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寒春

作品数:55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血管
  • 13篇血管减压
  • 13篇血管减压术
  • 13篇微血管
  • 13篇微血管减压
  • 13篇微血管减压术
  • 13篇减压术
  • 10篇手术
  • 7篇三叉神经
  • 7篇三叉神经痛
  • 7篇神经痛
  • 7篇显微血管
  • 7篇显微血管减压
  • 7篇显微血管减压...
  • 7篇经痛
  • 6篇疗效
  • 6篇颅内
  • 6篇胶质
  • 5篇切除
  • 5篇面肌

机构

  • 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55篇陈寒春
  • 48篇王之敏
  • 45篇蒋栋毅
  • 32篇沈李奎
  • 19篇万意
  • 16篇杨德宝
  • 16篇杨德宝
  • 13篇周强
  • 11篇费喜峰
  • 10篇周强
  • 8篇向海涛
  • 8篇周世军
  • 7篇张全斌
  • 6篇向海涛
  • 4篇曾从俊
  • 4篇黄强
  • 3篇王爱东
  • 3篇马俊伟
  • 2篇陆明
  • 1篇蔡秀英

传媒

  • 8篇临床神经外科...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安徽医药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苏州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L-1型针联合尿激酶注射在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 探讨YL-1型针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意识清楚或嗜睡伴有肢体和或言语功能障碍的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CS评分12~15分),分别采用YL-1型针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和保守治疗,即手术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消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ADL预后评定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血肿消除时间:治疗组为(7.50±3.6)d,对照组为(21.14±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中,气颅发生率为15.4%,颅内感染发生率为3.8%,穿刺道出血发生率3.8%。1个月后ADL预后评定:手术组Ⅰ级5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0例;对照组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YL-1型针穿刺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功能恢复时间快、疗效良好等优点。
费喜峰王之敏孙飞陈寒春蒋栋毅
关键词:YL-1型针基底节区出血
胶质瘤TJ905细胞中微小RNA-125b对靶基因ERBB2的调控作用
2013年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125b在胶质瘤TJ905细胞中与靶基因ERBB2的相互作用.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125b与ERBB2相互配对的区域,合成miR-125b和对照序列,构建含ERBB2的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的荧光素酶基因,转染TJ905细胞1×108/L,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25b对靶基因ERBB2的3'UTR区的调控作用.转染48 h后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ERBB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miR-125b与ERBB2的3'UTR区域存在可能的结合位点.与对照组比较miR-125b inhibitor转染组可以上调ERBB2的mRNA水平是对照组的1.7倍,Western blot法检测ERBB2基因是对照组的1.3倍;而miRNA-mimics组ERBB2的mRNA下降(37.19±3.76)%,Western blot法检测ERBB2基因下降(39.87±7.26)%.结论 在胶质瘤TJ905细胞中ERBB2为miR-125b靶基因,miR-125b可以负调节ERBB2的表达.
万意蒋栋毅陈寒春费喜峰周强王之敏
关键词:胶质瘤ERBB2
双色荧光示踪胶质瘤细胞定植脉络膜丛的生长特征
2016年
我们曾在双色荧光示踪胶质瘤脑尾状核移植的裸小鼠模型中偶尔见到为数极少的脉络膜丛上有胶质瘤细胞定植,但难于分析脉络膜丛对胶质瘤细胞生长所起的作用。我们将胶质瘤细胞经脑室注入直接定植于脉络膜丛,制备类似脉络膜乳头状癌的模型,并分析其生长特征。
秦汝渭陈阳费喜峰陈寒春蒋栋毅王之敏黄强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脉络膜裸小鼠模型瘤细胞生长乳头状癌
尼莫地平联合局部亚低温防治脑外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局部亚低温对颅脑外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按入院后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术中生理盐水冲洗,术后静脉应用尼莫地平及局部亚低温)、治疗2组(术中尼莫地平冲洗,术后静脉应用尼莫地平及术后局部亚低温治疗)。术后第1、3、7、15天检测手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各组手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局部亚低温对颅脑外伤术后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
万意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周强杨德宝沈李奎向海涛刘毅铮陆明
关键词:血管痉挛尼莫地平亚低温
持续颅内压监护和脑灌注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护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pressure,CPP)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临床上采用脑实质内ICP探头置入术,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持续ICP监护和CPP监护,根据ICP和CPP的变化给予相应治疗。结果根据GOS评分,随访发现预后良好24例(40%);中残8例(13.3%),重残4例(6.7%),植物状态2例(3.3%),死亡22例(36.7%)。结论持续ICP监护和CPP监护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指导脱水药的使用,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周强蒋栋毅陈寒春万意沈李奎杨德宝王之敏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颅脑损伤
