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生龙

作品数:35 被引量:226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脑梗
  • 10篇梗死
  • 9篇脑梗死
  • 7篇血管
  • 6篇动脉
  • 6篇白质
  • 5篇磁共振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认知功能障碍
  • 4篇缺血
  • 4篇白质疏松
  • 4篇痴呆
  • 3篇蛋白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管性认知功...
  • 3篇抑郁
  • 3篇神经元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文献复习

机构

  • 30篇陕西省人民医...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35篇郭生龙
  • 22篇杨谦
  • 9篇宋允章
  • 7篇雷琦
  • 6篇陈岩
  • 6篇郭荷娜
  • 5篇李伟
  • 4篇赵英贤
  • 4篇刘军
  • 4篇张虹
  • 4篇陈晓莉
  • 3篇屈秋民
  • 3篇张巧俊
  • 3篇陈瑞利
  • 3篇向丽
  • 3篇康蓓
  • 3篇李鹏
  • 2篇王全丽
  • 2篇刘娅萍
  • 2篇何堪生

传媒

  • 10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e-1通过mTOR通路调控自噬在谷氨酸所致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谷氨酸(glutamate, Glu)对神经元Che-1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过表达Che-1对Glu所致神经元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作用,并以mTOR调控的细胞自噬通路为靶点,探讨Che-1在Glu所致神经元损伤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Glu损伤神经元后,采用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Che-1蛋白的表达;用慢病毒转染神经元增加Che-1表达,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量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程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元自噬关键蛋白表达水平;使用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提高神经元自噬水平,并通过检测LDH释放量和流式细胞术研究自噬在神经元转归中的作用。结果:Glu可显著增加神经元Che-1蛋白表达;过表达Che-1可减轻Glu所致神经元损伤,并减轻Glu所致神经元自噬;通过Rapamycin激活自噬可逆转Che-1对Glu所致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过表达Che-1蛋白可通过抑制神经元自噬对Glu所致神经元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郭生龙朱洁朱洁李鹏李鹏杨谦
关键词:神经元自噬神经保护
大鼠卒中后抑郁模型中NMDA受体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阐明卒中后抑郁与炎症之间的关系,以及该过程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对于NLRP3-caspase-1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联合大鼠悬尾实验(TST)模型构建大鼠卒中后抑郁模型,按实验要求分为Control组、MCAO组,PSD组(MCAO+TST组)、PSD+D-丝氨酸干预组(MCAO+TST+D组)、PSD+氯胺酮干预组(MCAO+TST+K组)共5组。以糖水消耗实验及血清5-HT检测评估大鼠精神状态,通过ELISA、Western Blot、real-timePCR等方法检测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随后采用D-丝氨酸及氯胺酮等对NMDAR的活性进行调节,以糖水消耗实验及血清5-HT,ELISA、Western Blot、Real-time PCR等方法进一步观察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CAO组中的大鼠,其血清5-HT的水平以及糖水消耗比变化不明显(P>0.5),但NLRP3-caspase-1通路出现了激活(P<0.001);MCAO+TST组中,大鼠血清的5-HT及糖水消耗比明显下降,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分子出现了明显活化(P<0.001);而通过应用NMDA受体共激动剂D-丝氨酸干预,在MCAO+TST+D组中,大鼠糖水消耗比及血清5-HT出现了进一步的下降,同时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分子的激活较前更为明显(P<0.001);而应用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后,MCAO+TST+K组中,大鼠糖水消耗比及血清5-HT较前明显提高,同时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分子的激活较前出现了下调(P<0.001)。结论:NLRP3-caspase-1通路所代表的炎症反应过程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通过干预与其密切相关的NMDA受体,可实现对该过程的调控,起到影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作用。
谢瑱郭生龙雷琦曹冰清康涛郭生龙
关键词:NMDARNLRP3CASPASE-1
误诊为线粒体脑病的抗NMDA受体脑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脑炎,是由NR1/NR2参与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细胞毒作用产生神经精神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表现阳性率不高(约35%)或不典型,易误诊、漏诊,产生不良后果。现报道1例误诊为线粒体脑病的抗NMDA受体脑炎,以提高认识,做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陈晓莉张国平郭荣静陈瑞利郭生龙宋允章杨谦
关键词:线粒体脑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文献复习脑炎误诊自身免疫反应
Binswanger病患者脑白质疏松的磁共振波谱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运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Binswanger病患者脑白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选择61例Binswanger病患者、脑白质疏松症患者53例及正常对照者41例进行双侧侧脑室体旁白质的MRS检查,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峰的浓度,并计算NAA/Cr及Cho/Cr值。结果:Binswanger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双侧侧脑室体旁白质的NAA/Cr及Cho/Cr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inswanger病组与脑白质疏松症组双侧侧脑室体旁白质的NAA/Cr及Cho/Cr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ho/Cr值与白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测定脑白质的NAA/Cr及Cho/Cr值是早期诊断Binswanger病的有效指标。
