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藩

作品数:35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非线性
  • 8篇内共振
  • 5篇行波
  • 4篇阻尼
  • 4篇模态
  • 3篇隔振
  • 3篇多自由度
  • 3篇多自由度系统
  • 3篇饱和现象
  • 2篇压电
  • 2篇压电陶瓷
  • 2篇亚谐共振
  • 2篇线性系
  • 2篇模态响应
  • 2篇减振
  • 2篇隔振系统
  • 2篇固有频率
  • 2篇航天
  • 2篇非线性系统
  • 2篇HOPF分叉

机构

  • 29篇南京航空航天...
  • 6篇南京航空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军械工程学院

作者

  • 35篇陈振藩
  • 14篇白鸿柏
  • 5篇谭平
  • 5篇张培林
  • 4篇赵淳生
  • 2篇郑坚
  • 2篇黄协清
  • 1篇鲍明
  • 1篇谭平

传媒

  • 10篇振动.测试与...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非线性动力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中国力学学会...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航天控制
  • 1篇南京航空学院...
  • 1篇第六届全国非...
  • 1篇第三届全国振...
  • 1篇全国振动理论...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4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构密集模态二分之一阶亚谐共振与线性模型失效问题研究
2000年
通过对一个两自由度密频近线性系统 1/ 2阶亚谐共振响应分析 ,研究了密集模态间弱非线性耦合作用在副共振中的表现形式 ,如典型的Hopf分叉导致的概周期响应等 ,着重考察了线性模型失效途径。
白鸿柏张培林陈振藩
密频近线性系统2阶超谐共振Hopf分叉被引量:1
1998年
研究了一个两自由度密频近线性系统2阶超谐共振Hopf分叉,揭示出由于密频内共振的作用,系统将存在较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白鸿柏黄协清陈振藩
关键词:HOPF分叉
结构的模态运动的非线性调制与平均Lagrange函数(A.L.F)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提出以幅相表示和复幅表示两种形式的A.L.F,由A.L.F可直接求出模记运动的非线性调幅。设想相或复调制,集中反映一种或多种内共振存在的影响。便于分析结构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性;对于无阻尼的结构,更可导出联系有关的各模态的若干内共振幅值关系或与一个内振幅相关系式,文中同有内共振时构成与使用A.L.F的关键是正确地确定A.L.F对与此内共振关联的典型组合相位γ或复幅积τ的依赖关系。
陈振藩白鸿柏
关键词:模态调制内共振平均法
密频近线性系统的组合共振
1998年
本言语考察双频激励下一类近性线两自由度系统的密频内共振对组合共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频内共振在下列三方面限制组合共振,(1)缩减组合失稳的参数区域;(20减小非直接受激模态的振幅;(3)限制直接受激模态的机械能的稳定幅值。
陈振藩白鸿柏
关键词:内共振
保守系统的密频内共振被引量:7
1991年
振动系统的密集模态间的非线性耦合引起的内共振称为密频内共振,它使密集模态的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文着重探讨振动系统的固有密集模态的运动通过密频内共振而建立起来的联系.结果表明,在首次近似上,由于密频内共振的作用,密集的各个固有模态的运动既调幅又调相,振幅平方与相位构成一对Hamiltion正则变量,相应的Hamiltion函数以及密集模态的振幅平方和,在运动过程中,都是撒于初条件的常数.另方面在文中顺便指出固有的密集模态间偶次非线性耦合不能形成密频内共振,因而在首次近似上对于模态运动没有影响.文中附有一个简单例子,可以生动地说明密频内共振对于密集模态运动的影响.
陈振藩
关键词:固有频率保守系统
以压电陶瓷为作动器的主动隔振研究被引量:18
1994年
本文讨论了压电陶瓷作动器的性能和基于共振情况下的柔性结构的高频窄带主动隔振技术。由压电陶瓷作为作动器,激振器作为干扰源,铝制悬臂梁作为结构组成了系统装置。由力传感器将结构的信号经补偿器补偿后作用于作动器组成了闭环主动隔振系统,最后给出了经典的二阶补偿下的闭环隔振实验结果。
谭平娄炳森陈振藩
关键词:压电陶瓷隔振
密集模态响应饱和与线性模型失效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通过对一两自由度密频近线性系统主共振响应分析 ,揭示了由于密频内共振的存在 ,密集模态坐标的运动将产生复杂的非线性响应饱和现象 ,此时 ,线性模型失效 ,必须采用非线性模型 ;同时 ,讨论了线性模型失效与激励强度、系统初始条件的依赖关系。
白鸿柏郑坚张培林陈振藩
平方阻尼在非线性缓冲系统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讨论平方阻尼(以参数a表征)在图(1)所示的缓冲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平方阻尼对于降低相对位移峰值d_m总有良好的效果,但不一定降低加速度峰值a_m。在一定速度冲击V下,系统的平方阻尼有两种最佳值,使a_m最小的a_(am)和使缓冲效率γ最高的a_(cm),而平方阻尼最佳条件依赖于系统的缓冲弹簧的刚度变化类型: (1)线性弹簧情况:a_(am)=a_(cm),最佳条件为系统在首程中均匀减速; (2)渐硬弹簧情况:a_(am)=a_(cm),最佳条件为系统在首程中初始和终末加速度相等即; aV^2=ω_0~2q(dm) (3)渐软弹簧情况:a_(cm)>a_(am)。 本文的基础是所谓“首程显峰”,假定即系统在速度冲击V下的响应峰值d_m和a_m出现在第一行程中。当平方阻尼值不太小,缓冲弹簧刚度特性接近反对称时,该假定成立。
陈振藩
关键词:非线性
密频内共振对1/2亚谐共振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通过两自由度密频近线性系统1/2亚谐共振的分析,揭示出由于密频内共振的作用,发生1/2亚谐共振时,其自由振动项幅度受到有效的抑制。通过定常响应(非平凡解)的稳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定常响应的参数稳定区域受密频内共振的影响而呈现较复杂的情况。
白鸿柏陈振藩
线性振动系统广义模态的非唯一性和正交关系
陈振藩
关键词:本征模广义函数模态响应模态综合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