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胫骨干骨折的要点被引量:3
- 2003年
- 刘威冯峰闻亚非成传德马献忠李良业傅新阳
-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胫骨干骨折X线片手术时机
- 自制双边滑槽式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被引量:1
- 2002年
- 马献忠成传德姚太顺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骨折固定术
- "反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一例报告
- 2024年
- 报告1例罕见的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患者因车祸致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其骨折类型不符合任何一种现有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外侧平台骨折伴膝关节内侧脱位和内侧半月板在骨折端嵌顿。推测其损伤机制可能为膝关节中立位或过伸位时胫骨相对股骨侧发生外翻和内旋。患者膝关节正位X线片显示骨折线通过外侧平台,膝关节内侧脱位,与经典的屈膝内翻、内旋损伤机制造成的Schatzker Ⅳ型骨折脱位影像互为镜像,因此将其命名为"反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于伤后第8天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应用膝关节铰链式支具固定。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膝关节伸屈活动度125°-5°。
- 徐晨阳徐静磊畅宁马献忠徐斌
- 关键词:胫骨骨折病例报告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假性动脉瘤7例报告
- 2004年
- 贾红伟吕松峰马献忠
- 关键词:显微外科外科治疗假性动脉瘤手术方法
- 髖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22例骨盆骨折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19~67岁,中位数41岁;车祸伤11例,坠落伤7例,压砸伤4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血气胸4例、膀胱或肠管破裂5例、尿道断裂3例、其他部位骨折6例;按Tile分型标准,C1型11例、C2型8例、C3型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补液、输血等对症处理,积极处理合并伤,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纠正纵向移位。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骨折纵向移位纠正后,先通过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骨盆前环,再以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术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75min,中位数62 min;术中出血10~25 mL,中位数15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一侧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口服甲钻胺1个月后逐渐缓解;3例出现一侧外固定架钉道渗液,但Schanz针未松动,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2例愈合,1例外固定架取出后愈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中位数12周。术后按照Tornetta等的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优7例、良10例、可5例。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Majeed评分为(85.6±12.7)分,优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骨盆功能恢复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献忠吴晓阳易先达苗万坡邓俊森畅宁
- 关键词:骨盆外固定器骶髂螺钉髋臼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按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15例,可2例,优良率94%。本组针道感染1例,经换药后愈合;1例克氏针退针,但不影响骨折位置及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无腕关节僵硬及骨折再移位;3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好,只要术前仔细阅读X线片,术中认真操作,术后严格护理,并积极配合骨移植和有限内固定等附加技术,便可减少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马献忠
-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伤口一期愈合18例,延期愈合4例,发生钉道感染1例,经换药后愈合。未出现外固定支架松动、断钉情况。Mazur评分:优1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充分利用固定方式的优势,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的治疗较果。
- 马献忠
-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严重PILON骨折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骨盆髋臼骨折诊疗专家共识被引量:9
- 2020年
-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并向全国蔓延。相较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2019-nCoV致死率更低,但却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致病力。截至2020年2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6936例(武汉36174例)[1];截至2月11日,全国医务人员感染3019例[2],远远超过了"非典"疫情感染人数。骨盆、髋臼骨折是创伤救治中最为复杂的病情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3]。骨盆、髋臼骨折常发生于高能量损伤,容易合并大出血、重要脏器损伤等严重情况,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4]。病毒流行为疫区骨盆、髋臼骨折院前急救、急诊诊疗、手术策略、麻醉和围手术期管理等医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疫情流行期间,为了降低骨盆、髋臼骨折救治过程中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相互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骨折预后水平,需要通过多学科协作,统筹传染病和骨盆、髋臼骨折的诊疗方案,制定严密的诊疗计划,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响应党中央号召,科学战"疫",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肺炎防治和创伤救治相关诊疗指南[5,6,7,8,9,10],特制定此诊疗专家共识,以规范COVID-19疫情期间骨盆、髋臼骨折的诊疗,提高治愈率,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 无姚升万意州陈开放王玉龙曲延镇曾练余斌王钢吴新宝王建东郭书权侯志勇陈华樊仕才易成腊朱仕文庄岩周大鹏刘光耀周琦石马献忠郑龙坡吕刚石展英陈明刘兆杰吴丹凯尚剑李连欣孙大辉王光林厉孟李明王秋根冯卫佟大可陈爱民周东生郭晓山孙玉强李钊伟刘国辉郭晓东
- 关键词: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管理诊疗方案诊疗计划疫情流行
- 外固定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32例Gustilo ⅢB型胫腓骨折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伴有明显的皮肤缺损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VSD负压吸引并常规抗生素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治疗,二期行植皮、转移皮瓣或者紧张缝合。结果:32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前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随访半年,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原创面皮肤生长良好。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伴有明显的软组织缺损患者,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有利于软组织的生长,缩短住院天数、减小护理难度、降低感染发生率。
- 邹庆超祝乾清马献忠常守亚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持续负压吸引外固定支架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TileC1、C2型骨盆骨折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22~65岁,中位数46岁。Tile骨折分型,C1型29例、C2型12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9 d,中位数8 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拍摄正位、骨盆入口位、骨盆出口位X线片,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依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判断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依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1个月,骨盆骨折复位优19例、良14例、可7例、差1例。末次随访时,Majeed骨盆骨折评分51~100分,中位数85分;优21例、良11例、可8例、差1例。并发切口感染5例,经换药处理后感染控制;并发外固定架针道感染19例,去除外固定架并予以换药处理,感染控制,针道愈合;并发行走后腰骶部疼痛6例,未行特殊处理。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18例患者,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感觉恢复正常16例,外踝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足下垂畸形、行走跛行2例(足趾跖屈肌力2级1例、0级1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骨折复位、愈合好,有利于骨盆功能和骶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预防外固定架针道感染。
- 马献忠邓俊森易先达苗万坡畅宁吴晓阳
- 关键词:骨折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