郭生龙张虹王秋莲李伟陈岩宋允章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磁共振波谱学
TCD、颈部血管B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B超,经颅多普勒(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血管B超、TCD和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CD的符合率67.6%,颈部B超符合率为58.8%。结论:TCD和颈部血管B超可以作为进行DSA检查前的筛查。
刘军于叔麒刘娅萍郭生龙宋允章
CADASIL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4年
郭生龙赵英贤张巧俊
关键词:CADASIL皮质下梗死白质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合并症
普伐他汀干预青中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应用普伐他汀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于2003-03/2005-12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26例,脑梗死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经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确定。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干预组63例和低脂饮食干预组63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设健康对照组56例,为同期健康查体者。药物干预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10mg口服,1次/d,疗程为6个月。低脂饮食干预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强体育运动,减轻体质量等方法。干预6个月后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因部分患者未能完成随访,药物干预组5例脱落,低脂饮食干预组8例脱落。药物干预组患者63例,58例进入结果分析,低脂饮食干预组63例,55例进入结果分析。健康对照组5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药物干预组干预6个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明显低于低脂饮食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18±3.79),(6.85±1.91)分,P<0.05]。②药物干预组干预8周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低脂饮食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36±2.17),(15.92±4.75)mg/L,P<0.05]。③药物干预组干预8周、6个月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入组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入组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6个月为例,分别为(2.68±1.12),(4.60±1.36)mmol/L;(0.89±0.61),(1.42±1.13)mmol/L;(1.48±0.20),(2.62±0.94)mmol/L;(1.78±0.32),(1.30±0.13)mmol/L,P<0.05]。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β=0.19,P<0.05)。结论:①对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长期服用普伐他汀可稳定甚至缩小粥样斑块,并降低其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可
杨谦郭生龙陈岩李莘宋允章
关键词:普伐他汀颈动脉C-反应蛋白质
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影像学及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郭生龙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P300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47
2003年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患者P300的变化特点,探讨P300在早期识别V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听觉Oddball程序,测定40例VCI和1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的P300,同时测定MMSE,并与影像学特点、相关危险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结果VCI和VD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明显降低(P<0.01,P<0.001),并与MMSE的评分降低显著相关(r=-0.599,P<0.05);以病灶位于额、颞叶者P300的异常更显著;患有糖尿病者P300的异常变化更明显。结论P300波能客观的反映患者的认知机能,且较MMSE敏感,能更早地反映细微的认知障碍或智能障碍;P300测定对于早期确定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及其程度以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有很重要的临床应有价值。
张巧俊郭生龙向丽余翠红赵英贤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糖尿病血管性痴呆影像学P300事件相关电位
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复发关系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与血GHbA1c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72h之内无糖尿病的初发脑梗死、复方脑梗死患者各50例,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血液GHbAIc水平。结果:复发脑梗死患者血清中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高水平的GHbA1c可能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郭荷娜郭生龙康蓓康涛杨谦
关键词:复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