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玉艳

作品数:25 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教学
  • 8篇病理
  • 8篇病理学
  • 7篇弹性成像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7篇超声
  • 7篇超声弹性成像
  • 7篇成像
  • 5篇腋窝
  • 5篇腋窝淋巴结
  • 5篇腋窝淋巴结转...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5篇淋巴结转移
  • 5篇肝癌
  • 3篇增殖
  • 3篇诊断乳腺癌

机构

  • 22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5篇庞玉艳
  • 9篇陈罡
  • 7篇李艳宁
  • 7篇冯振博
  • 7篇李富
  • 7篇徐丽芳
  • 6篇危丹明
  • 5篇卢露
  • 5篇吕自力
  • 5篇李佳
  • 5篇赵娅雯
  • 4篇莫伟嘉
  • 4篇廖倩雯
  • 3篇李萍
  • 2篇卢露
  • 2篇党裔武
  • 2篇冯震博
  • 2篇曾庆堂
  • 2篇李祖云
  • 2篇晁耐霞

传媒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医药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调miRNA-101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上调人肝癌HepG2细胞株中miRNA-101表达,探讨miRNA-101抑制靶基因EZH2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miRNA-101模拟体并转染至HepG2肝癌细胞株中,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ZH2 mRNA表达。结果 miRNA-101模拟体转染组HepG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miRNA-101模拟体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为(74.71±4.6)%,S期细胞减少,为(14.57±1.1)%(P均<0.05);miRNA-101模拟体组EZH2 mRNA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表达下降(P<0.05)。结论上调miRNA-101可抑制EZH2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具有负调控作用。
庞玉艳冯震博李佳危丹明
关键词:肝癌HEPG2细胞EZH2
超声弹性成像和CDF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和CDF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同侧123枚腋窝淋巴结进行二维超声、CDFI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123枚腋窝淋巴结均有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CDFI对腋窝淋巴结血流进行分型,超声弹性成像对腋窝淋巴结弹性评分。对比分析淋巴结血流分型与超声弹性评分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乳腺癌非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血流以Ⅰ型为主,占48.15%,弹性评分以≤2分为主,占74.07%;转移性淋巴结血流以Ⅲ型为主,占49.28%,弹性评分以≥3分为主,占86.96%。以淋巴结血流分型Ⅲ型为界值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准确度分别为0.763、67.48%。以弹性评分≥3分为界值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准确度分别为0.884、81.30%。淋巴结血流分型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为85.37%,高于两者单独指标的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评分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高于CDFI血流分型,二者联合可以提高术前临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
周春华李艳宁徐丽芳卢露李富庞玉艳廖倩雯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生长状态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生长状态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差异,探讨超声弹性评分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手术诊治的169名女性患者,共174例乳腺肿块,资料完整,以乳...
赵娅雯李艳宁李智贤徐丽芳卢露李富郭碧萍吴梅清庞玉艳
关键词:乳腺癌
文献传递
重视心理效应在留学生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
2015年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帮助强化学生病理形态学认识与记忆的重要途径。全英留学生的病理实验教学不同于传统本科病理实验教学,因留学生群体特殊性,需要寻找新而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组将心理学效应与病理实验课堂有效结合,通过了解留学生群体的教育背景和心理现象,将常见心理效应贯穿整个病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卓有成效的提高了留学生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
黄雯婷何融泉庞玉艳吕自力罗殿中冯振博陈罡
关键词:心理效应留学生病理实验课全英教学
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病理实习教学的优势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本文就近几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病理检验方向本科生在实习阶段应用PBL教学法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基于微信的PBL教学法效果更好。
庞玉艳曾晶晶李佳
关键词:PBL教学法实习教学
病理学“P-BOPPPS-P”模式+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以“病毒性肺炎”为例
2025年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新兴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传统病理学教学模式已难以契合高等教育教学的要求。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本科生病理学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本研究以“病毒性肺炎”为例,采用改良式BOPPPS,即P(pre-:课前自主预学)-BOPPPS(课中深度互动)-P(post-:课后拓展延伸)教学模式,结合智慧课堂及前沿医学知识、思政教育元素,对病理学课程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实践表明,“P-BOPPPS-P”教学模式的改革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及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质量与产学研成果的双重飞跃,具有深入研究和推广价值。
陈罡罗嘉嫄庞玉艳危丹明肖丽梁海薇黄婉英柳亮吕自力蒋晓波
关键词:病理学智慧课堂病毒性肺炎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探讨
李艳宁廖倩雯徐丽芳卢露李富赵娅雯郭碧萍庞玉艳
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52
2015年
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形态学课程,可培养医学生早期临床思维能力。针对病理组织学形态学习特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课时缩减问题,将微型视频网络课程,即"微课"的概念引入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创新授课模式,分析微课自身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探讨微课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应用于临床专业本科病理学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案。
庞玉艳甘彬良冯振博陈罡李萍李佳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改革
构建留学生病理学全英网络教学平台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3
2017年
为提高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教学的质量,结合高校留学生学习和教学特点建立了病理学全英网络教学平台。该网络教学平台运行一年后,网络教学平台显现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多样、使用便利的优点。但仍有必要优化该教学平台来适应学生的需求,提出由专人定期维护该教学平台、发展新版块和优化学习方式、补充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实施打卡及奖励系统等完善措施。
朱礼欧庞玉艳吕自力欧阳宁慧冯振博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留学生
FOXO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O1(FOXO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90例PTC及23例非癌甲状腺组织(组织芯片编号THC1021和THC961,桂林泛谱公司),以及40例PTC和64例非癌甲状腺组织样本(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通过免疫组化检测FOXO1在PTC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ArrayExpress多个高通量人群数据库进行FOXO1 mRNA表达同步验证。采用单细胞测序数据评估FOXO1在PTC细胞中的表达。此外,实验探索了FOXO1可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方式,整合FOXO1的相关基因、FOXO1的靶基因与PTC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UDEG),取交集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TC(n=130)中FOXO1表达显著低于非癌甲状腺组织(n=87)。高通量人群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在11个高通量平台中,7个数据集显示PTC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较非癌组织下调(P<0.05),标准平均差(SMD)为-0.29(95%CI=-0.38~-0.20),低表达FOXO1的汇总受试者工作特性(s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5%CI=0.66~0.74)。单细胞测序分析结果显示,FOXO1表达水平也在PTC细胞中显著下调(P<0.0001)。在GO注释中,生物过程(BP)、细胞成分(CC)和分子功能(MF)的排名靠前的项分别是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活性。KEGG的主要通路是癌症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实验发现FOXO1的下调可能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韦干观李柳艳危丹明庞玉艳陈罡史琳
关键词:FOXO1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化RNA-SEQ基因芯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