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时机行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按照不同时机应用CRRT对我院ICU病房28例SAP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早期CRRT治疗的患者较非早期CRRT治疗的疗效好,28 d生存率提高。结论早期行CRRT治疗SAP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刘飞方春天张英席春生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评估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化制定血液透析处方和评估血液透析质量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的对照研究方法,应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尿素清除指数(Kt/V),统计分析2014年5月~6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1例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血液透析处方、超滤量、血流量,以测定的单次Kt/V值≥1.2为透析达到充分性的标准,并对Kt/V值达到和未达到充分性的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2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单次Kt/V值为0.65~1.88,平均Kt/V值为(1.11±0.20);其中74例患者(占35.oH)单次Kt/V值≥1.2;137例患者(占65.0%)单次Kt/V值〈1.2,146例患者(146/211,占69.1%)单次Kt/V值≥1.0。②对Kt/V值达到和未达到充分性的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组患者的男女比例[(30/44)比(122/15)]及体质量[(56.0±10.1)kg比(68.8±12.3)kg]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超滤量[(2.62±0.69)L比(2.74±1.02)L]及血流量[(234.8±21.4)ml/min比(232.4±30.4)ml/min]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OCM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充分性监测方便、快速;②本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总体达标率低,需综合评估,个体化处方,加强患者管理;③男性、体质量较高的患者达标率低,需重视此类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评估,并进一步调整血液透析处方。
- 席春生张英方春天刘冬梅刘同存张萌关怀高健李亚妹
-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充分性病例对照研究
-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1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以建立血管通路的经验,为规范化建立和使用维护动静脉内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15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资料,记录动静脉内瘘术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原发疾病、术前评估、术中情况、吻合血管、吻合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56例患者术后一期吻合通畅率达100%,但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栓形成,行手术取栓+内瘘重建术。动静脉内瘘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96%,桡动脉-贵要静脉2%,尺动脉-贵要静脉2%;瘘管吻合方式端侧吻合54%,端端吻合46%,侧侧吻合0%;术中血管痉挛6例占3.8%,术后急性血栓形成6例占3.8%,肿胀手1%。结论①详尽的术前评估,熟练的术中显微外科技术,严格的术后观察,是成功建立一条理想血管通路的关键;②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反复穿刺血管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 席春生王世勇薛云方春天张英张萌李亚妹
- 关键词: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
- 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化选择建立和使用维护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入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通路类型,并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与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原发病种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为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的占84%,成熟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占16%,无长期血液透析导管;②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251例(占90.9%),长期血液透析导管14例(占5.1%),动静脉直接穿刺及其他11例(占4.0%),无动静脉移植血管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占96%,桡动脉-贵要静脉占2%,尺动脉-贵要静脉占2%;自体动静脉内瘘瘘管吻合方式端侧吻合占54%,端端吻合占46%,无侧侧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并发症17例,血栓12例(占并发症总例数70.6%),其余依次为缺血(占10.2%),狭窄(占10.2%),肿胀手(占0.9%).长期导管年平均感染率为0.1次/1 000导管日.结论①新入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临时血液透析导管比例较大,预先行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准备的血液透析患者比率仍较低,但较前明显提高,需要积极专科宣教提高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认识和依存性;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与文献报道接近,但尚无移植物和人造血管内瘘病例,尚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直接选择穿刺;③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与年龄无关,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及反复血管穿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 席春生张英刘同存方春天李亚妹
- 关键词: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