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跃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水稻
  • 4篇大麦
  • 3篇杂交
  • 3篇分蘖
  • 2篇杂交水稻
  • 2篇同化物
  • 2篇灌水
  • 2篇大麦品种
  • 1篇倒伏
  • 1篇倒伏原因
  • 1篇淹水
  • 1篇游离氨基酸
  • 1篇游离氨基酸含...
  • 1篇孕穗
  • 1篇孕穗期
  • 1篇杂交稻
  • 1篇栽培
  • 1篇植株
  • 1篇植株营养
  • 1篇汕优10号

机构

  • 10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1篇马跃芳
  • 5篇洪晓富
  • 5篇蒋彭炎
  • 5篇冯来定
  • 2篇龚辉
  • 2篇徐志福
  • 2篇刘智宏
  • 2篇倪竹如
  • 2篇顾宏辉
  • 1篇金晓平

传媒

  • 4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作物研究

年份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14)C-葡萄糖研究水稻个体间同化物的运转与分配被引量:7
1994年
选取早籼、早杂、晚粳和晚杂的代表品种各一个,用14C-葡萄糖作为同化物的供给源,分别通过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研究群体条件下,水稻各种类型个体(主茎与分蘖、秧田分蘖与本田分蘖、一次分蘖与二次分蘖)之间同化物的运转与分配。结果表明,同化物从一个标记个体向另外非标记个体运转时,皆遵循近距优先、上位优先和强活性优先原则。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徐志福倪竹如刘智宏
关键词:水稻同化物
大麦品种在拔节孕穗期对渍害的生理响应被引量:4
1990年
大麦在拔节孕穗期受渍后,根系伤流强度下降,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减少;同时,地上部叶绿素降解,气孔开度减小,光合速率下降,植株生长发育受阻,最终导致产量下降。渍水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与气孔开度减小和叶绿素不断降解有关。不同耐渍性品种受渍后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生理响应,其中以气孔开度最为敏感,表明其有可能作为大麦耐渍性品种筛选的指标用之于育种实践。
马跃芳龚辉
关键词:大麦渍害孕穗期
大麦功能叶片对籽粒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对啤酒大麦三张功能叶片光合产物生产和运输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啤酒大麦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张功能叶片中,剑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倒二时,倒三叶较小。功能叶片的缺损,除了失去“源”的作用以外,还对“库”的容量产生影响。失去其中的一张功能叶片后,存留二时的光合速率能得到部分的补偿作用,但缺叶总是导致减产。氮素水平对功能叶片中物质的运输影响较大,氮素不足,植株营养不良,生长受阻,影响灌浆。氮素过多,残留在叶片中的比重大,造成贪青倒伏,物质运输受阻。只有在氮素用量合理的情况下,叶片中的物质才能充分合理地运向籽粒。麦类作物籽粒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来自抽穗后三张功能叶片的光合产物。但在生产上,由于倒伏,湿害,早衰和病虫害等因素,常引起功能叶片的缺损。开花后温度,水分和肥料等不良的环境因素也常使功能叶片的物质生产分配和运输受阻,导致减产。了解抽穗后功能叶片的干物质生产,积累等特性,对大麦栽培措施的改善,以及如何及时防止各因素的影响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方面的工作在其他作物上已进行了不少研究,对作物的高产栽培起着指导作用。但在大麦上这方面还缺少研究。目前,随着啤酒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啤酒大麦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提高啤酒大麦的产量已成为大麦栽培中令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啤酒大麦功能叶片光合产物的生产、分配和运输的一些特征,为啤酒大麦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马跃芳龚辉
关键词:啤酒大麦光合产物干物质生产剑叶植株营养花后
控制水稻分蘖的灌水有效深度和时间的研究被引量:8
1992年
