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晔

作品数:24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病毒
  • 6篇肝炎
  • 6篇传染
  • 6篇传染病
  • 4篇毒性肝炎
  • 4篇预警
  • 4篇染病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发病趋势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肝炎
  • 3篇信息采集
  • 3篇信息采集技术
  • 3篇猩红热
  • 3篇智能手机
  • 3篇时间序列
  • 3篇手机
  • 3篇现场流行病学

机构

  • 21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上海市预防医...

作者

  • 21篇王晔
  • 12篇李燕婷
  • 10篇吴寰宇
  • 9篇任宏
  • 8篇顾宝柯
  • 7篇冯玮
  • 6篇袁政安
  • 6篇金必红
  • 5篇陶芳芳
  • 4篇朱奕奕
  • 4篇陈健
  • 3篇郑雅旭
  • 2篇潘浩
  • 2篇胡家瑜
  • 2篇李扣娣
  • 2篇孔德川
  • 1篇姜晨彦
  • 1篇郑英杰
  • 1篇黄埔
  • 1篇夏天

传媒

  • 4篇上海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资源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智能手机信息采集技术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基于智能手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地理信息(GIS)采集技术,实现GIS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初步应用。方法 系统收集上海市各类社会类经济数据和传染病相关数据,建立传染病空间信息数据库。在上海市测绘地图的基础上,制作生成公...
任宏袁政安王晔顾宝柯吴寰宇金必红李燕婷
文献传递
1990—2006年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分析1990-2006年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时间序列,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结果]1990-2006年乙型肝炎成为本市人员发病的主要型别肝炎。本市人员急性病毒性肝炎存在冬春季发病小高峰;地区分布以崇明县最高;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20~4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9.58%;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和干部、职员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6.63%。[结论]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防治重点,应采取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治对策。
金必红李燕婷顾宝柯吴寰宇任宏王晔李扣娣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时间序列
胶体金法与病毒分离鉴定在流感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比较流感病毒胶体金法快速诊断试剂盒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在临床诊断应用中的优劣。[方法]采集临床流感样病人(ILI)鼻拭子标本,分别使用流感病毒胶体金法快速诊断试剂盒及病毒分离鉴定方法予以检测。[结果]2006年1月—2007年3月对851份样本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流感抗原阳性标本189份,阳性率为22.21%,其中A型为164份,B型为25份。在851份鼻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33株流感病毒株,其中125份为流感快速检测阳性标本。流感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为93.98%,特异度为91.09%。[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流感快速诊断试剂对早期流感样病人进行检测,能及时区别流感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诊治和流感爆发疫情处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陈健李燕婷王晔高晔
关键词:流感胶体金法病毒分离
上海市1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1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灰色模型分析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结果]1990—2006年上海市甲型肝炎发病占急性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数的9.91%,平均发病率为8.82/10万。甲型肝炎总体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根据17年甲型肝炎发病数据建立的灰色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近几年发病趋势。
金必红李燕婷顾宝柯吴寰宇王晔李扣娣
关键词:甲型肝炎发病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发病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疫情发生前为2020年之前,疫情发生后为2020年1月及之后)上海市猩红热报告病例时间趋势、地区分布和年龄、性别分布的差异。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22~4.02)/10万,中位数为1.13/10万;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01~1.64)/10万,中位数为0.14/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12.39%。2021年2月至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18~0.58)/10万,较2020年同期的(0.01~0.05)/10万有上升趋势。2016年至2019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55~65.48)/10万,中位数为9.57/10万;2020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29~9.85)/10万,中位数为2.18/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22.78%;发病率出现大幅下降,但仍以闵行区最高。报告病例以4~8岁人群为主,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占比无明显差异,仍以6岁组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男性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OVID-19疫情发生后,上海市猩红热发病水平较疫情发生前出现大幅下降,病例所在地区和人群分布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未出现明显变化。
孔德川邱琪韩若冰郑雅旭姜晨彦蒋先进崔鹏王晔陶芳芳陈健潘浩吴寰宇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
智能手机信息采集技术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基于智能手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地理信息(GIS)采集技术,实现GIS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初步应用。[方法]收集上海市各类社会经济数据和传染病相关数据,建立传染病空间信息数据库。在上海市测绘地图的基础上,制作生成公共卫生专题地图。以空间数据引擎ARCSDE 9.3.1为管理软件,以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的ARCGIS Engine Developer Kit9.3.1、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的ARCGIS Sever9.3.1和Visual C++为系统开发软件,构建以智能手机为信息采集载体的GIS平台。[结果]建立的智能手机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多媒体信息和空间信息,实时接收GIS平台发送的流行病学调查任务和审核信息,实现地图操作、全球卫星(GPS)定位和信息查询等功能。系统自2007年12月应用以来,试点地区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平均时限由原来的24~48h缩短为2 h以内。[结论]智能手机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了新技术。
任宏袁政安王晔顾宝柯吴寰宇金必红李燕婷
关键词:智能手机地理信息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智能手机信息采集技术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基于智能手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地理信息(GIS)采集技术,实现GIS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初步应用。方法系统收集上海市各类社会类经济数据和传染病相关数据,建立传染病空间信息数据库。在上海市测绘地图的基础上,制作生成...
任宏袁政安王晔顾宝柯吴寰宇金必红李燕婷
关键词:智能手机地理信息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传递
应用灰色模型和指数平滑法预测上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预测上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趋势。[方法]利用上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资料,建立灰色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来预测本市未来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率。[结果]上海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10-5)的灰色预测模型为:=(1.49-2.3669/0.5823)e-0.5823t+2.3669/0.5823,拟合检验显示本模型精度等级为一级,能够较好地预测上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Holter-Winters双参数指数平滑法预测的最小误差平方和与均方根误差最小,通过D-W检验,预测效果较好。[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上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预测。
朱奕奕李燕婷王晔冯玮顾宝柯袁政安
关键词:指数平滑法
基于德尔菲法的新发重大传染病预警指标筛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筛选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的新发重大传染病预警指标。方法运用文献阅读法初步构建预警指标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筛选,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权数法确定指标评价维度权重及指标权重系数。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1.67%和100.00%,权威系数均数分别为(0.82±0.18)和(0.88±0.03),协调系数分别为0.379和0.412(均P<0.001)。最终筛选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新发重大传染病预警指标,其中“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疾病的聚集性病例数(0.0244)”“参照以往的监测系统以及历年的传染病流行曲线预警等资料的预警指标(0.0241)”“诊断或疑似的各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数和死亡数(0.0239)”“罕见传染病病例报告(0.0239)”“不明原因的严重症候群报告(0.0238)”的权重系数较高。结论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出的新发重大传染病预警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发展和完善新发重大传染病预警监测系统提供思路和参考。
付梅花冯玮王晔陶芳芳
关键词:AHP
上海市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现状及思考被引量:7
2020年
分析现行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现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设“上海模式”的基于电子病历直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打破原有报告管理模式,实现区域信息平台数据共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使传染病风险早期预警的需求凸显,给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带来新的思考方向。
王晔吴寰宇冯玮朱成华顾宝柯陶芳芳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预警报告管理电子病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