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玉

作品数:2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基因
  • 10篇克隆
  • 9篇嗜肺
  • 9篇嗜肺军团菌
  • 8篇原虫
  • 8篇利什曼原虫
  • 7篇杜氏利什曼原...
  • 6篇原核表达
  • 6篇基因表达
  • 5篇原核
  • 5篇基因克隆
  • 5篇核表达
  • 4篇真核
  • 3篇真核表达
  • 3篇人体寄生虫
  • 3篇人体寄生虫学
  • 3篇免疫
  • 3篇免疫原性
  • 3篇寄生虫学
  • 3篇杆菌

机构

  • 28篇四川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绵阳市疾病预...

作者

  • 28篇田玉
  • 24篇陈建平
  • 9篇王涛
  • 8篇张雷
  • 7篇张莉
  • 7篇刘明杰
  • 6篇马莹
  • 6篇胡孝素
  • 6篇杨志伟
  • 5篇李金福
  • 4篇刘德松
  • 3篇陈宪
  • 2篇王雅静
  • 2篇陈静先
  • 2篇姚卫
  • 2篇陈达丽
  • 2篇曾林子
  • 2篇李红霞
  • 2篇廖涛
  • 2篇张建国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高等教育发展...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脏利什曼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2年
田玉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试卷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考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测量,还能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试卷考试成绩的分析,能够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我校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0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教学方法改革及完善考试命题制度提供参考。
马莹廖琳田玉陈静先
关键词:试卷区分度
我国不同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ITS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为测定我国荒漠、山丘、平原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分离株ITS序列并分析其序列差异,首先提取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将扩增出ITS片段克隆入PMD18-Tvector上,再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用PCR成功扩增出约1000bp的ITS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本文报道的荒漠、山丘、平原疫区的3株杜氏利什曼原虫(L.dXJ771,L.dSC10,L.dSD2)的ITS序列大小分别为:1086、1027、1028bp。序列分析表明:我国杜氏利什曼原虫荒漠分离株(L.dXJ771)的ITS序列与平原分离株(L.dSD2)及山丘分离株(L.dSC10)的ITS序列有明显差异,平原分离株(L.dSD2)与山丘分离株(L.dSC10)的ITS序列也存在较明显差异,荒漠分离株(L.dXJ771)与山丘分离株(L.dSC10)的ITS序列差异略小于与平原分离株(L.dSD2)的ITS序列差异。
田玉陈建平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克隆基因序列
mompS-linker-flaA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在嗜肺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S基因(mompS)和鞭毛亚单位蛋白基因(flaA)基因间加入一段柔性链接头(Linker),以构建mompS-Linker-flaA融合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mompS基因和fla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含mompS-Linker-flaA基因的重组质粒pET-LpSLF,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以IPTG诱导表达Trx-MOMPS-Linker-FlaA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进行鉴定。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我们扩增出了嗜肺军团菌906bp的mompS及1440bp的fla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LpSLF,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LpSLF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结论嗜肺军团菌mompS-Linker-fla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其免疫原性、免疫保护性及其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提供研究基础。
张雷陈建平张莉王涛刘明杰田玉
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及其保护力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核酸疫苗诱导的小鼠免疫原性以及对LP感染小鼠的保护能力。方法:用嗜肺军团菌免疫原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作为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产生水平和CTL特异杀伤活性等指标,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pDNA疫苗重复免疫BALB/c小鼠2次,末次免疫2周后,用10倍LD50剂量攻击小鼠,计数小鼠的存活数及小鼠肺中的细菌数,观察感染鼠的肺部病理变化。结果:pcDNA3.1-ip免疫小鼠后诱导产生了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组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均高于对照组pcDNA3.1(+)组(P<0.01)。结论:免疫原蛋白基因可作为嗜肺军团菌核酸疫苗的侯选基因。
杨志伟陈建平王涛田玉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免疫原性DNA疫苗
小班化背景下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的发展,在当前世界各国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未能如其他学科那样蓬勃发展。在课时减少,内容增加的情况下,学生更不易掌握知识。笔者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针对小班化教学的特点,采用了互动式教学、基于病例的教学、以问题学习为基础的教学、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将科研活动与教学相结合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陈达丽田玉陈琦伟王雅静陈建平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PBL教学CBL教学
霍乱毒素ctx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2006年
目的构建霍乱毒素A亚基基因(ctxA)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为霍乱弧菌肠毒素A亚基(CTA)免疫原性的研究及其作为免疫佐剂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霍乱弧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霍乱弧菌ctx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Trx)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以IPTG诱导表达Trx-CTA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我们扩增出了霍乱弧菌787bp的ctx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ctxA,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ctxA在原核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融合表达。结论霍乱弧菌ctx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张莉陈建平张雷王涛刘德松田玉
关键词:霍乱弧菌克隆基因表达
军团菌外膜蛋白抗原基因的克隆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克隆军团菌外膜蛋白抗原基因 omp M,构建重组质粒 p LPM,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军团菌基因组 DNA中扩增得到 omp M基因 ,导入载体 p UC1 8,在 JM1 0 9中表达 ,并用SDS-PAGE进行鉴定。结果 扩增出 773 bp的 omp M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 p LPM;表达出 2 5 k Da的蛋白质。结论 成功扩增军团菌 omp M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 p LPM,并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
芦殿香陈建平张雷王涛刘明杰田玉陈宪
关键词:军团菌PCR基因表达
嗜肺军团菌fla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融合表达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构建嗜肺军团菌鞭毛亚单位蛋白基因(flaA)的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鞭毛亚单位蛋白的致病作用和免疫保护性提供前提条件。方法以嗜肺军团菌1型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嗜肺军团菌flaA基因,与带有硫氧还蛋白基因(Trx)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ET32a(+)定向重组,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后,以IPTG诱导表达Trx-flaA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了嗜肺军团菌1435bp的flaA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flaA,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fla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融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嗜肺军团菌flaA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张雷陈建平张莉王涛刘明杰田玉
关键词:嗜肺军团菌克隆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的免疫原性。方法将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两组分别肌肉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和空质粒pcDNA3.1(+)(50μg/只),2周后同法加强免疫1次。加强免疫后第7、14和21天每组各取小鼠3只,内眦采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随后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分离脾细胞,用刀豆球蛋白A刺激培养,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的水平。结果加强免疫后第7、14和21天,实验组均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效价在1∶640以上,而对照组未检测到IgG抗体(P<0.01);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刺激指数分别为4.28±0.51、5.01±0.60和4.39±0.50,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分别为(42.06±4.26)、(66.02±6.02)和(58.29±3.75)pg/ml,IL-2含量分别为(38.21±5.11)、(64.79±8.67)和(52.69±7.15)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检测到IL-4;实验组脾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分别为(42.20±5.96)%、(63.66±5.44)%和(52.24±4.56)%,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免疫小鼠后可诱导其产生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
李金福陈建平田玉杨志伟马莹胡孝素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疫苗免疫原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