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多模式影像学方法诊断,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2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例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均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均经DSA确诊,并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成功阻断瘘口后引流静脉。结论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发病率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多模态影像、尤其是DSA是确诊的主要方法;开颅手术切断瘘口后引流静脉是相对安全、有较高病灶闭塞率的治疗方法。
陈寒春王之敏万意杨德宝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引流静脉手术
术中MRI扫描及SWI序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术中MRI影像SWI序列的的影像特点,揭示SWI序列术中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T1WI、T2WI、SWI序列对18例垂体瘤和12例胶质瘤患者进行术中MRI检查,观察肿瘤切除范围,指导手术继续进行。所有...
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沈李奎周强杨德宝万意
关键词:SWIMRI
文献传递
反向多点杂交技术检测胶质瘤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胶质瘤相关基因谱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这些基因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并找出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基因,同时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方法分别提取正常脑和胶质瘤标本中的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与点于带正电荷尼龙膜上的基因片断进行反向杂交。用复日SmartView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将各个基因的表达强度和β-actine进行比对,根据比值作相关基因的半定量分析。结果Ⅱ级胶质瘤中表达上调的基因33条,下调19条,10条差异不明显;Ⅲ级胶质瘤中37条基因上调,17条基因下调,8条差异不明显;Ⅳ级胶质瘤中26条上调,20条下调,16条差异不明显。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10、11、19、24、28、29和56号基因。结论反向点杂交可以同时检测数十个基因的表达,并对表达量高低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发现eps8、A20mRNA在胶质瘤中的高表达。其在胶质瘤中的高表达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杨冰黄强徐启武王爱东陈寒春
关键词:胶质瘤相关基因表达反向点杂交恶性进展反向杂交正电荷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被引量:4
2014年
对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目前普遍选择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但对于老年ITN患者,考虑到手术的风险以及患者的接受程度,临床均推荐经皮穿刺技术或放射外科治疗。本文总结MVD治疗老年性ITN临床效果。
蒋栋毅王之敏陈寒春杨德宝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放射外科继发性病变感觉根切断术
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疗效对比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直接机械取栓(简称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介入科因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而行机械取栓住院患者的资料。按是否使用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安全性指标差异。主要临床结局包括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90 d神经功能独立的比例(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患者所占比例),安全性指标包括90 d病死率、颅内出血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神经功能恶化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上升≥4分]率、肺炎发生率。将90 d预后良好与否作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在筛选的534例患者中,共入组125例,其中直接取栓组74例,桥接治疗组51例,直接取栓组与桥接治疗组患者的90 d mRS评分[2(0,3)分比3(1,3)分,Z=-1.444,P=0.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 d神经功能独立的患者比例[66.2%(49/74)比47.1%(24/51),χ^(2)=4.561,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 d病死率[5.4%(4/74)比9.8%(5/51),χ^(2)=0.936,P=0.483]、颅内出血率[17.6%(13/74)比29.4%(15/51),χ^(2)=2.437,P=0.119]、症状性颅内出血率[12.2%(9/74)比23.5%(12/51),χ^(2)=2.791,P=0.095]、肺炎发生率[59.5%(44/74)比56.9%(29/51),χ^(2)=0.084,P=0.7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接取栓组与桥接治疗组患者的入院到穿刺时间分别为97(74,122)min和150(127,1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4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溶栓(调整后的OR=3.004,95%CI 1.057~8.539,P=0.039)、发病时NIHSS评分(调整后的OR=1.096,95%CI 1.009~1.191,P=0.030)、肺炎(调整后的OR=12.814,95%CI 3.775~43.499,P<0.00
杜凯朱珏华蔡秀英龚洁芹李继珍陈寒春茅怡铭方琪
关键词:心房颤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