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增刚
- 作品数:37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溶栓效果及近期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糖尿病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溶栓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他汀组,60例)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他汀组溶栓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2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溶栓前及1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他汀组溶栓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24 h他汀组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1个月,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下降(P<0.01);但他汀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增加溶栓再通率,可能有助于延缓近期左心室功能的减退。
- 石增刚胡茜赵卓
- 关键词:心肌梗死糖尿病阿托伐他汀溶栓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效果和优缺点。方法:在履行知情告知并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分别对98例和59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分别观察手术操作成功率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92%、98.31%和94.87%、96.1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27.1%和7.7%、4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的手术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对少。
- 桑更生石增刚石世强徐刚何强先陈以强张隽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 贾苏豫石增刚张亮张隽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桡动脉股动脉
- 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是危及老年人生存及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用小剂量贝那普利、美托洛尔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律失常106例,取得较好效果。
- 徐钢曹嘉莉桑更生石增刚石世强
- 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老年高血压心律失常贝那普利美托洛尔疗效观察
- 血清D-二聚体、IL-8水平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IL-8水平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心衰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二聚体、IL-8、NT-ProBN水平,应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D-二聚体、IL-8水平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血清D-dimer、IL-8、NT-ProB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HF血清D-dimer、IL-8水平与心功能呈正相关(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dimer、IL-8水平呈上升趋势,对评估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可根据D-dimer、IL-8水平进行心衰抗凝治疗。
- 宋雪城陈雪薇石增刚王琳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血清D-二聚体IL-8心功能
-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
- 目的观察和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hs-CPR)及纤维蛋白原(filfinogen)...
- 汤凤英石增刚桑更生竞雪莹
- 文献传递
-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112例在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使用导管数、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操作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使用导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率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损伤小,X线暴露时间短、节省费用,是一个安全、可行、便捷的途径。
- 桑更生陈以强石增刚张隽李玉洁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 静脉水化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静脉水化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PCI患者180例,采用非随机分组观察,将观察对象分为强化饮水组(对照组)86例和静脉水化组(静脉组)94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等结果。结果:静脉组术后SCr、BUN、β2-mG及尿β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静脉组术后发生CIN 3例,对照组术后CIN 1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后48 h不限制饮水的水化方法比较,通过静脉注射等渗氯化钠溶液进行水化可以预防肾功能损伤,并有效减少术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 竟雪莹石增刚张乐解霞
- 关键词:肾疾病造影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效果的影响
-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高,远期预后不良,尽早开通梗塞相关血管,完成血运重建是当前主要的治疗策略.目前,经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临床上广泛采用的血运重建手段;但溶栓再通率不够理想,尤其是对于伴发糖尿病的患者.本研究旨在观...
- 石增刚胡茜赵卓桑更生冯燕娴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溶栓效果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4例,分为ACS组39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3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SES、IL-10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结果:ACS组血清SES、IL-10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SES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ES、IL-10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SES和IL-10水平明显增高,提示其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
- 汤凤英马礼坤石增刚桑更生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E-选择素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