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芳芳
- 作品数:37 被引量:27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例可疑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病例的调查处置
- 2015年
- 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系统是一项旨在于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处置能力的应用性研究,该系统自2014年1月起在上海市长宁区正式上线进行试运行,哨点医院设在上海市同仁医院(以下称T医院)。试运行期间,长宁区处置了一例可疑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病例,现将处置过程及与严重临床异常病例停件监测系统关系报告如下。
- 何晓定胡越许浩李颍庄建林杨欢吴寰宇陶芳芳蔡恩茂
- 关键词:呼吸道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史
- 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数据共享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研发基于医疗机构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技术,研究建立基于危险因素疾病预测预警技术和方法,通过结构化电子病历对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病例进行数据处理、传输和交换,实现数据共享。
- 夏天戚方圆张诚陶芳芳冯玮张放吴寰宇徐聪袁政安
- 关键词:电子病历数据共享
- 上海市2018年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探讨苗子事件监测的价值,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以及苗子事件监测系统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18年上海市16个区报告的142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的相关数据。结果2018年142起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呈现4和11月2个高峰,98.59%(140/142)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事件规模集中在6~19例/起,占80.28%(114/142)。从首发病例发病到事件接报时间平均2 d,事件平均持续时间7 d。是否暴发、地区苗子事件发生率和事件报告及时性是疫情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2018年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呈现春、秋冬两个高峰,学校和托幼机构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苗子事件防控重点。苗子事件监测系统有助于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 何懿何懿陆殷昊黄晓燕肖文佳陶芳芳吴寰宇罗春燕
- 关键词:诺如病毒
- 感染性腹泻病的气象预报模式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感染性腹泻病的气象预报模式。[方法]收集上海市2002—2008年逐日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关系,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建立感染性腹泻预测模型,利用2009—2010年逐日报告确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和逐日气象数据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感染性腹泻病的预测预警应用。[结果]所建立的感染性腹泻预测模型对发病趋势拟合符合率为66.43%,对流行季节(5月至10月)拟合符合率为77.23%。形成腹泻指数并运用其开展相应的防病提示。[结论]感染性腹泻病的气象预报模式可较好地为上海市提供肠道传染病预警服务,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陶芳芳冯玮方博钱轶峰顾宝柯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气象因素广义相加模型气象预报
- ARIMA模型预测上海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被引量:31
- 2011年
- 目的采用ARIMA模型建立上海市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模型。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上海市2005-01/2010-06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建模拟合,并与实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ARIMA(1,0,0)(0,1,0)12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既往时间段的发病序列,对2010-01/06的预测值符合上海市该病的发病率变动趋势。2011和2012年上海市手预测足口病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35.32/10万和294.59/10万。结论 ARIMA模型能够较好模拟上海市手足口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并对未来2年该病发病情况进行预测。
- 潘浩郑杨吴寰宇胡家瑜陶芳芳郑雅旭李崇山孙晓冬
- 关键词:手足口病ARIMA模型时间序列分析
- 上海市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密切相关.流感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来实现.然而,在甲型流感和禽流感的潜在威胁下,研究流感样病例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对流感防控和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 陶芳芳阚海东董晨冯玮孙晓冬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气象因素广义相加模型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发病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疫情发生前为2020年之前,疫情发生后为2020年1月及之后)上海市猩红热报告病例时间趋势、地区分布和年龄、性别分布的差异。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22~4.02)/10万,中位数为1.13/10万;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01~1.64)/10万,中位数为0.14/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12.39%。2021年2月至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18~0.58)/10万,较2020年同期的(0.01~0.05)/10万有上升趋势。2016年至2019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55~65.48)/10万,中位数为9.57/10万;2020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29~9.85)/10万,中位数为2.18/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22.78%;发病率出现大幅下降,但仍以闵行区最高。报告病例以4~8岁人群为主,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占比无明显差异,仍以6岁组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男性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OVID-19疫情发生后,上海市猩红热发病水平较疫情发生前出现大幅下降,病例所在地区和人群分布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未出现明显变化。
- 孔德川邱琪韩若冰郑雅旭姜晨彦蒋先进崔鹏王晔陶芳芳陈健潘浩吴寰宇
-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
- 上海市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项目实施阶段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系统半年运行情况,提出系统改进建议,促进系统不断完善。方法三家试点医院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和上传方式,实现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通过监测系统,采集2014年1-6月间医院电子病历中满足条件的病例信息,形成监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早期发现和预警。结果系统运行半年,共采集监测病例116例,其中肺炎症候群病例73条,13条为发热伴出疹,30条为异常病例,经核实无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结论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系统运行顺利,为提高新发、不明原因疾病发现能力提供了公共卫生保障。
- 陶芳芳夏天冯玮庄建林田霞何翠芬吴寰宇
- 关键词:监测系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情况及其在传染病及症状/症候群监测情况的现况调查,为基于HIS系统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方法 2012年1-6月,对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采用自填式问卷方式,对医疗机构HIS系统概况、系统在病例、症状/症候群监测中的利用、开展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项目前景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市399家公立医疗机构HIS系统由39家软件公司开发,10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由相同软件公司开发;各医疗机构HIS系统字段设置、筛选排序、导出构成、编码方式不同;38家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症状/症候群监测,其中32家机构症状采集界面嵌入HIS系统;从全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HIS系统开发公司覆盖面、系统基础、监测经验以及参与项目意向进行综合评价,选取项目试点区(县)及机构。结论选取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闵行区吴泾医院作为基于HIS系统的严重临床异常病例/事件监测项目监测点,项目开展可行性较高。
- 冯玮陶芳芳何永超张放吴寰宇
- 广义相加模型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医疗站就诊人数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医疗站就诊人数预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星期效应的基础上,对2010年5月1日至8月8日开园100d间的每日世博园区就诊人数、入园人数和气象因素资料进行模型拟合。[结果]园区就诊人数存在周末效应,就诊人数随入园总人数的增加而增加;风速对就诊人数的影响趋势是随风速的增加,就诊人数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气温上升和日温差增加,就诊人数呈上升趋势(P<0.01)。利用模型对每日就诊人数进行预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44%。[结论]广义相加模型能较好拟合世博园区医疗站就诊人数的趋势,可用于大型活动中的预测研究。
- 陶芳芳虞慧婷林庆能何懿冯玮董晨郭翔毛智盛孙晓冬
- 关键词:就诊人数广义相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