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

作品数:30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6篇肿瘤
  • 5篇肝癌
  • 4篇细胞癌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癌
  • 4篇沉默
  • 4篇SP3
  • 3篇软骨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周期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细胞周期
  • 3篇腺癌
  • 3篇化生
  • 3篇教学
  • 3篇肝癌HEPG...
  • 3篇Β-CATE...

机构

  • 21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李佳
  • 10篇冯振博
  • 7篇莫伟嘉
  • 7篇陆会平
  • 4篇庞玉艳
  • 3篇冯震博
  • 3篇陈罡
  • 3篇刘志明
  • 2篇危丹明
  • 2篇姚军
  • 2篇韦敏怡
  • 2篇林德安
  • 2篇杜刚
  • 2篇赵劲民
  • 2篇韦艳
  • 2篇李海荣
  • 1篇党裔武
  • 1篇曾晶晶
  • 1篇顾永耀
  • 1篇吴斯敏

传媒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西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3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P-catenin的关系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约占全球新增和死亡病例的50%,广西是全国肝癌高发区之一.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
李佳
关键词: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Β-CATENIN发病机制
分子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4
2020年
分子病理学不仅可以精准指导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同时也给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开拓新领域,提供新思维及新方法。该科室依托其分子病理实验室的分子病理检测平台,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授课方式以及第二课堂个体化提升等方面对分子病理学实验课带教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提升分子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主体(学生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素养,促进分子病理学“产学研”模式的实现。
陆会平李佳陈罡黄志广唐邓莫伟嘉冯振博党裔武
关键词:分子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选择性Cox-2抑制剂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中高表达,与PC的发生、发展、分化、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体内和体外都有抗肿瘤的作用.本文就Cox-2的分子生物学特性、Cox-2与PC的关系以及选择性Cox-2抑制剂治疗P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佳刘志明
关键词:环氧合酶-2胰腺癌选择性COX-2抑制剂
鼻咽部非角化性癌中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数量与TGF-β1、TGF-βRⅡ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背景与目的: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常发生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涉及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机体...
李佳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树突状细胞鼻咽肿瘤原位杂交
文献传递
siRNA干扰沉默EZH2基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RNA(siRNA)干扰沉默靶基因EZH2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按照Lipofectamine2000使用说明分别瞬时转染EZH2 siRNA、荧光物FAM,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q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ZH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明显细胞减少;转染组EZH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结论 EZH2 siRNA可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是一种潜在基因治疗新方法。
庞玉艳冯震博李佳危丹明
关键词:肝癌EZH2基因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不同冻存液冻存慢病毒转染后稳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筛选冻存慢病毒转染后稳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最佳冻存液。方法采用甘油和二甲基亚砜(DMSO)2种不同冻存保护剂,以4种不同比例的冻存液分别冻存慢病毒转染后肝癌细胞HepG2及未转染的HepG2细胞,并对上述细胞复苏后的存活率及增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甘油为冻存保护剂时,冻存液[DMEM∶胎牛血清(FBS)∶甘油]比例为0∶9∶1的转染后细胞存活率最高(P=0.001);未转染细胞存活率与冻存液比例无关(P=0.293)。采用DMSO为冻存保护剂时,转染后细胞存活率为0%;未转染细胞存活率在60%及以上,且与冻存液比例无关(P=0.487)。冻存液中血清含量越高,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能力越强(P<0.05)。结论冻存慢病毒转染后的稳转肝癌细胞株HepG2的最佳冻存液为90%FBS+10%甘油。
李佳陆会平冯振博莫伟嘉
关键词:慢病毒转染肝肿瘤细胞冻存
上调miRNA-101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上调人肝癌HepG2细胞株中miRNA-101表达,探讨miRNA-101抑制靶基因EZH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miRNA-101模拟体并转染至HepG2肝癌细胞株中,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ZH2 mRNA表达。结果 miRNA-101模拟体转染组HepG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miRNA-101模拟体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为(74.71±4.6)%,S期细胞减少,为(14.57±1.1)%(P均<0.05);miRNA-101模拟体组EZH2 mRNA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表达下降(P<0.05)。结论上调miRNA-101可抑制EZH2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具有负调控作用。
庞玉艳冯震博李佳危丹明
关键词:肝癌HEPG2细胞EZH2
尼美舒利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干预体外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组化方法观察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尼美舒利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尼美舒利作用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下降,呈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尼美舒利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可能与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增强caspase-3的活性和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李佳林德安刘志明
关键词:胰腺癌尼美舒利细胞周期SURVIVINCASPASE-3
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及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尼美舒利(nimesulide,NIM)对体外培养的人膜腺癌PANC-1细胞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的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膜腺癌PANC-1细...
李佳
关键词:尼美舒利PANC-1细胞生长
文献传递
鼻咽部非角化性癌中TGF-β1表达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关系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鼻咽部非角化性癌中TGF-β1表达情况和CD1a标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它们与病理、临床资料的联系。方法鼻咽癌组织62例、癌旁组织16例及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检测TGF-β1和CD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GF-β1阳性率分别为67.7%(42/62)、93.8%(15/16),均高于对照组的50%(5/10);鼻咽癌组CD1a阳性率为41.9%(26/62),癌旁组组织阳性率为12.5%(2/16),对照组为阴性;TGF-β1表达与CD1a呈负相关(r=-0.304,P=0.016);TGF-β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P<0.05);CD1a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关(P=0.011)。结论TGF-β1可抑制imDC的增生,两者在鼻咽部非角化癌演进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李佳韦敏怡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CD1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