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袁媛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遵义市科技局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衰竭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3篇药物性
  • 3篇药物性肝病
  • 3篇上清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细胞
  • 3篇结核
  • 3篇肺结核
  • 3篇肝病
  • 3篇肝细胞
  • 3篇出血
  • 3篇出血热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机构

  • 7篇遵义医院
  • 5篇遵义医学院第...
  • 3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遵义地区医院

作者

  • 16篇张袁媛
  • 4篇霍大浪
  • 3篇宁家辉
  • 3篇冯成军
  • 2篇刘代顺
  • 2篇刘培
  • 1篇胡莲
  • 1篇胡文君
  • 1篇郑在英
  • 1篇王英杰
  • 1篇王娜
  • 1篇王娜
  • 1篇刘明颖

传媒

  • 3篇遵义医学院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2009年第...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张袁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苦参素注射液疗效观察疗效满意
9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指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8年
9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指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贵州省遵义地区医院(遵义563000)张袁媛多年来已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小板数是减少的。近年来我们观察发现HFRS患者的血小板其它指数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们检测的98例HFRS患者...
张袁媛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血小板指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伤寒、甲型副伤寒168例药敏结果和治疗分析
2005年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伤寒、副伤寒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致使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较差.2003年4月至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疑似病例298例,其中经血培养证实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有168例.现将其药物敏感结果及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张袁媛
关键词:伤寒甲型副伤寒药敏
BMSC-肝细胞共培养上清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肝细胞共培养上清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利用肝细胞、BMSC、BMSC-肝细胞培养上清治疗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胺(D-gal)诱导的大鼠ALF模型,观察各治疗组动物的1周存活率,肝功能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肝细胞、BMSC及两者共培养上清治疗组大鼠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共培养上清治疗组大鼠存活率最高达80%;各治疗组ALT、AST、TBIL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共培养上清治疗组下降最明显;各治疗组肝脏病理组织学损害明显减轻,对照组损害加重。结论 BMSC-肝细胞共培养上清能更有效的救治大鼠ALF模型,有望为AL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霍大浪宁家辉胡文君刘明颖张袁媛王娜冯成军王英杰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细胞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
药物性肝病12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正>药物性肝病是药物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它引起的药物性肝病(DILD)在各种因素所至的肝损害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在非病毒性肝病中DILD占20%-50%,在暴发性肝衰竭中有15%-30%是由药物引起的。为探索有关DIL...
张袁媛
文献传递
药物性肝病12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DILD病例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查阅“药物性肝病”住院病历184份,剔除不符合诊断的病历后,共得有效病历128份。记录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毒标记检...
张袁媛
文献传递
检测免疫球蛋白及C_3C_4在肺结核病中的意义被引量:3
1999年
我们收集了166例各型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了免疫球蛋白中的IgG、IgA、IgM及补体C_3、C_4含量值,旨在了解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6例血清均为本院住院各型肺结核患者供给。男134例,女32例,正常人血清23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19岁。其中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13例,浸润型肺结核(Ⅲ型)94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53例。
胡莲张袁媛
关键词:肺结核免疫球蛋白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共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肝细胞共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探讨细胞因子的作用,为生物人工肝及临床治疗肝功能衰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SD大鼠BMSC及原代肝细胞,将生长良好的第3代BMSC与肝细胞按1∶10比例体外共培养(实验组),以单独肝细胞(对照组)和单独BMSC(BMSC组)作为对照。观察不同情况下肝细胞生存时间和形态,培养48h后用RayBiotech抗体芯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结果实验组的肝细胞生长增殖迅速,肝细胞可存活14d;对照组的肝细胞生长增殖缓慢,细胞培养可存活9d。实验组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表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IL-1、IL-6、IL-10均较对照组及BMSC组升高2倍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SC-肝细胞共培养,BMSC可能通过分泌IL-1、IL-6和IL-10促进肝细胞生长,延长肝细胞生存时间。
霍大浪刘代顺宁家辉张袁媛冯成军王娜
关键词:肝细胞共同培养技术
老年人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张袁媛刘培
关键词:老年人
药物性肝病128例病因及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病是药物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它引起的药物性肝病(DILD)在各种因素所至的肝损害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在非病毒性肝病中DILD占20%-50%,在暴发性肝衰竭中有15%-30%是由药物引起的。为探索有关DILD的致...
张袁媛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病因学暴发性肝衰竭抗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