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烁
- 作品数:42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新权威主义、立宪政体与东亚法治转型被引量:12
- 2009年
- 20世纪70年代东亚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体在政治集权、经济自由、开放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飞跃和社会发展。虽然新权威主义政体并不排斥民主和法治,且宪法均获得了名义上的权威,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优先战略,东亚国家政治结构呈现出民主工具主义和"国家主义法治"的症状。在20世纪末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东亚各国通过立宪主义的方式实现了民主主义的政治转型。
- 李炳烁
- 关键词:新权威主义立宪政体
- 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
- 本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世纪中期美国民权运动中的司法实践与政治功能作了一个全景式的分析,试图展现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制度是如何通过宪法解释、司法审查等途径来介入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道德问题的建构,从而在...
- 李炳烁
- 关键词:司法制度政治功能民权运动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村民自治进程主要影响要素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主要形式和组织形态。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我国农村社会各种因素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习俗反映的传统观念与村民自治所反映的现代观念发生碰撞,对村民自治进程有着双重影响;以家族权威、经济能人及知识分子为主的地方精英,对完善村民自治有积极作用,但其所隐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国家法律在一些农村地区处于闲置状态,因而,需要发挥国家法律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李炳烁刘同君
- 关键词:村民自治社会习俗地方精英国家法律
- 论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与互动被引量:3
- 2011年
- 法律作为实践性学科,在职业化背景下需要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我国法学教育的固有体制与法律职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并呈现出强烈的改革诉求。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该以培养职业人才为主,同时以司法考试等职业要求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方式改革。
- 李炳烁马新福
-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衔接
-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被引量:17
- 2022年
-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对于应对国外意识形态渗透、培养高素质法治公民、推进高校法治教育体系创新等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统领地位,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中充分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义,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的知行合一,从而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同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能力。
- 任梅李炳烁
-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立德树人
- 长三角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及其法治保障被引量:4
- 2021年
-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与制度安排。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长三角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结构,必须树立区域协同治理的科学理念,优化跨域治理的多元治理结构,创新科技赋能与智慧治理,突出民生福祉与公共服务。推动长三角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特别是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打破行政壁垒,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 夏锦文夏锦文
- 关键词:法治保障
- 企业环境污染事故中的民事赔偿问题被引量:1
- 2010年
- 近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凸显出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操作性差、赔偿范围狭窄、救济程序缺乏等困境。对于进入环境污染事件高发期的中国来说,加大惩罚力度,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已经迫在眉睫。随着企业环境风险意识的增强,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 李炳烁
- 关键词:民事赔偿惩罚性赔偿环境责任保险
- 论法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被引量:6
- 2010年
- 作为法学核心课程的法理学在法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囿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难题,法理学课程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改革法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从一分为二的教材体系改革、生活场景的教学方法改革、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导向的教学目标改革等方面做起。
- 李炳烁
- 关键词:法理学教学改革
- 言论自由的限度理论被引量:19
- 2005年
- 言论自由是一个社会极为重要的品格和价值之一。但法治社会中任何一种权利都不是绝对无限的存在。法律的规定和其他正当性权利都构成了言论自由的权利边界。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首倡的“明显而即刻危险原则”系统地阐述了公众言论与社会安全的关系,试图在自由言论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之间寻求一种恰当的平衡。而1964年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确立的实际恶意原则为解决这一难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李炳烁
- 关键词:言论自由言论自由联邦最高法院社会安全权利边界公众言论法治社会
- 中国廉洁政府建设的 生成逻辑、现实梗阻与实践进路
- 2024年
- 廉洁政府建设孕育生发自中华传统廉洁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是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在当前的廉洁政府建设过程中,需要厘清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提高治理腐败的能力与成效,将理论设计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着力解决体制结构、行政规范、队伍素养、法治氛围等方面存在的现实梗阻。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廉洁政府建设的实践进路应以系统思维进行综合考量:一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二是建设新时代法治政府;三是加强制度机制创新;四是建设数字化政府,创新权力监督手段;五是坚决治庸问责,整治“为官不为”乱象;六是坚持守正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七是驰而不息整治“四风”,推动各级政府部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形成。
- 王世谊王世谊
- 关键词:廉洁政府生成逻辑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