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红

作品数:40 被引量:315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结核
  • 11篇病毒
  • 10篇肝炎
  • 8篇乙型
  • 8篇结核病
  • 8篇感染者
  • 7篇乙肝
  • 7篇乙型肝炎
  • 6篇慢性
  • 5篇肺结核
  • 5篇杆菌
  • 4篇阳性
  • 4篇疫苗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慢性HBV感...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4篇健康
  • 4篇分枝杆菌
  • 4篇肝炎病毒

机构

  • 37篇江苏省疾病预...
  • 16篇泰兴市疾病预...
  • 15篇丹阳市疾病预...
  • 13篇张家港市疾病...
  • 9篇东南大学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阴市疾病预...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 1篇淮安市楚州区...
  • 1篇盐城市疾病预...
  • 1篇淮安市淮阴区...
  • 1篇上海万格科学...

作者

  • 37篇彭红
  • 24篇朱立国
  • 23篇翟祥军
  • 14篇许卫国
  • 12篇朱叶飞
  • 12篇朱凤才
  • 12篇姜洁
  • 11篇汪华
  • 10篇鲍倡俊
  • 9篇徐建芳
  • 9篇陆伟
  • 8篇卞倩
  • 7篇刘红建
  • 6篇羊海涛
  • 6篇邹艳
  • 5篇竺丽梅
  • 5篇曹民权
  • 5篇殷晓梅
  • 4篇孙翔
  • 4篇常宝龙