本文对深灌水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所需的灌水深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深灌水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时,首先应注意是掌握在分蘖芽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期进行;其次是灌水深度须完全淹没欲控分蘖芽所着生节上的母茎叶鞘:再次是每控制一个分蘖芽,处理时间应不少于一个叶龄期。
马跃芳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史济林顾宏辉
关键词:水稻分蘖灌溉
大麦倒伏原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0
1990年
本文对40个大麦品种的形态特性、机械性能和栽培措施与倒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的株高,节间的长度和粗细,根冠比值等品种的形态指标,茎秆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及栽培措施等都与倒伏有关。生产上只要选择良种,采用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就能既发挥个体和群体潜力,又能防止倒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马跃芳金晓平龚辉
关键词:大麦倒伏栽培
氮、磷、钾叶面喷施在减轻大麦湿害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1年
江南地区春季常连续阴雨,易造成大麦湿害。湿害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限制大麦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育出耐湿性强的大麦品种。二是通过栽培的措施来减轻湿害。然而,对于高产但耐湿性较差的品种,如7521。
马跃芳金晓平
关键词:大麦品种根系干重淹水根系活力每穗粒数受淹
水稻分蘖芽的环境敏感期研究被引量:36
1994年
本文以早灿稻、晚粳稻、籼型杂交稻等5个具有不同分蘖力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分蘖芽分化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期.结果表明:水稻分蘖芽从分蘖原基形成起,经过一幼一基、二幼一基、三幼一基、四幼一基期后,其第一叶就超过前出叶.然后伸出母茎叶鞘,长成正常分蘖.在这个过程中,三幼一基向四幼一基发展的转折时期是水稻分蘖芽对外界环境反应最敏感的时期,即环境敏感期.采取深灌水等控制措施,就能使处在环境敏感期的分蘖芽停止生长,达到控制分蘖的目的.水稻分蘖芽的分化发育过程与母茎叶片同步生长.根据主茎叶龄就能判断处于敏感期的分蘖芽所着生的节位,可用以作为准确控制分蘖的诊断指标.
蒋彭炎马跃芳洪晓富冯来定史济林顾宏辉
关键词:水稻分蘖芽
从水稻个体间同化物的分配动态论分蘖利用被引量:6
1994年
用14 ̄C-葡萄糖作为同化物的供给源,研究早灿、早杂、晚粳和晚杂代表品种,在群体条件下,各个体之间同化物分配动态的结果,主茎输向分蘖的量与分蘖输向主茎的量之比,大致是2:1;在一株包含多种类型个体的植株中,其它非标记分可从标记主茎得到6 ̄9%的分配率。从标记分蘖得到3 ̄6%的分配率;无效分蘖的输出率大于有效分蘖,且有群体受光条件越好,其输出率越高的趋势。本文还根据其输出率的动态变化,讨论无效分蘖利弊和分蘖利用的问题。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徐志福倪竹如刘智宏
关键词:水稻分蘖同化物
用^(14)CO_2示踪研究汕优10号不同类型群体的成穗率及光合效率被引量:1
1993年
以汕优10号为材料,在齐穗期采用14CO2同化标记,研究了汕优10号不同类型群体的成穗率和光合效率。还就群体成穗率和光合强度,群体净同化率和成穗率,群体的呼吸消耗和光合产物分配比例与产量的关系,以及提高成穗率的途径作了探讨。
洪晓富蒋彭炎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
关键词:杂交稻成穗率光合效率
灌水方式对杂交水稻衰老及生育后期一些生理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4
1990年
对长灌水、间歇灌溉和早断水等灌水方式对杂交水稻衰老和生育后期一些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有助于杂交水稻衰老的调节及最佳灌溉方案的建立。结果表明,灌水方式明显影响杂交水稻的衰老。早断水使植株开花后不同时期遭受水分胁迫,不同程度上加速植株生理机能的衰退,使籽粒干物质积累受阻,结实率下降而减产。断水的时间越早,减产越严重。而间歇灌溉由于延缓根系衰老,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延长灌浆时间,提高了结实率,从而提高增产效率,其最终产量比长灌水和早断水分别增7.4%和13.7~28.3%。不同供水状况可能通过对根系中某些氨基酸合成的促进和另一些氨基酸合成的抑制而对上部的衰老进行调节。
马跃芳陆定志
关键词:杂交水稻灌水方式衰老生理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