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安徽宣州晚白垩世和古近纪孢粉组合被引量:12
- 2005年
- 本文讨论的孢粉化石标本采自安徽宣州寒亭镇的宣南组中段和螺丝岗及宣州中学附近双塔群中部。孢粉组合的特征表明宣南组的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赛诺期,双塔群中部为古近纪始新世,并分别代表热带 亚热带干旱气候和亚热带较湿润气候的植被类型。
- 李曼英
- 关键词:古近纪晚白垩世孢粉组合始新世孢粉化石地质时代
- 广西横县陶圩凹陷白垩系孢粉组合被引量:5
- 1995年
- 根据从广西横县陶圩凹陷ZK101,ZK301和ZK003钻孔的样品得到较丰富的化石孢粉组合(Schizaeoisporites-Cranwellia),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本文所论述的孢粉组合在陶圩凹陷是首次报道的古生物化石,这不仅为确定该凹陷白垩纪地层的地质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证据,同时对盆地内各小规模凹陷进行地层对比亦是很有意义的。
- 杨荣玉李曼英
- 关键词:孢粉组合白垩纪
- 广东省龙归盆地早第三纪孢粉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论述广东省龙归盆地下第三系心群一组和二组的化石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2个孢粉组合:Ulmipollenites-Pterisisporites组合和Quercoidites-Pentapollenites组合,后者又分为3个亚组合。它们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古新世和早、中始新世,所反映的古气候为亚热带型和亚热带-热带型.
- 李曼英秦国荣
- 关键词:孢粉古气候第三纪
-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被引量:25
- 2002年
- 在过去的30年中有数支考察队在广东南雄盆地进行了白垩纪和古近纪地层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文综合了南雄盆地近年的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湖北新洲盆地时代相当于浓山组的地层中得到的同位素年龄,认为上湖组时代大体上与Danian期相当,或相当于北美哺乳动物分期Puercan和Torrejo-nian期,其底界接近于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 童永生李曼英李茜
- 关键词:南雄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古生物学地层学
- 广东南雄盆地古新世早期孢粉组合被引量:28
- 1989年
- 引言根据中国科学院和西德Max-Plank协会的合作课题“上白垩统,特别是白垩系-第三系交界的全球事件”的陆相部分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西德波恩大学古生物研究所组成的综合考察队,分别于1983和1984年9-10月,在广东南雄盆地进行野外工作。我们在南雄盆地的杨梅坑-大塘、堂田-飒门垭、百花潭-武台岗以及南雄县附近的古子坑剖面,采集了近500层孢粉样品。在大塘剖面的南雄组、上湖和罗佛寨组中获得了孢粉化石。其中南雄组中的化石孢粉极少。
- 李曼英
- 关键词:古新世孢粉组合南雄盆地
- 中国孢粉化石
- 宋之琛郑亚惠李曼英张一勇王伟铭尚玉珂刘兆生黄嫔王鑫甫王大宁赵英娘赵传本朱宗浩周山富钱丽君杜宝安张大华
- “中国化石孢子花粉的系统研究和分类”系国家基金项目,主要为总结我国解放后孢粉学研究在地质普查和石油勘探等方面的成果,找出规律,进一步为生产建设服务。该项成果全面、系统总结了我国50年来孢粉学研究资料,除对我国已发表的40...
- 关键词:
- 关键词:孢粉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