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 牙齿釉质显微结构术语简介和规范汉语译名的建议
- 2017年
- 脊椎动物牙齿釉质显微结构具丰富的形态学特征,承载着系统发育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信息。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试图系统地介绍牙釉质显微结构的基本内容,提出牙釉质研究中相关术语的中文译名建议,并对一些重要术语做了简要解释,供相关研究者参考,以期促进牙釉质显微结构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毛方园李传夔孟津李茜李茜白滨王元青赵凌霞张兆群
- 关键词:牙齿釉质显微结构汉语译名
- 河北泥河湾盆地典型剖面地层学研究进展
- 根据对泥河湾盆地地层古生物学的最新研究,初步认为泥河湾盆地出露地表的河湖沉积物可以分为蔚县组/稻地组和泥河湾组,并建议废弃其他不规范的岩石地层组名称。稻地老窝沟剖面和东窑子头大南沟剖面地层出露全,含化石丰富,在泥河湾盆地...
- 蔡保全张兆群郑绍华邱铸鼎李强李茜
- 关键词:新近系典型剖面哺乳动物
- 文献传递
- 亚洲古近纪早期的年代学和哺乳动物群更替(英文)被引量:6
- 2011年
- 对广东南雄盆地、江西池江盆地、安徽潜山盆地、湖南衡阳盆地和内蒙古二连盆地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沉积物进行的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第一次给亚洲早古近纪地层框架提供了严格的年代限定。亚洲古新世和早始新世地层划分为4个生物年代单位(陆生哺乳动物期),从老到新为上湖期、浓山期、格沙头期和伯姆巴期4个亚洲陆生哺乳动物期。南雄盆地古地磁数据显示上湖期的底界约位于C29r的上2/3位置。南雄盆地的古地磁资料及池江盆地最新的古地磁和同位素结果显示上湖-浓山期界线在C27n的上部和C26r的下部之间,接近C27n-C26r转换界面。这一记录支持将上湖-浓山期的界线与北美陆生哺乳动物期中的Torrejonian-Tiffanian期以及海相记录中丹尼-塞兰特期(Danian-Selandi-an)的界线相对比。二连盆地古地磁和同位素研究表明典型的格沙头动物群延续至C24r,并且可能向下延伸至C25r和C26n。南雄盆地的记录指示浓山组和古城村组可能相当于C26r的上部。这些结果表明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中的浓山-格沙头期的界线可能在北美哺乳动物分期的Tiffanian期中。衡阳盆地的古地磁和同位素证据指示,以短暂的碳同位素漂移为标志的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出现在栗木坪组和岭茶组之间,位于C24r中,与海相记录中的坦尼特-伊普里斯期(Thanetian-Ypresian)界线一致。伯姆巴期岭茶动物群的时代似乎与北美Wa-satchian-0带的动物群可以比较。上湖期和浓山期动物群主要由亚洲特有的动物组成。发生在上湖期和浓山期界线处的动物群更替,与北美Torrejonian-Tiffanian期界线以及丹尼-塞兰特期界线一致。在相隔很远的生态系统上的这种巧合,可能反映出各自独立的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和/或进化上的响应。格沙头动物群的地方性色彩更弱,有与北美Clarkforkian期动物群共有的属一级分类单�
- 丁素因童永生William C.CLYDEPaul L.KOCH孟津王元青Gabriel J.BOWEN李茜Kathryn E.SNELL
- 关键词:古新世早始新世年代学
- 中国古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被引量:4
- 2021年
- 中国的古近纪地层分布广泛,除西藏南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台湾等地有海相沉积之外,其他地区均以陆相沉积为主。陆相地层中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一直是古近纪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及时代确定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哺乳动物群,构建的中国古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地层框架——哺乳动物分期系统,成为中国建立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阶")的基础。近年来,精细的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磁研究等方法的结合,完善了中国古近纪年代地层序列,可为古近纪地层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参照。本文依据最新成果和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对各地区古近纪岩石地层序列和对比关系进行梳理,以对比表的形式提供参考。
- 王元青李茜李茜白滨白滨张兆群张欣玥
- 关键词:岩石地层地层分区古近系
- 内蒙古二连盆地早始新世脑木根组上部的奇蹄类(英文)被引量:2
- 2011年
- 描述了内蒙古二连盆地脑木根组上部(早始新世伯姆巴期)两种奇蹄类:脊齿貘类的二连明镇貘(新属新种)Minchenoletes erlianensisgen.et sp.nov.和蹄齿犀类的Pataecops parvus。二连明镇貘区别于其他脊齿貘类的特点是:个体小,颊齿齿冠低,齿脊相对不发育,牙齿较横宽(长宽比小),M3相对较长。两种化石分别将脊齿貘科和犀超科的化石记录提前到最早始新世。最新的地层资料表明,明镇貘仅发现于脑木根组上部,相当于伯姆巴期的地层中;施氏貘(Schlosseria)和脊齿貘(Lophialetes)则分别发现于阿山头组和伊尔丁曼哈组。因此,这些化石在生物地层对比和早期奇蹄类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依据二连地区的新资料和中亚考察团的野外记录,我们认为蒙古的Pataecops parvus标本可能来自比Kholobolchi动物群大多数种类更低的层位,可能相当于伯姆巴期。
