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攀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肺炎
  • 4篇气管
  • 4篇儿童
  • 4篇病毒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镜
  • 3篇流感
  • 3篇儿童重症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重症肺炎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灌洗
  • 2篇儿童重症肺炎
  • 2篇反应蛋白
  • 2篇肺泡
  • 2篇肺泡灌洗

机构

  • 13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李攀
  • 6篇刘新锋
  • 2篇霍习敏
  • 1篇耿文锦
  • 1篇郭艳梅
  • 1篇孙慧
  • 1篇康磊
  • 1篇徐梅先
  • 1篇王晓冬
  • 1篇胡皓夫
  • 1篇曹利静
  • 1篇赵敬肖
  • 1篇刘学英
  • 1篇李君娥
  • 1篇高妹花
  • 1篇张英谦
  • 1篇石晓娜
  • 1篇史海燕
  • 1篇王会肖
  • 1篇高阳

传媒

  • 4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20例首次发病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了解喘息发作情况。根据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分为反复喘息组(≥3次)63例,非反复喘息组(≤2次)15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找到各指标诊断价值最大的cut off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母乳喂养<3个月、湿疹、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母孕期吸烟、烟草接触、未补充维生素AD、生活在城市、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阳性、血清IgE升高、痰液半胱氨酸白三烯(LTD4)升高、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下降与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乳喂养<3个月、湿疹、烟草暴露、未补充维生素AD、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痰液LTD4升高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因素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588、0.579、0.671、0.574、0.743、0.612、0.728。痰液LTD4的cutoff值是233.30 pg/ml。结论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母乳喂养<3个月、湿疹、烟草暴露、未补充维生素AD、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痰液LTD4升高,临床应针对性做好防治工作,以减少喘息发作。
郎艳美李攀李丹丹刘新锋巩翠洁石艳玺陈琳
关键词: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
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佐治流感后肺炎1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佐治流感后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以总体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出院3天后咳嗽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价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佐治流感后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天咳嗽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佐治流感后肺炎,能提高临床总体有效率,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减少出院后咳嗽发生率。
李攀刘刚
关键词:流感肺炎中医药
脓毒性休克儿童早期抗菌药物应用时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儿童脓毒性休克早期抗感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集束化治疗,按照第1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于入院后1h内开始抗感染治疗者作为观察组,入院后1~6h抗感染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儿人院时、入院后24h及72h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后24h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mmol/L:8.65±2.84比11.75±3.20,P〈0.01),入院后24h和72hCRP明显低于对照组(mg/L:66.25±8.55比91.77±7.71,22.03±7.46比50.11±7.30,均P〈0.01),入院后72hPCT明显低于对照组(斗g/L:0.67±0.31比1.16±0.25,P〈0.01)。观察组休克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6盘0±3.70比12.804-3.63,P〈0.05),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40)比10%(4/40),P〉0.05]。结论给予脓毒性休克患儿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以缩短休克持续时间,更早发挥抗炎抗休克的作用,从而提升脓毒性休克抢救成功率。
王晓冬霍习敏徐梅先耿文锦郭艳梅曹利静孙慧石晓娜李君娥史海燕李攀康磊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乳酸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一种支气管镜推送调整固定辅助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气管镜推送调整固定辅助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豁口、滑槽、圆杆、升降架、导线部以及固定部,所述豁口开在所述支架侧端面,所述滑槽开在所述滑槽开在所述豁口内相对两端...
李丹丹石艳玺刘新锋李攀郎艳美巩翠洁陈琳李沛祯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以及免疫球蛋白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2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肺部啰音吸收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发生率及预后;观察2组患儿治疗24 h、72 h、7 d后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发热时间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快、影像学吸收时间短、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72 h后有效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及7 d后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2个月,2组BO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有效而且安全,BO发生率无增加。
刘新锋李丹丹李攀郎艳美马铮王莎石艳玺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儿童
