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供体切取的配合及保护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手术中较合理的供体心脏的切取方法及心肌保护的注意事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2例原位心脏移植术供心的切取配合及心肌保护方法。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9例自动复跳,3例经电击除颤后复跳。结论充分的准备、熟练的供心切取配合、合理的供心保护、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快速切取供体心脏并使供体心肌得到良好的保护。
- 涂霞林枫楠张艳辉姜妮
-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肌保护
- 主动脉外气囊隔膜泵心脏辅助装置的动物实验
- 2011年
-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外气囊隔膜泵心脏辅助治疗对心肌梗死后犬的影响,观察主动脉外反向搏动辅助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动物模型12只,随机分为辅助组和对照组各6只.观察心肌梗死后两组动物1~6 h血流动力学指标、梗死面积和血液形态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辅助组6只犬全部存活,对照组死亡3只(50%).辅助组经反搏辅助后平均压,心输出量,心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血细胞有破坏.结论 主动脉外气囊隔膜泵反向搏动心脏辅助能显著地改善心肌梗死动物血流动力学,减少死亡,破坏血细胞是其不足之处.
- 周楚芝姬尚义杨晓涵季军陈伟新王小雷张艳辉刘希伶冯东杰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主动脉内气囊泵
- 应用钢圈套扎吻合主、肺动脉进行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评价钢圈套扎吻合主、肺动脉用于心脏移植的优缺点及其可行性。方法:应用传统吻合法和钢圈套扎吻合法模仿猪心脏移植时主、肺动脉的吻合,对比其主动脉和肺动脉吻合时间、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动物存活率、血栓形成率、吻合口狭窄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10只动物全部存活,平均主动脉、肺动脉吻合时间为(12±3)min,无吻合口出血,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时吻合口无血栓形成,无吻合口狭窄发生。对照组8只动物全部存活,平均主动脉和肺动脉吻合时间为(44±16)min,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为12.5%(2/16),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时吻合口无血栓形成,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钢圈套扎吻合法用于心脏移植时的大动脉吻合,其方法简单易行,完成吻合所需时间短,效果与传统缝合法一样可靠,可明显缩短心脏移植手术中两大动脉吻合时间,从而更有利于心肌保护,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姬尚义杨晓涵季军王小雷杨建安叶晓青张艳辉姜禹慧张玉萍
- 关键词:心脏移植套扎
- 纳米重组tPA基因质粒构建及对狗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重组tPA基因质粒预防狗实验性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方法建立狗心脏三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模型;构建重组tPA基因质粒,用壳聚糖为材料制备纳米微粒包裹基因质粒并制备成转基因药物,在心脏三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时注射心肌以转染心肌组织,观察动物存活时间及其抗凝效果;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心肌细胞tPA蛋白表达;检测凝血酶原时间、INR和纤溶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动物死亡和观察期结束后取心脏观察血栓形成状况。结果成功建立狗心脏三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模型;成功构建了纳米重组tPA基因质粒并成功转染心肌细胞;实验组动物健康存活均达到观察期12周,而对照组动物平均存活(40.33±9.67)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静脉血D-二聚体含量检测显示,实验组于术后1周增高并且持续增高至12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各期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无显著变化(P>0.05);心脏解剖显示实验组动物瓣膜周围及心腔内未见血栓形成,而对照组动物可见血栓形成。结论构建的纳米重组tPA基因质粒可预防实验性机械瓣膜置换术血栓形成,这为应用基因药物防治人类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 姬尚义季军杨晓涵何霞王小雷叶小青郭建洲令文萍张艳辉
- 关键词:纳米微粒TPA机械瓣膜置换术血栓形成
- 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80例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护患纠纷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2±3.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8±4.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47%、护患纠纷发生率1.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4%、10.59%、11.18%,护理满意率9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效提升了手术疗效,加快心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文艺张艳辉姜禹慧林枫楠
- 关键词: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
- 异位心脏移植的大动物模型
- 2007年
-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异位心脏移植的大动物模型,以供心脏移植进行药物研究、抗排斥反应等相关研究应用。方法:6对杂种犬,其中6只供体,6只受体。将供心取出后,保留肺动脉全长至左右肺动脉分支和升主动脉,结扎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将左或右肺动脉(选长度合适者)与髂外静脉和主动脉或其分支无名动脉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排出心腔及各血管内气体,开放阻断钳,恢复心脏供血。结果:6只犬心中5只自动复跳,1只10瓦秒电击1次后复苏,均为窦性心律,其中2只因吻合口出血在术后4h内停跳,2只在术后第2、3天停跳,1只活到第5天,1只活到第7天。病理检查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表现为淋巴细胞聚集、心肌纤维断裂、空泡变化等。存活时间越久,排斥反应越重。结论:该模型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可用于免疫反应的观察,抗排斥治疗的效果以及各种药物的研究。
- 姬尚义季军刘希伶王小雷杨晓涵张艳辉姜禹慧刘志红杨建安
- 关键词:心脏移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