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2009—2013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惠山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下一步制定干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病例等资料进行整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3年全区累计发现手足口病病例7611例,年平均发病率211.22/10万。重症病例14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在2010年降至最低(92.50/10万)后反弹,至2012年达到高峰(352.51/10万),2013年又有所回落(223.19/10万)。所有病例中男4494例,女3117例,性别比1.44:1。发病主要在0-6岁年龄组,共7 364例,占总病例数的96.75%。散居儿童病例数最多,为4666例,占总数的61.31%。其次为幼托儿童2 676例,占总数的35.16%。再次为学生243例,占总数的3.19%。在327例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患者中,检出EV71病毒185例,占56.57%;检出CoxA16病毒85例,占25.99%。地区分布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洛社镇、堰桥街道、钱桥街道三个社区,发病数分别为1 663例(21.85%)、1544例(20.29%)、1251例(16.44%)。结论我区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患者以0-6岁的散居、幼托儿童及学生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防治措施才能更为有效地控制疾病传播流行。
- 方伟吴峥张春雨唐慧兰
-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
- 2008—2012年无锡市惠山区肺结核病疫情分析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2008--2012年度结核病疫情,了解该地区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降低肺结核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无锡市惠山区肺结核病例统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13.0、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结果惠山区年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39.07/10万,新涂阳登记率为16.19/10万。患者中男性病例975例,患病率为27.21/10万;女性425例,患病率为11.86/10万;男性肺结核患病率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1,P〈0.05)。除0—4岁组其余均有发病,其中15~24岁、25~34岁、35~44岁组病例数较多,占发病总数的57.21%。患者以农民、民工为主,共计988例,占活动性肺结核总数的70.57%。洛社、堰桥、钱桥等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患者发现例数相对较多。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11、12、1月份病例数较少。结论该区活动性结核患者以从事体力劳动的男性青壮年为主,根据结核病发病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为有效的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
- 方伟朱凤华毕丹红华月中
- 关键词:肺结核登记率
- 2003—2013年无锡市惠山区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2003—2013年度艾滋病疫情,了解该地区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干预、防控措施、降低艾滋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3年无锡市惠山区艾滋病例统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 18.0、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结果资料显示,该区2003—2013年度年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χ2=6.307,P〈0.05),2013年艾滋病患病率为13.41/10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男性94例,女性19例,男女性别比4.89∶1;发病时患者平均年龄为40.43岁,以25-39岁年龄组为主,40-69岁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异性传播占54.87%,同性传播占36.28%;工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总病例数的50.44%;初中文化程度患者占43.36%。结论该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以学历较低和从事体力劳动及家政、家务或无业的男性青壮年为主,根据艾滋病发病及检出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艾滋病传播流行。
- 方伟许锬
-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
- 2019—2023年无锡市惠山区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无锡市惠山区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状况变化趋势,为改善教学环境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19—2023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每年从全区各类学校中抽取30%以上学校,每校抽取6间教室,共抽取455间教室进行监测。按照《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 18205—2012)对教室人均面积和采光系数等14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监测指标中合格率排前3位的为二氧化碳浓度(99.78%)、最低灯桌间距(99.78%)、噪声(99.56%),排后3位的为后(侧)墙反射比(48.57%)、黑板反射比(26.81%)、课桌椅分配符合率(11.2%)。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课桌面平均照度、黑板面平均照度4项指标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均<0.01);后(侧)墙反射比、黑板反射比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均<0.01);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则整体偏低。不同学段中,教室人均面积、窗地面积比、黑板尺寸合格率最高的分别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高中/职高/完中、高中/职高/完中及初中。结论 无锡市惠山区学校教室环境卫生整体情况较好,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及卫生健康部门需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完善。
- 方伟代传焕
- 关键词:学校卫生教室教学环境监测分析
- 无锡市惠山区2005—2013年淋病、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2005—2013年度淋病、梅毒疫情,了解本地区淋病、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干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无锡市惠山区淋病、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18.0、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13年全区累计发现淋病例数为8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54/10万;梅毒病例数为1 3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13/10万;淋病发病人数除2009年出现少量增长外,其余各年均减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2010年梅毒发病率及发病人数逐年上升,至2010年到达高峰后出现下降,至2013年趋于平稳。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共552例,占发病总数的64.64%。梅毒病例主要集中在20~54岁年龄组,共1 034例,占发病总数的77.57%;淋病病例中以工人所占比例最高为26.46%,梅毒病例中以家务及待业所占比例最高为21.38%。结论淋病、梅毒患者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民工及家政、家务或待业的青壮年为主,根据淋病、梅毒发病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控制淋病、梅毒传播流行。
- 方伟吴峥唐惠兰张春雨
- 关键词:淋病梅毒疫情
- 2014年度无锡市惠山区基层防保人员人力资源现况调查和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惠山区2014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人力资源情况,了解本地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能力,为卫生部门制定人事政策、引进卫生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资料显示,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分中心)共12家,基层防保人员100人,人员配置为1.36/万。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56岁,中位数36岁,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全区防保人员中学历以本科为主,其次为大专、中专、高中及无学历者。专业类别中以公共卫生专业最多占50%,人员专业对口性有待加强。总职称构成中,高级职称为0,中级占43%,初级占30%,无级别占27%。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比例为1.70:1。其中在编人员平均年龄为40.63岁,非在编人员平均年龄为28.35岁,编制配备比例较低,非在编人员多为年轻人。工龄以≤4年最多,占23%。其次为15~19、≥25年分别占22%、18%。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年限以≤4年最多,占41%,其次为5~9年、15~19年,分别占22%、19%。全区防保人员年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为5.509万元。其中,在编人员年可支配收入平均为6.505万元,非在编人员年可支配收入为3.814万元。所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中在编24人,编外26人。工龄小于10年者占总人数的62%。职称以初级及无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0%。结论本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人员存在两少(经验少、人员少)、三低(专业化程度低、职称低、待遇低)情况,切实提高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优化人员结构,增加编制、职称聘用晋升比例,吸引新毕业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加入基层公共卫生队伍是提高基层防保队伍素质的必要措施。
- 朱剑融方伟唐惠兰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
- 2010—2011年度无锡市惠山区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无锡市惠山区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消毒质量,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监测的方法对惠山区26家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1年监测样本共664份,合格率88.10%,其中空气样本合格率最低为46.77%,其余样本合格率均为95.00%以上。结论惠山区医院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个别项目合格率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和监督。
- 方伟陈丽萍华月中
- 关键词:消毒质量监测
- 2009—2010年无锡市惠山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无锡市惠山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确保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惠山区4个集中式供水及2个二次供水监测点的水质进行监测,并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9—2010年惠山区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较高,2009年为97.9%(188/192),2010年为92.0%(127/138)。其中,2009年集中式供水为96.9%(124/128),二次供水为100%(64/64),不合格项目均为细菌总数超标。2010年集中式供水为88.0%(81/92),二次供水为100%(46/46),不合格项目为余氯含量低于标准,细菌总数超标。结论惠山区饮用水卫生状况较好,但夏秋季仍有不合格现象,应于夏秋等天气炎热季节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及时通报供水部门,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
- 方伟王正兴
- 关键词: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