肺泡灌洗液在病毒混合感染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经口留取诱导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在病毒混合感染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断为重症MPP且进行肺泡灌洗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在行纤维/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当日进行经口留取诱导痰液(痰液),所得痰液及肺泡灌洗液同时送检病毒多重检测,对比2种标本病毒检出情况。结果共纳入198例MPP患儿,痰液标本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52例(26.3%),主要为鼻病毒(30例,57.7%),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各5例,9.6%)。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96例(48.5%),主要为腺病毒(30例,31.3%)、副流感病毒(19例,19.8%)、呼吸道合胞病毒(15例,15.3%)。肺泡灌洗液标本的腺病毒检出率高于痰液(P<0.05)。结论肺泡灌洗液病毒多重检测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阳性率明显高于经口留取诱导痰液。
李丹丹刘新锋马铮李攀郎艳美石艳玺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支气管镜镜下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性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的支气管镜镜下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SMPP且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的1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58例和儿童组(3~≤14岁)11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分析支气管镜镜下特征性改变、临床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儿童组与婴幼儿组的发热天数分别为(7.75±2.79)与(5.78±1.77)d、最高体温分别为(39.40±1.15)与(37.91±0.39)℃,儿童组均高于婴幼儿组(χ^(2)值分别为-5.609、-12.323,P值均<0.001);而出现咳痰[30.0%(33/110)与100%(58/58)]、喘息[15.5%(17/110)与77.6%(45/58)]、呼吸困难[10.9%(12/110)与25.9%(15/58)]及呕吐[6.4%(7/110)与41.4%(24/58)]的比例,儿童组低于婴幼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954、62.959、6.295、30.944,P值均<0.05)。CT结果显示,实变大片影及坏死影像仅发生在儿童组,婴幼儿组与儿童组出现小斑片影[72.4%(42/58)与18.2%(20/110)]、磨玻璃样改变[65.5%(38/58)与27.3%(30/110)]等影像学变化,婴幼儿组明显高于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7.967、23.055,P值均<0.001)。儿童组与婴幼儿组支气管镜镜下黏膜糜烂坏死[46.4%(51/110)与3.4%(2/58)]及黏液栓阻塞[45.5%(50/110)与20.7%(12/58)],儿童组明显高于婴幼儿组(χ^(2)值分别为32.388、10.002,P值均<0.05),结节性突起及塑形形成仅见于儿童组。婴幼儿组未进行介入治疗,儿童组18.2%(20/110)患儿进行了介入治疗。结论儿童不同年龄段SMPP的支气管镜镜下特征有诸多不同,儿童组多表现为黏膜糜烂坏死、结节性突起、黏液栓阻塞及塑形形成,婴幼儿组常见絮状分泌物,可作为指导临床诊疗及进行预后评估的参考依据。
李丹丹李攀刘新锋郎艳美马铮石艳玺张艳平
关键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免疫因素对于危重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有创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不同通气方式下危重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机体免疫与最终通气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8例危重型流感肺炎患儿资料,根据呼吸支持方式不同,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炎性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有创通气组入院三天后合并细菌感染率为33.3%,均为鲍曼不动杆菌,显著高于无创组(P<0.05)。两组均呈现获得性的免疫紊乱,CD3^(+)T、CD4^(+)T、CD8^(+)T细胞占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值。其中CD8^(+)T细胞比例在有创组显著低于无创组(P<0.05)。有创组IL-6均值为29.331高于无创组(P<0.05),但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无差异;ROC曲线分析提示白细胞介素-6和CD8^(+)T对有创机械通气有一定提示作用,其截断值分别为17.96pg/mL(敏感度76.3%、特异度72.5%)和15.21%(敏感度74.8%、特异度74.2%);结论危重型H1N1流感肺炎患儿有创通气者比无创辅助通气者免疫力更差,且白细胞介素-6和CD8^(+)T对有创机械通气有一定预测价值。
李攀刘刚李丹丹巩翠洁赵敬肖马铮王莎石艳玺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门诊收治的血管瘤婴儿300例,其中观察组150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150例口服泼尼松治疗。2组患儿定期门诊复诊,采用直观、手工测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MRI等方法动态观察患者血管瘤范围、颜色变化、质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瘤体明显缩小,瘤体缩短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67%),且观察组服用普萘洛尔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高妹花刘学英高阳李攀王会肖
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
C-反应蛋白诊断不同类型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是否与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病情相关,并评价CRP检测诊断ILI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季节性流感流行期间医院收治的ILI患儿进行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CRP水平与症状的关联,探讨甲型或乙型流感与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77例诊断流感样疾病患者中甲型流感121例(121/277,44%),乙型流感58例(58/277,21%)。根据CRP浓度无法确诊甲型流感患者,而CRP每增加10 mg/L则相应乙型流感显著降低,优势比为0.42(0.25~0.70,P<0.01)。临床症状上中重度症状呼吸急促、出汗、头晕等与CRP水平较高有关。结论CRP与甲型流感无关联关系,而CRP浓度增高与乙型流感风险降低有关。除非怀疑细菌感染时候,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利用CRP诊断ILI。
李攀石艳玺
关键词:C-反应蛋白人流感卫生保健医疗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