传媒

  • 11篇江苏预防医学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中国防痨杂志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2011年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管理策略进展及对策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双重感染日益成为全球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HIV是造成艾滋病高发区...
彭红许卫国王芳羊海涛常宝龙卞倩姚楠朱坤
关键词:感染者结核病防治结核杆菌
文献传递
江苏省部分地区社区人群结核病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社区人群结核病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开展的大规模结核病筛查工作为基础,建立结核病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对队列成员开展胸部X线检查、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在主动筛查的基础上,通过将随访人员信息与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比对获取研究对象的发病情况,进行结核病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队列共随访211 210人,2018—2020年三年随访期内共发生结核病224例,累计发病率106.06/10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5岁、有结核病既往史、糖尿病史、外出史以及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为结核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18.5的人群结核病发病风险为BMI≥28人群的11.8倍(P<0.01)。结论 江苏省部分地区社区人群年均发病率虽处于偏低水平,但仍应加强对男性、≥65岁老年人、有结核病既往史、糖尿病史、外出史、低BMI以及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的人群的管理和干预,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钱姣姜洁朱立国翟祥军姜伟殷文华季明竺丽梅陆伟彭红
关键词:结核病队列研究发病风险
江苏省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死亡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率和变化趋势,估计3种疾病的潜在寿命损失。方法利用2009—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分析各年份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 2009—2014年江苏省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居民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硬化的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肝癌的死亡率维持稳定。男性肝癌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60岁人群乙肝相关疾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60岁人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乙肝死亡的高峰年龄呈逐年后移趋势。2009—2014年示范区居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平均寿命损失年(AYLL),分别为16.86、13.21、14.23年/人。结论目前示范区所实施的乙肝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继续加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及慢性乙肝病人规范化治疗工作,以降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姜洁戴生龙徐建芳邹艳朱立国彭红朱凤才翟祥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潜在减寿年数疾病负担
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有抗病毒治疗史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sAg阴转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慢性乙肝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的有抗病毒治疗史的慢性HBV感染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HBeAg、ALT等与HBsAg阴转的相关性,并对仅HBsAg阴转者与HBsAg转换者的有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2010年观察慢性HBV感染者1 818例,随访到2014年,有72例发生HBsAg阴转,发生率为1.4/100人年。使用干扰素药物感染者的HBsAg阴转率(1.1/100人年)低于服用核苷类药物者(1.4/100人年)(P>0.05);基线HBeAg阳性者未发生HBsAg阴转;基线ALT<40 U/L感染者HBsAg阴转率(1.6/100人年)高于基线ALT≥40 U/L者(0.8/100人年)(P<0.05);50.7%的HBsAg阴转者发生了HBsAg血清学转换。结论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阴转率较低,近半数对象发生了HBsAg转换,感染者ALT基线正常、HBeAg阴性是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sAg阴转的影响因素。
朱立国姜洁邹艳徐建芳刘红建彭红朱凤才翟祥军
关键词:乙肝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病毒治疗
江苏省肺结核患者电子药盒的取药记录与实际服药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通过肺结核患者尿液中抗结核药物残留物检测,验证电子药盒的取药记录与患者实际服药的一致性。方法在应用电子药盒开展肺结核患者管理试点地区,随机连续纳入新登记的初治结核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强化期患者74例,继续期患者64例。所有纳入患者均采用隔日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并使用电子药盒进行治疗管理。在不提前通知患者情况下,医务人员上门收集患者尿液,并用三氯甲烷检测尿液中利福平类药物残留,确定患者的服药状况。通过对比患者同一天的电子药盒记录和尿液中结核病药物残留物检测结果,观察两种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在纳入的138例患者中,对108例患者尿液进行了检测,检测率为78.26%(108/138)。患者24h内电子药盒的取药记录反映患者实际服药行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108/108)。同时,电子药盒在不同性别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处于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统计学分析显示患者电子药盒取药记录和尿液中抗结核药物残留物检测结果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药盒的取药记录与肺结核患者服药行为高度一致,可以作为协助监测肺结核患者服药行为的新工具加以推广应用。
彭红陆伟竺丽梅印伟顾欣荣薛浩陆峰朱立国
关键词:肺结核患者管理一致性
江苏农村社区一般人群胸部X线摄片主动筛查肺结核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为准确获取江苏省农村一般社区人群结核病流行强度,探索有针对性的患者发现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张家港市、丹阳市、泰兴市共887个村中抽取50个行政村(社区),对抽样点所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满15周岁以上人口进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调查人数157168名,其中116796名参加胸部X线摄片,结果异常者及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痰涂片检查。使用EpiData3.1和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张家港市、丹阳市、泰兴市参加调查人群中1557例有结核病可疑症状,其中咳嗽、咯痰≥2周者所占比例最高,为62.4%(972/1557);胸片异常1622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65例,检出率(粗患病率)为141.3/10万(165/116796),其中初治134例(含涂阳78例),占81.2%,复治3l例(涂阳31例),占18.8%;男124例,女41例,男:女=3.02:1;65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335.1/10万,61/18205)相对于其他年龄组患病率(15~岁组:43.6/10万,16/36685;40~岁组:143.0/10万,88/61532)更高(χ2=73.05,PdO.001);153例(92.7%)患者有胸片异常;79例(47.9%)患者在筛查1周内就得到及时确诊并开始规范化治疗管理;治疗成功率达到93.9%(155/165);经济学分析发现,本次胸部X线摄片全人群筛查平均发现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直接成本约为31000元。结论胸部X线摄片主动筛查对于结核病患者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被动发现方式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干预手段。
彭红许卫国翟祥军朱立国朱叶飞姜伟朱涛季明陆伟姜洁朱凤才
关键词:摄片抽样研究
江苏丹阳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完善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控健康促进策略。方法采用全人群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试点城市丹阳市导墅镇≥15岁常住人口,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结果共调查28 473人,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6.6%,全部知晓率为47.4%。男性总知晓率(48.3%)和全部知晓率(49.7%)均高于女性(分别为44.9%、4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年龄增长,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全部知晓率均先升后降,20~29岁年龄组总知晓率(58.8%)、全部知晓率(65.4%)均最高;≥7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19.5%)、全部知晓率(28.2%)均最低,不同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个人知晓合格率为32.6%。既往未患过结核病史(OR=1.574)、女性(OR=1.235)、年龄(OR=1.023)、饮酒(OR=0.922)和吸烟(OR=1.346)等5个因素为影响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的主要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38)、年龄(OR=1.023)、吸烟(OR=1.347)和既往未患过结核病(OR=1.563)为危险因素,饮酒(OR=0.920)为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丹阳市农村地区知晓率低,女性人群和老年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的薄弱人群,也是亟待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既往未患过结核病史、年龄、女性和吸烟为影响知晓情况的危险因素。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
梁姝怡彭红陈诚周扬虞浩竺丽梅陆伟
关键词:结核病知晓率
中国东部地区丹阳市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变化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估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丹阳市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并评估健康促进效果。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丹阳市导墅镇8个村居民和工厂等聚集场所工作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并在结束后进行了2年防治知识信息宣教。结果 3次问卷调查,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46.63%、65.91%、81.42%;干预后第1年总知晓率与全部知晓率的增幅分别为19.28%、9.44%,第2年增幅分别为15.51%、34.23%;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379.43、8467.38、9212.60、7703.48、8101.32,P值均<0.01);3次调查男性总知晓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8.33、125.58、143.58,P值均<0.01)。基线调查和第二次调查,20~<3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最高,第三次调查30~<4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最高,≥60岁年龄组总知晓率和全部知晓率均最低,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26.87、2376.97、4838.29,P值均<0.01)。基线调查,有既往结核病史者总知晓率与无病史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P>0.05);第二次和第三次调查,无结核病史者总知晓率均高于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32、35.59,P值均<0.05)。结论通过健康促进活动能够提供公众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地开展针对社会公众和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
丁晓艳陈小军刘巧彭红卢鹏郑水龙竺丽梅
关键词:肺结核健康教育
省间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实施及患者治疗转归情况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在江苏省间跨区域转入、转出以及治疗管理结局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江苏省内269例转出和126例转入肺结核患者的到位、信息反馈、管理方式和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转入患者到位信息反馈率高于转出患者(χ2=3.90,P=0.048)。到位患者中,转入患者的代管率高于转出患者(χ2=25.66,P<0.001);转入患者的重新登记率低于转出患者(χ2=8.39,P=0.004)。到位患者中,转入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转出患者(χ2=4.73,P=0.030),转入组的涂阳患者成功治疗率高于转出组(χ2=5.33,P=0.021)。结论跨区域管理患者的到位率、代管率、成功治疗率均较低,应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以提高肺结核跨区域管理的实施效果。
周扬朱立国朱叶飞许卫国彭红俞晓红汪华陆伟虞浩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流行病学研究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产前病毒感染状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中乙肝病毒(HBV)感染相关指标分布特征,以评价HBV母婴阻断失败高危因素的分布强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2月期间入选的895名HBsAg阳性孕妇进行人口学信息、与HBV感染相关的信息调查,采集血液样品检测HBsAg、HBeAg、抗-HBe及HBV DNA滴度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阳性孕妇产前HBeAg阳性率为33.4%,HBV DNA载量>107IU/ml者占25.2%,HBsAg滴度≥10 000IU/mL者占29.61%;HBeAg阳性者中,HBsAg滴度与HBV DNA载量间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r=0.53,P<0.01);随孕妇年龄的增加,孕妇产前HBeAg阳性率和HBV DNA载量均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 HB-sAg阳性孕妇中存在母婴阻断失败高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适当推迟怀孕年龄,可降低HBsAg阳性人群HBV母婴阻断失败的风险。
翟祥军刘耀珍刘红建刘黎静张秋民纪学中周余春曹名权孙翔朱叶飞朱立国卞倩彭红许卫国鲍倡俊羊海涛李杰朱凤才庄辉
关键词:孕妇母婴阻断阳性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