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7—2011年无锡市惠山区性乱人群STD/AIDS监测结果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无锡市惠山区性乱人群性传播疾病(STD)和艾滋病(AIDS)监测情况,为制定STD/AID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1年惠山区性乱人群的STD/AIDS的监测结果,分析全区高危人群STD/AIDS疫情。结果在931例性乱人群中监测出STD/AIDS 85例(男17例,女68例),男女之比1∶4。暗娼<30岁者占69.12%(47/68),嫖客>50岁者占47.06%(8/17)。梅毒68例,感染率为7.30%(68/931);尖锐湿疣14例,感染率为1.50%(14/931);淋病1例,感染率为0.11%(1/931);HIV 2例,感染率为0.21%(2/931)。暗娼人群外来人口占95.59%(65/68),嫖客人群本地区占41.18%(7/17)。结论无锡市惠山区2007—2011年性乱人群中STD/AIDS的感染率处于低水平,但梅毒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感染STD/AIDS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需加大STD/AIDS的监测,降低其传播和流行。
- 奚晓炜朱凤华唐惠兰
- 关键词:性乱人群STD/AIDS
- 盲样质控考核样硝酸盐氮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蒋巳峰姚正堂唐惠兰
- 关键词:质控考核硝酸盐氮不确定度
- 无锡市惠山区糕点监测结果分析
- 2007年
- 姚正堂唐惠兰蒋巳峰
- 关键词:糕点卫生质量
- 无锡市惠山区2005—2013年淋病、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2005—2013年度淋病、梅毒疫情,了解本地区淋病、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干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无锡市惠山区淋病、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18.0、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13年全区累计发现淋病例数为85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54/10万;梅毒病例数为1 3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13/10万;淋病发病人数除2009年出现少量增长外,其余各年均减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2010年梅毒发病率及发病人数逐年上升,至2010年到达高峰后出现下降,至2013年趋于平稳。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共552例,占发病总数的64.64%。梅毒病例主要集中在20~54岁年龄组,共1 034例,占发病总数的77.57%;淋病病例中以工人所占比例最高为26.46%,梅毒病例中以家务及待业所占比例最高为21.38%。结论淋病、梅毒患者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民工及家政、家务或待业的青壮年为主,根据淋病、梅毒发病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的控制淋病、梅毒传播流行。
- 方伟吴峥唐惠兰张春雨
- 关键词:淋病梅毒疫情
- 无锡市惠山区2005年度居民食用盐碘的监测
- 2006年
- 姚正堂张春雨唐惠兰吴文英
- 关键词:食用碘盐
- 2014年度无锡市惠山区基层防保人员人力资源现况调查和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惠山区2014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人力资源情况,了解本地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能力,为卫生部门制定人事政策、引进卫生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资料显示,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分中心)共12家,基层防保人员100人,人员配置为1.36/万。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56岁,中位数36岁,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全区防保人员中学历以本科为主,其次为大专、中专、高中及无学历者。专业类别中以公共卫生专业最多占50%,人员专业对口性有待加强。总职称构成中,高级职称为0,中级占43%,初级占30%,无级别占27%。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比例为1.70:1。其中在编人员平均年龄为40.63岁,非在编人员平均年龄为28.35岁,编制配备比例较低,非在编人员多为年轻人。工龄以≤4年最多,占23%。其次为15~19、≥25年分别占22%、18%。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年限以≤4年最多,占41%,其次为5~9年、15~19年,分别占22%、19%。全区防保人员年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为5.509万元。其中,在编人员年可支配收入平均为6.505万元,非在编人员年可支配收入为3.814万元。所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中在编24人,编外26人。工龄小于10年者占总人数的62%。职称以初级及无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0%。结论本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人员存在两少(经验少、人员少)、三低(专业化程度低、职称低、待遇低)情况,切实提高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优化人员结构,增加编制、职称聘用晋升比例,吸引新毕业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加入基层公共卫生队伍是提高基层防保队伍素质的必要措施。
- 朱剑融方伟唐惠兰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