惠芳
- 关键词:盆腔淤血综合征中药灌肠
- 妊娠晚期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例被引量:5
- 2020年
- 本文报告一例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孕妇。患者32岁,孕35周+2因"咽痛4 d,发热3 h"入院。入院前曾至湖北孝感应城,回家隔离期间发病。入院后病情进展迅速,7 h后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气促、头晕,迅即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考虑病情严重,且有2次剖宫产史,行紧急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血气分析示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术中娩出一男婴,2700 g,1 min Apgar评分1分(心率20次/min),经复苏抢救,5和10 min评分均为1分,家属放弃抢救后死亡。产妇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同时给予其他支持治疗。入院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于分娩后报告为阳性,遂转入定点医院治疗。患者术后26 d体外膜肺氧合脱机成功,术后36 d脱离呼吸机,进入康复阶段。
- 何淑明王冬纳池锐彬丁德良余艳萍何敏嫦李卫东迟春昕石梅彬
- 关键词:冠状病毒属妊娠末期
- 两种不同腹式全宫手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行经腹非脱垂子宫全切术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70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86例。术前、术后进行关于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问卷调查,并进行盆底肌肉肌力测定,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肌力等方面评价两种不同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术后12个月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比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术后12个月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较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小。
- 何敏嫦王永莉黄惠芳
- 关键词:筋膜内筋膜外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