- 王元青孟津金迅毕丛山白滨李萍倪喜军李茜Daniel L.GEBO
- 关键词:早始新世奇蹄目生物地层学
- 脊椎动物潜穴化石研究简介
- 2001年
- 周宏孙元林刘建波李茜
- 关键词:古脊椎动物
- 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地层和脊椎动物概述(英文)被引量:8
- 2016年
- 潜山盆地中、新生代红层由一套单斜的碎屑岩组成,划分为上白垩统高河埠组、古新统望虎墩组(分为上、中、下三段)和痘姆组(分上、下两段)。1970年以来,在潜山盆地的持续调查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迄今为止,潜山盆地古新统共报道了45属61种(含9个未命名的种)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哺乳动物最为丰富,共有33属46种(含7个未命名种),分属10个目16个科。根据化石产出的层位,可以在潜山古新统中识别出7个化石层位。基于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证据,望虎墩组下段至上段下部可以大致与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和江西池江盆地狮子口组对比,对应于亚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上湖期;望虎墩组上段上部和痘姆组可以与南雄盆地浓山组以及池江盆地的池江组对比,与浓山期相对应。综合我国几个古新世盆地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上湖期可以大致与北美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Puercan和Torreionian对比,浓山期则与Tiffanian早中期(Ti1-Ti4a)相当。上湖期和浓山期还可以进一步与国际地质年表中的丹尼期(Danian)和塞兰特期(Selandian)对比。因此,潜山盆地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时代属于早、中古新世。
- 王元青李传夔李茜李丁生
- 关键词:古新世脊椎动物地层
- 胡氏敏兽门齿釉质微观结构及其对基干啮形类的分类学意义(英文)被引量:3
- 2016年
- 从晶体类型到釉质结构4个不同的微观结构等级详细描述了安徽潜山中古新世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微观结构。样品取自胡氏敏兽正型标本的上门齿后端。该门齿最外层为一极薄的无釉柱层,外层为放射状釉柱层,内层为具多层的施氏明暗带。施氏明暗带的单带厚度变化较大,倾斜度相对较小,带间无明显的过渡带,釉柱的横切面为不规则圆形,釉柱间质较厚,外层间质晶体平行于釉柱长轴。这些特征与啮齿类中的散系施氏明暗带极为相似。同时还发现有缎状的釉柱中缝和聚敛型的晶体间断分布在釉质的不同部位,而这些特征一般被认为是啮形类,甚至是哺乳动物的较为原始特征。与其他已报道的基干啮型类对比,胡氏敏兽的门齿釉质代表了啮形类中已知最早的双层似散系釉质类型,具有更多的较原始特征,为啮形类门齿釉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形态学信息,并显示啮形类的演化可能远比现在认知的复杂。
- 毛方园李传夔王元青李茜孟津
- 关键词:古新世
- 浅谈肉齿类
- 2022年
- 通常,一说到食肉动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专门或主要以肉为食的动物。其实,生物界中以肉为食的类群比比皆是,比如翱翔天空的老鹰、水中的鳄鱼、山林里的老虎都是吃肉的动物,然而这些生物分属于鸟类、爬行动物、还有哺乳动物,显然我们并不能简单粗暴的只是用是否吃肉来作为动物分类的标准。如今在生物学界普遍认可的有胎盘类肉食动物主要包括了肉齿目和食肉目,本文中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肉齿类是新生代哺乳动物中一类非常原始的小型到大型的捕食动物,虽然原始但它们是哺乳动物中最先成功地专长肉食的类群,曾经在古近纪的北半球极为繁荣,也被称为“古食肉类”。下面,就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类曾经在地球上威风八面的掠食者的世界,一起去领略它们辉煌的过往,去探寻一下它们有趣的故事。
- 盛家瑔李茜
- 关键词:肉食动物动物分类有胎盘类食肉目爬行动物
- 广东南雄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被引量:25
- 2002年
- 在过去的30年中有数支考察队在广东南雄盆地进行了白垩纪和古近纪地层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文综合了南雄盆地近年的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湖北新洲盆地时代相当于浓山组的地层中得到的同位素年龄,认为上湖组时代大体上与Danian期相当,或相当于北美哺乳动物分期Puercan和Torrejo-nian期,其底界接近于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 童永生李曼英李茜
- 关键词:南雄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古生物学地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