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昕
-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纳米载体PEI介导IGF1R-siRNA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 2013年
- 目的 以纳米载体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介导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小干扰(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质粒转染A549肺癌细胞,并初步观察沉默IGF1R基因对A549肺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设计IGF1R小干扰序列,构建PSUPER-IGF1R-siRNA质粒,PEI介导转染A549肺癌细胞,台盼蓝染色法和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构建质粒与基因库IGF1R基因序列一致.PEI介导PSUPER-IGF1R-siRNA质粒转染A549肺癌细胞后,台盼蓝染色法和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降低,与生理盐水组和pSUPER-EGFR质粒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UPER-IGF1R-siRNA质粒构建成功,PEI介导其转染A549肺癌细胞后对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
- 姚元虎王建设丁昕辛勇刘永彪
- 关键词:A549细胞
- 抗CD44单抗IM7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D34^+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抗CD44单抗IM7在体外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干细胞(LSC)黏附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20例初诊CML患者骨髓及20名健康新生儿脐血标本,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纯化CML患者骨髓和正常人脐血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23和CD44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CD44单抗IM7孵育前后细胞的黏附能力,体外跨内皮迁移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结果 ①CML患者骨髓CD34^+细胞(CML-CD34^+细胞)中CD34和CD123双阳性细胞率为7.5%,CD44阳性细胞率为(86.60±2.10)%;脐血CD34^+细胞中CD44阳性细胞率为(25.40±1.7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IM7孵育后的CML-CD34^+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能力为0.34±0.07[吸光度(A)570值],未经IM7处理组为0.62 ±0.11,CML-CD34^+细胞经IM7处理后的黏附能力显著下降,而脐血CD34^+细胞IM7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③跨内皮迁移实验显示经IM7处理后的CML-CD34^+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为46%~63%,而CD34^+细胞迁移抑制不明显.④经IM7处理后的CML-CD34^+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黏附能力明显降低,而脐血CD34^+细胞IM7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ML患者来源的CD34^+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为性质不同的造血干细胞,抗CD44单抗IM7在体外能有效抑制CML-CD34^+的黏附和迁移,从而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 章龙珍丁昕李向阳岑建农陈子兴
- 关键词:细胞黏附
- 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在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的凋亡被引量:2
- 2010年
- 本研究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在体外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祖细胞(leukemic stem/progenitor cells,LSPC)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取20例初诊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病人骨髓液5-10ml,用免疫磁株分离法分离出CD34+、CD38-、CD123+LSPC。利用Annexin-V试剂盒检测IM7诱导CML-LSPC凋亡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及RT-PCR检测CML-LSPC中原癌基因c-myc、NF-κB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IM7孵育后CML-LSPC中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经IM7孵育后CML-LSPC的早期凋亡率由对照组(5.42±1.84)(升高至(12.58±2.84)((p<0.05)。IM7孵育后CML-LSPC中原癌基因c-myc、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M7能有效抑制CML-LSPC中BCL-2蛋白表达下调,CML-LSPC中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结论:抗CD44单克隆抗体IM7能有效诱导CML-LSPC凋亡,其可能机制为NF-κB的活性降低,作为下游靶基因c-myc及bcl-2表达下调,从而诱导LSPC凋亡。
- 章龙珍丁昕李向阳沈宏杰岑建农陈子兴
-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
- 低剂量照射对K562凋亡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低剂量照射及低剂量联合大剂量照射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凋亡、p53/Bd-2/Bax蛋白表达、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 3活性影响.方法 实验分成4大组,空白对照组(0cGy)、低剂量照射组(LDR)、...
- 辛勇张海滨丁昕唐天友刘桂红王建设章龙珍
- CD44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 2010年
- CD44在许多恶性血液病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的临床状况及预后相关。对CD44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丁昕章龙珍
- 关键词:抗原CD44白血病抗体单克隆
- 构建STK11基因融合质粒检测其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构建表达STK1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STK11)基因和报告基因EGFP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并转染肺癌A549和H460细胞株,检测其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GFP-STK11,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重组质粒转染A549和H460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TK11蛋白表达情况,划痕实验检测其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pEGFP-STK1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在转染A549和H460细胞后24h观察到绿色荧光最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TK11蛋白在转染后24 h条带最深;划痕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迁移距离小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STK11基因重组质粒,并能转染A549和H460细胞,转染后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起一定抑制作用。
- 张鑫君邱祥南章龙珍王建设丁昕丁昕覃朝晖辛勇
- 关键词:STK11细胞迁移A549H460
- 移植性慢性髓系白血病裸鼠模型的初步建立被引量:1
- 2011年
-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CML干细胞被认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并最终急变的根源,目前尚缺乏稳定的动物模型证明CML干细胞的存在。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CML裸鼠模型,探讨人CML细胞在BABL/c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行为,并使CML干细胞在裸鼠体内富集成为可能。对4至6周龄的BALB/c裸鼠进行切脾(splenectomy,S),环磷酰胺腹腔注射(cytoxa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C)及全身亚致死剂量照射(sublethal irradiation,I)等预处理(SCI)后,经尾静脉接种(5-8)×107个人CML慢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对4至6周龄的BALB/c裸鼠进行全身致死剂量照射(lethal irradiation)后,经尾静脉接种5×106同源裸鼠骨髓细胞和(5-8)×107个人CML慢性期患者单个核细胞。应用RT-PCR、塑胶包埋病理切片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检测裸鼠各脏器及骨髓中人CML细胞浸润情况,并比较两种建模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CML细胞能浸润至经SCI预处理的裸鼠骨髓体内,但目前成功率还很低,仅为通过BABL/c裸鼠建立人CML动物模型的一个开端。而经致死剂量预处理裸鼠,CML细胞未能浸润至骨髓。结论:人CML慢性期白血病细胞能在经SCI预处理的裸鼠体内形成白血病,为建立CML动物模型寻找到新的方向。
- 李先敏丁昕章龙珍岑建农陈子兴
-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
- 低剂量照射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LSCs)中P16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20例健康产妇脐血100 ml,免疫磁株法分离纯化CD34+、CD38-的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作为对照组;取20例初诊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骨髓液5-10 ml,免疫磁株法分离纯化CD34+、CD38-、CD123+的LSCs作为实验组.将HSCs及LSCs依据LDR剂量(0、12.5和50 cGy)辐照后收集细胞行RT-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种干细胞中p16基因的变化;另辐照后分别于24、48和72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CML-LSCs经12.5 cGy剂量照射后P16 mRNA表达略上调,50 cGy照射后明显增高(Z=-3.39,P〈0.01),而HSCs经各剂量点LDR处理后p16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CML-LSCs经12.5 cGy剂量处理后48 h出现G0/G1期阻滞,50 cGy剂量点照射后72 h出现了G0/G1期阻滞现象.CML-LSCs经LDR处理后,细胞的早期凋亡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50 cGy剂量照射后72 h处达到(17.75±11.76)%,与未照射组(6.13±4.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P〈0.05).结论 LDR可诱导CML-LSCs中P16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上调,使得CML-LSCs阻滞在G0/G1期,促进LSCs的凋亡,为P16基因作为CML中治疗的靶点及LDR在白血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章龙珍丁昕李向阳岑建农沈宏杰陈子兴
-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P16基因白血病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