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庆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年龄发病痛风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发病的痛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针对不同年龄段痛风患者进行诊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231例符合2011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原发性痛风诊断...
- 许瑜佳陈士芳王友庆梅珏陶渊璆
- 文献传递
- 微小RNA差异表达谱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索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 SS)患者血清中相关的差异表达微小RNA(microRNA,miRNA)。方法健康对照组和pSS组各选1例进行芯片分析,筛选出p S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选取6例健康对照和6例pSS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法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通过Target Scan、miRanda以PicTar预测miRNA作用的靶基因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的生物学信息。结果共发现53条mi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取22条差异倍数>1.5倍的miRNA,p SS治疗前组与对照组比较miR-146a-5p、miR-4484和miR-4687-5p表达均上调(P<0.05),miR-146a-5p和miR-4687-5p验证结果与芯片一致。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比较,miR-146a-5p和miR-4484表达均下调(P<0.05),而miR-4687-5p表达依然上调。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p SS中miRNA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以及溶酶体等代谢发挥信号转导作用。结论 pSS患者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这些miRNA表达可能参与pSS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p SS诊断有一定价值。
- 王笑颜王友庆沈翠芬金文君王翔邵圣文邹伟华顾金华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 成人斯蒂尔病肝损7例临床分析
- 目的提高对于成人斯蒂尔病合并肝损害的认识,了解其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7例患者均为按ACR标准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主要条件:①持续性或间断性发热;②易消失的橙红色皮疹或斑丘疹;③多或少关节炎;④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加。次...
- 陈士芳王友庆梅珏陶渊璆
- 钠递度透析改善透析低血压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王友庆
- 关键词:透析低血压血液透析并发症透析方法
- 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32例临床分析
- <正>目的:探讨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本中心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共8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发病年龄14~68岁,平均(33.02±11.86)岁。按发病年龄分...
- 王友庆
- 文献传递
- HLA-B27阴性相关性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相关因素分析
- <正>目的:探讨HLA-B27阴性在强直性脊柱炎(ankvlosing spondvliLis,AS)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放射学改变及治疗方面与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差异。方法:对我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AS的...
- 陈士芳王友庆
- 文献传递
- DcR3、EMMPRIN、RANKL与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诱骗受体3(DcR3)、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与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绝经后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DcR3表达水平、RANKL表达水平、EMMPRIN蛋白表达量及BMD,分析DcR3、EMMPRIN、RANKL与BM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DcR3、EMMPRIN、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BMD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DcR3、EMMPRIN、RANKL水平均高于低缓组,BMD低于低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DcR3、EMMPRIN、RANKL水平均高于中度活动组,BMD低于中度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EMMPRIN之间呈正相关(r=0.426,P=0.001);DcR3、RANKL之间呈正相关(r=0.391,P=0.001);EMMPRIN、RANKL之间呈正相关(r=0.385,P=0.001)。DcR3与BMD之间呈负相关(r=-0.392,P=0.001);EMMPRIN与BMD之间呈负相关(r=-0.375,P=0.001);RANKL与BMD之间呈负相关(r=-0.222,P=0.048)。结论DcR3、EMMPRIN、RANKL在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高表达,疾病越严重其表达越加剧,且与患者BMD相关,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 陶渊璆王友庆陈士芳
- 关键词:诱骗受体3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骨密度
- 双醋瑞因/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 <正>目的:观察双醋瑞因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至月2011年5月收治的符合美国风湿病学院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的75例膝骨关节患者,其中男21例,女52例,...
- 陈士芳王友庆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106例SLE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6例SLE患者发生感染者34例、43例次,感染率32.08%、例次感染率40.57%,其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败血症及消化系统感染分别占47.06%、26.47%、17.65%、2.94%、2.94%、2.94%;43例次感染中检出病原体43株,其中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属分别占72.09%、11.63%、9.30%、4.6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年龄、病程疾病活动性、住院时间、白细胞、血清白蛋白、C3、C-反应蛋白、血沉、24h尿蛋白定量、使用环磷酰胺累积量及使用泼尼松日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14d、C3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升高、疾病活动性、泼尼松日剂量大、环磷酰胺累积量大是引起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LE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感染,感染病原体以细菌为主,住院时间长、C3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升高、疾病活动性、泼尼松日剂量大、环磷酰胺累积量大是引起SLE患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 梅珏陈士芳王笑颜王友庆陶渊璆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古今通痹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 痹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古今医家对痹证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留下大量的文献资料和通痹方剂,随着痹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渗透,使痹证的理、法、方、药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医治...
- 王友庆
- 关键词:中药配伍频数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