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李奎
- 作品数:43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MMAYA囊外引流联合脑室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脑室出血(SIVH)的临床疗效
- 目的:探讨OMMAYA外引流联合脑室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脑室出血(SIV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SIV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
- 向海涛周强王冕周世军李唐费喜峰杨德宝沈李奎陈寒春蒋栋毅王之敏
-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颅内感染
- 文献传递
- 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及侧脑室引流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及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188例侧脑室引流及颅内压探头植入的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31例和非感染组157例。分析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及侧脑室引流患者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探究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及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非脑挫裂伤灶或出血点、血糖>6.11 mmol/L、INR>1.2、血小板计数<80×10^(9)/L、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分、脑脊液漏、手术时间≥4 h、锥颅置入探头、双侧引流、引流留置时间≥8 d、导管口护理≥2次/d占比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8分、脑脊液漏为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及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及侧脑室引流脑室出血患者颅内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发生与GCS评分、脑脊液漏相关。
- 王冕沈李奎周强周世军王安琪孟璇蒋栋毅
- 关键词:侧脑室引流颅内压监测颅内感染
- 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急诊介入治疗体会
-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的技术方式、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20例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9.65岁。病变位于小脑后下动脉(...
- 郭威陈寒春沈李奎向海涛周强蒋栋毅王之敏
-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动脉瘤椎动脉夹层弹簧圈
- 文献传递
- 悬吊技术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 杨德宝蒋栋毅陈寒春周强沈李奎费喜峰马俊伟向海涛王之敏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鞍底重建的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后鞍底重建的方法与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按是否给予鞍底重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治疗中联合鞍底重建。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0±2.68)mL比(14.34±2.53)mL,t=0.208 1,P=0.835 9];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0.0%比56.7%,χ~2=6.472 8,P=0.010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7%比20.0%,χ~2=7.471 3,P=0.006 2)。结论对垂体腺瘤应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联合鞍底重建,可提高患者日常工作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较少,而鞍底重建可根据有无脑脊液漏进行选择。
- 马俊伟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沈李奎向海涛
- 关键词: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临床疗效
-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与面、耳蜗神经功能的保留
- 2013年
-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域最常见的肿瘤,占80%以上,手术切除后可治愈。目前,听神经瘤手术的目的不仅是肿瘤全切除,保留面、耳蜗神经功能同样重要。我们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58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现就手术技巧及面、听神经功能保留情况总结如下。
- 杨德宝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周强万意沈李奎
- 关键词: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肿瘤全切除神经功能保留桥小脑角区手术切除后
- CTP结合术中ASITN/SIR分级筛选前循环超时间窗急性脑梗塞病人
- 目的:急性脑梗塞(AIS)病人目前得到了更为积极的救治。然而仍然有部分患者搁于转运延迟或醒后卒中,失去在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机会。AIS救治理念目前由单一时间窗向组织窗扩展背景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充分...
- 陈寒春郭威向海涛沈李奎蒋栋毅王之敏
- 关键词:CTP机械取栓
- 文献传递
- 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运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疗效评价。方法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7例,辨认并处理责任血管。结果治愈率9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可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陈寒春王之敏蒋栋毅张全斌杨德宝沈李奎
-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痛疗效
- 联合监测技术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
- 杨德宝周世军向海涛马俊伟沈李奎周强陈寒春蒋栋毅王之敏
- CT血管造影对破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对破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9例拟诊动脉瘤破裂患者行CTA扫描,随后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者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并于术中再次评估。结果59例中,CTA检出动脉瘤39例(42枚),DSA也检出39例(42枚)动脉瘤;CTA遗漏1枚小脑后下动脉瘤,DSA遗漏1枚前交通动脉瘤;两者检出动脉瘤的效能高度一致(Kappa=0.92)。CTA与术中显示动脉瘤及瘤周解剖基本吻合。结论CTA能够快速、无侵袭、高效检出破裂动脉瘤,CTA影像检查结果有助于手术计划的制定。
- 沈李奎王晓慧王之敏
- 关键词: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64层螺旋CT手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