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膜联蛋白A7对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Annexin A7基因对肿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sh RNA干扰技术稳定转染小鼠Hca-P细胞,获得Annexin A7下调表达及Hca-P无关序列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q RT-PCR分别检测Annexin A7对黏附相关分子FAK、Src、E-cadherin等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淋巴结粘附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nnexin A7下调对Hca-P细胞淋巴结粘附及侵袭能力的干扰。[结果]Annexin A7基因表达下调组细胞的FAK和Src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较A7无关序列组分别上升1.81倍、1.80倍及1.58倍、1.59倍(P〈0.05),E-cadherin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则分别下降54.11%和54.27%,而上述分子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在未处理Hca-P组与A7无关序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Annexin A7下调后Hca-P细胞的淋巴结粘附及侵袭能力上升,Sh RNA-Annexin A7组淋巴结黏附细胞数(1074±162.8)显著性多于A7无关序列组(234.7±40.08)及Hca-P组(220.3±39.53)(P〈0.05),Sh RNA-A7细胞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目(294.8±64.40)明显多于A7无关序列细胞组(79±28.04)及Hca-P细胞组(57.60±25.62)(P〈0.05),而Hca-P与无关序列细胞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nnexin A7可通过影响黏附相关分子FAK、Src、E-cadherin等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改变Hca-P细胞生物学行为。
- 王丽周淑亭黄玉红张军王静文黄贺吴颖唐建武
- 关键词:ANNEXINFAKSRCE-CADHERIN细胞侵袭
- 不同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与膜联蛋白A7的亚细胞定位和亚型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小鼠淋巴道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中,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与膜联蛋白A7的亚细胞定位和亚型的表达。方法以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不同的细胞株Hca-F细胞和Hca-P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膜联蛋白A7在体外增殖侵袭能力不同的肿瘤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和亚型的变化。结果发现Hca-F细胞无论是增殖能力还是侵袭能力都高于Hca-P细胞。膜联蛋白A7在Hca-F细胞和Hca-P细胞主要为47 kD亚型表达,而51 kD亚型只少量表达于细胞浆。47 kD亚型在Hca-F细胞的细胞浆、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细胞骨架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Hca-P细胞,分别为(73%±7%)v(s49%±19%)、(36%±8%)v(s24%±9%)和(53%±7%)v(s40%±12%)(均P<0.05)。结论膜联蛋白A7的47 kDa亚型在细胞浆、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骨架的定位表达,可能与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密切相关。
- 黄玉红Asma saleem qaziMohmmed mibrahim张军范姝君唐建武
-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
- P—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CD15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高表达及意义
- 目的:粘附分子中的选择素家族包括E—选择素、P—选择素和L—选择素,其配体主要包括Lewis抗原系列,选择素及其配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浸润、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生殖细胞肿瘤包括卵黄囊瘤、畸胎瘤、胚胎性瘤、无性细胞瘤及...
- 黄玉红
- 关键词:SLEXCD15生殖细胞肿瘤
- 文献传递
- 纳米技术在脑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对一些致命性脑肿瘤(如高度恶性胶质母细胞),可利用新的成像方式(如纳米技术)来提高作为主要治疗方式的外科切除术的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发现可用的新型纳米技术平台有脂质、炭纳米管、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以核酸为基础的纳米粒等。纳米技术用作新型成像工具可提高抗癌药物对肿瘤定位的准确度,同时由于纳米粒子独特的特性可用作药物的运输载体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通过总结纳米技术平台在诊断及靶向治疗高度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所取得的优势,可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精确治疗与预后存活率提供新的技术突破。
- 肖华实陈红丹王冠平唐建武黄玉红
- 关键词:脑肿瘤靶向治疗
- 苹果酸脱氢酶2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9年
- 苹果酸脱氢酶2(MDH2)在肿瘤中的作用存在双面性,在一些肿瘤中具有促癌作用,而在另一些肿瘤中具有抑制作用。MDH2的功能与能量代谢、肿瘤耐药性及其伪缺氧相互联系。MDH2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深入了解MDH2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可为临床提供新的肿瘤干预分子靶点。
- 吴颖付白雪戴璐黄俊滕一镔李琳琳章静雯黄玉红
- 关键词:氧化还原酶类肿瘤
