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涵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动脉外气囊隔膜泵心脏辅助装置的动物实验
- 2011年
-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外气囊隔膜泵心脏辅助治疗对心肌梗死后犬的影响,观察主动脉外反向搏动辅助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动物模型12只,随机分为辅助组和对照组各6只.观察心肌梗死后两组动物1~6 h血流动力学指标、梗死面积和血液形态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辅助组6只犬全部存活,对照组死亡3只(50%).辅助组经反搏辅助后平均压,心输出量,心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血细胞有破坏.结论 主动脉外气囊隔膜泵反向搏动心脏辅助能显著地改善心肌梗死动物血流动力学,减少死亡,破坏血细胞是其不足之处.
- 周楚芝姬尚义杨晓涵季军陈伟新王小雷张艳辉刘希伶冯东杰
-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主动脉内气囊泵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选择
- 随着医疗条件和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改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就医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大部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是因为早期未被发现或早年发现但因经济原因未能治疗而延至成年期就医。另一部分患者属于曾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但...
- 姬尚义杨晓涵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 19例儿童瓣膜置换术分析
- 2007年
- 目的总结儿童瓣膜置换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例儿童瓣膜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病因包括先天性、风湿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创伤性瓣膜损害等,其中机械瓣膜置换17例,生物瓣膜置换2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其余病例随访9个月至11年,15例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无抗凝并发症,失访1例。1例Ebstein畸形患者恢复差,心功能Ⅲ级,1例生物瓣膜置换者术后11年行再次手术,术后心功能Ⅱ级。结论对儿童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指征,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疗效显著。
- 王湘陈长春杨晓涵姬尚义杨建安王志伟陈伟新
-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机械瓣儿童
- 带瓣牛颈静脉在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5年
- 吴忠仕胡建国杨一峰王晖邓又华刘文亮胡野荣杨晓涵
- 关键词:牛颈静脉先天性心脏病右室流出道
- 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结构特性及流体动力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结构形态及其流体动力学特性。方法 :取新鲜牛颈静脉带瓣管道 ,应用自制的流量测定装置 ,在相同压力下测定其在一定时间内顺行和逆行灌注量 ,根据逆行与顺行流量的百分比将瓣膜功能分级。重复测量以 0 .6 2 5 %戊二醛液固定的牛颈静脉管道的顺逆行灌注流量 ,观察静脉瓣膜解剖结构。结果 :牛颈静脉管道常有 2~ 3组瓣膜 ,瓣叶菲薄、透明。每组瓣可为三叶或两叶 ,少数为四叶。各组瓣叶发育程度不一 ,发育良好的组瓣呈散在分布。瓣膜抗返流功能和瓣膜与瓣窦高度之比值呈正相关 (r =0 .70 9,P <0 .0 0 1 ) ;瓣膜抗返流功能与瓣叶数和管径之间不相关 (P >0 .0 5 )。固定前后其逆行与顺行灌注流量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部分牛颈静脉具有发育良好的瓣膜 ,抗返流特性好。
- 吴忠仕张竟超程端杨晓涵陈金兰胡建国
- 关键词: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结构特性流体动力学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主、肺动脉吻合方法的研究
- 姬尚义季军杨晓涵杨建安王小雷姚滨张艳晖令文萍
- 本项目在大血管“象鼻手术”的启发下采用的不锈钢圈套扎吻合法去除了繁多的手工缝合操作动作,可明显缩短大动脉吻合时间。两组动物全部存活,实验组动物(套扎法吻合)大动脉吻合时间为12±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动物(手工缝合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套扎心脏移植
-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时机与方式探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总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的治疗效果,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自1999年6月至2009年12月行E-CABG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4~81岁。AMI发生时间<6 h 6例,6 h^3 d 7例,3~30 d 8例,包括心源性休克8例,室间隔破裂穿孔合并心源性休克1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致冠状动脉破裂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频发性室性心律失常8例,发生心室颤动、心脏停搏1例,心脏外伤术后1例,10例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采用体外循环CABG(on-pump)12例,非体外循环CABG(off-pump)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CABG(on-pump-beating)4例。结果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23.8%,E-CABG的病死率明显高于CABG总体病死率(23.8%vs.3.1%,χ2=21.184,P<0.05),其中AMI发生时间<6 h者死亡2例,6 h^3 d者死亡2例,3~30 d者死亡1例,病死率分别为33.3%、28.6%和12.5%。3 d后的病死率明显较低(P<0.05)。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围术期心肌梗死(MI)和败血症,其中行off-pump和on-pump-beating手术患者中各死亡1例。出院16例,随访6个月~10年,晚期死亡6例,5例死于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1例死于非心脏因素;生存10例,其中5例生活质量较差。结论 AMI发生3 d以内行E-CABG病死率高,如果通过IABP等支持治疗,待AMI发生3 d后手术,合理采用off-pump和on-pump-beating手术方法,将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王湘杨建安李刚姬尚义陈伟新杨晓涵陈长春刘希玲王志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安全强度。方法 对120例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抗凝监测,其范围控制在1.5~1.8。并对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抗凝并发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无栓塞病例,少许轻微出血事件亦无需特殊处理,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在我国南方地区行较低强度抗凝治疗(INR=1.5~1.8),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王志伟姬商义杨晓涵谭敏计乐群徐明星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心脏瓣膜华法林
- 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给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给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一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用口含器或面罩吸入法吸入伊洛前列素,剂量为25~30 ng/(kg.min),以2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通过PARI Junior BOY N压机压缩雾化吸入,每4 h给药1次,吸入60、120 min后采用连续多普勒超声波技术,测量左右心每搏心排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在用药前和用药后60、120 min,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变化,患儿用药后左、右心排血量增加,外周末梢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用药1 h显效,于用药2 h达峰值。结论: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可以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提示应用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继发肺动脉高压是有效可行的。
- 王志伟姚霖杨晓涵郭建州夏志琦于洪涛刘希玲秦继红
- 关键词:伊洛前列素血流动力学
- 肺动脉持续灌注对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析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进行肺动脉持续灌注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0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分为肺灌注组(n= 25)、对照组(n = 25),肺灌注组在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予以肺动脉含氧血肺动脉持续灌注,对照组进行二尖瓣常规置换术,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两组术前、结束CPB时、术后6 h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结果:肺灌注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住院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肺灌注组结束CPB时、术后6 h 的肺静脉顺应性改变、氧合指数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出现肺损伤,进行肺动脉含氧血持续灌注可减轻肺损伤。
- 于洪涛杨晓涵张锐陈其龙王尧杨建安
- 关键词:肺损伤肺动脉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