- SNCG在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细胞株中的差异性表达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SNCG蛋白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细胞株中的定位和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NCG蛋白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潜能细胞株Hca-F/Hca-P的定位情况和表达差异。结果:SNCG蛋白在Hca-F和Hca-P细胞株中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细胞核区域也可见少量蛋白表达。SNCG在Hca-F中的表达[染色强度为(+++)]强于在Hca-P中的表达[染色强度为(++)]。检测到一条SNCG特异性蛋白条带,在Hca-F细胞中表达量为Hca-P细胞中的1.9倍。结论:SNCG的高表达可能与高淋巴道转移潜能有关。
- 魏元怡张军王波黄玉红王梅王璐唐建武
- 关键词:SNCG肝癌淋巴道转移
- Ech1的表达下调对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 2015年
- 目的:探讨Ech1表达下调对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率的影响,及其与肿瘤相关蛋白Anxa7的相互关系。方法:将Ech1基因表达下调的Hca-F细胞植入小鼠足垫,28天后观察小鼠成瘤及转移情况。在Ech1基因表达下调的Hca-F细胞和对照Hca-F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nxa7表达变化,同时在Anxa7表达下调Hca-F细胞和对照Hca-F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Ech1表达变化。结果:下调Ech1基因的表达,使肿瘤细胞体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降低。Ech1表达下调后,肿瘤转移相关蛋白Anxa7表达增加;Anxa7表达下调后,Ech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肿瘤细胞Ech1基因表达水平与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Ech1和Anxa7在Hca-F肿瘤淋巴道转移中可能相互作用。
- 张军金艳玲毛俊魏元怡黄玉红王波唐建武
- 关键词:淋巴道转移肝癌ANNEXIN
- 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致过敏性猝死1例
- 2012年
-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死者男,27岁。2011年8月某日以"发热、咳嗽1周"为主诉入院。查体:BP 18.7/10.7kPa(140/80mmHg),体温39℃,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20次/min,律齐。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予以抗炎、对症治疗。考虑重症感染,心肌受累,于入院第3d,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后,在继续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约5min时,患者诉“后背痒,心慌、心难受”,出现呼吸困难、脸色发青,抽搐,昏迷,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 王华新甄博王梅黄玉红范姝君于晓棠邹向阳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门冬氨酸钾镁过敏猝死
- 肝癌中烯酯酰辅酶A水解酶1的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烯酯酰辅酶A水解酶1(enoyl coenzyme A hydratase 1,Ech1)表达变化在肝癌中的意义及Ech1的亚细胞定位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肝组织和3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Ech1的表达;应用亚细胞分离法检测Ech1在Hca-F和FEch1下调细胞的四种不同亚细胞组分中的表达。结果 Ech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h1表达与患者年龄、AFP值及是否伴有肝硬化或伴有病毒性肝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h1在Hca-F和FEch1下调细胞的四种亚细胞组分中表达均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并且细胞质表达强于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骨架部分中不表达。结论 Ech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提示其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体外培养细胞中Ech1表达调控对其亚细胞定位的改变没有影响,Ech1对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其亚细胞定位改变而实现的。
- 张军曲鸿曲鸿毛俊魏元怡王华新黄玉红
- 关键词:肝肿瘤亚细胞定位
- Ech1基因表达下调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黏附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在蛋白质水平检测Ech1在小鼠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Hca—F细胞/Hca—P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ca-F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2DDIGE)和质谱技术定量分析鉴定Ech1在Hca—F细胞和Hca-P细胞中的表达;构建pGPU6/GFP/Neo--shRNA—Ech1质粒,稳定转染至Hca-F细胞中,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mblot验证Ech1表达下调效果,检测Ech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细胞外基质和淋巴结的黏附能力。各组细胞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Ech1在Hca-F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Hca-P细胞表达;Ech1表达下调细胞株构建成功,Ech1基因表达下调后,降低Hca-F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和I型胶原成分的黏附能力,降低其对体内淋巴结的黏附能力。Hca-F组与pGPU6/GFP/Neo-shRNA-Ech1组黏附吸光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层黏连蛋白和I型胶原吸光度值分别为1.42±0.26和1.14±0.07与1.01±0.27和0.90±0.09,P值均〈0.05。结论抑制Ech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可以降低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细胞的黏附能力。
- 张军唐建武孙明忠刘淑清宋美英王波宋波黄玉红
- 关键词:淋巴转移SH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