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彬

作品数:62 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心房
  • 26篇心房颤动
  • 26篇房颤
  • 17篇心房颤动患者
  • 15篇心力衰竭
  • 15篇衰竭
  • 15篇慢性
  • 14篇心肌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梗死
  • 9篇心肌梗死后
  • 9篇血管
  • 9篇收缩性
  • 9篇死后
  • 9篇左心
  • 9篇慢性收缩性
  • 8篇心耳
  • 8篇心脏
  • 8篇收缩性心力衰...
  • 8篇慢性收缩性心...

机构

  • 62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黄冈市中心医...

作者

  • 62篇孔彬
  • 56篇黄鹤
  • 20篇黄从新
  • 15篇刘育
  • 14篇刘韬
  • 14篇廖佳芬
  • 13篇秦牧
  • 13篇于胜波
  • 12篇赵庆彦
  • 10篇崔红营
  • 9篇黄丹
  • 8篇李奇
  • 7篇唐艳红
  • 7篇肖亚莉
  • 6篇熊亮
  • 6篇袁明杰
  • 5篇沈才杰
  • 4篇王晞
  • 4篇周青
  • 4篇宋宏宁

传媒

  • 17篇中华心律失常...
  • 8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疑难病杂志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电机械延迟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电机械延迟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患者有无TIA/脑卒中将患者分为TIA/脑卒中组(n = 65)和无TIA/脑卒中组(n =157)。使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组织多普勒获取二尖瓣环外侧、二尖瓣环间隔侧和三尖瓣环右心室侧三个部位的电机械延迟时间(electromechanicaldelay lime,EMD)o EMD测量方法是从体表心电图P波起至舒张晚期波(A,)开始的时间间隔。二尖瓣环外侧和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差值定义为心房间EMD;二尖瓣环间隔侧和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差值定义为右心房内EMD;二尖瓣环间隔侧和二尖瓣环外侧差值定义为左心房内EMD。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探讨各指标与TIA/脑卒中关系。结果与无TIA/脑卒中组相比,TIA/脑卒中组左心房内径[(44. 6+3. 7) mm 对(40. 4+4. 4)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 3±3. 6) mm 对(45. 1 ±3. 5 ) 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4.6±3.0) mm对(31.5±3.6) mm]、二尖瓣环外侧EMD[( 130. 0±2. 7) ms对(H5±6.5) ms]、心房间 EMD[(89. 1±8.4) ms 对(70. 0±7. 9) ms]、左心房内 EMD[(68. 0±6.3) ms 对(48. 8±9.5) ms]均明显增高(P<0.05);二尖瓣间隔侧 EMD[(62. 1±5. 1) ms 对(66. 1+5. 8) ms]、三尖瓣右心室侧EMD[(41.0±5.4) ms对(45.0±5.6) ms]降低(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房内E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心房间EMD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TIA/脑卒中的最佳切点值为78.5 m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4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和84. 1%;左心房内EMD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TIA/脑卒中的最佳切点值为60. 5 ms,AUC为0. 95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 8%和87. 3%。结论与CHA,DS2-VASc评分一样,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间EMD
王光孔彬沈才杰帅维袁明杰刘育黄鹤
关键词: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
左心耳封堵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远期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左心耳封堵术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因房颤住院的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记录手术及并发症等情况,左心耳封堵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临床随访。每次随访时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同时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查,观察封堵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心脏结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左心耳封堵术,手术成功率为100%,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4个月,2例器械相关血栓形成。与术前相比,术后12、24个月患者LAD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46.43±5.28)mm对(43.43±5.18)mm,P<0.05;24个月:(46.43±4.74)mm对(43.43±5.18)mm,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6、12、24个月患者LVEDD、LVEDV、LVEF和NT-proBN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成功率高,长期随访安全性良好。左心耳封堵可能会致房颤患者LAD增大,但对心功能及NT-proBNP无明显影响。
王光记孔彬廖佳芬刘育黄鹤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结构心脏功能
参松养心对代谢综合征大鼠心房颤动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SSYX)对代谢综合征(MetS)大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CTL)组、CTL+SSYX组、MetS组、MetS+SSYX组,每组10只。MetS组即高脂高糖喂养16周,MetS+SSYX组即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加SSYX灌胃8周(0.4 g/kg)至16周。16周后分别测量4组大鼠的体重、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水平;50 Hz的Burst刺激检测4组大鼠房颤诱发的情况;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检测4组大鼠心房组织中酪氨酸羟化酶(TH)、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通过免疫组化来评估交感神经的活性及其分布;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及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TL组比较,MetS组的体重、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水平及房颤诱发率均明显增加(P<0.05),其左房组织的TH、GAP43、NLRP3、 caspase-1、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左房组织的交感神经密度也明显升高(P<0.05)。与MetS组比较,MetS+SSYX组的体重、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水平及房颤诱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其左房组织的TH、GAP43、NLRP3、caspase-1、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左房组织的交感神经密度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SSYX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从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及心房炎症来降低MetS房颤。
章晶晶帅维孔彬杨宏杰黄鹤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代谢综合征交感神经心房颤动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与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研究中国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LAAO)与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LAAO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5例(LAAO组).术后患者使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至少3个月,在第3个月时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调整抗栓治疗,将双抗血小板改为单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同期选择25例使用华法林抗凝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0~3.0.均于患者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间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①安全性比较:LAAO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有1例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无大出血、死亡、器械栓塞等并发症.随访1年内2组均无心脏压塞、器械相关的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1年内有3例出血事件,华法林组有10例(P>0.05).但LAAO组在随访3个月后无出血事件,而华法林组有6例出血事件(P<0.05).②有效性比较:随访1年内,LAAO组与华法林组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本研究初步提示中国房颤患者行LAAO预防血栓栓塞安全、有效,可减少3个月后出血事件.
王光记孔彬李奇权大君刘育黄鹤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血栓栓塞
NLRP3炎症小体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与日俱增,尽管在过去二十年中,房颤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但房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仍居高不下。因此,需继续探索房颤的新型治疗靶点,从而造福患者。炎症反应在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多项研究证实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关系密切,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深入阐明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的关系,对房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就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杨宏杰孔彬黄鹤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重构
左心耳形态可以指导中国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
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左心耳被认为最主要的血栓来源部位.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中国房颤患者形态,评估左心耳形态是否与既往有卒中史患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孔彬刘育胡河王磊范阳梅阳刘万里廖佳芬刘丹邢栋黄鹤
应用TEE数据源的左心耳3D模型开口参数指导LAmbre^(TM)封堵器型号选择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左心耳开口的多个解剖参数与术中最终置入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体内的LAmbre TM封堵器型号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成功进行左心耳LAmbre TM封堵的23例房颤患者,应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软件对其左心耳3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容积数据进行阈值分割等操作,重建左心耳3D模型,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径、周长及面积,并与手术最终选择封堵器型号进行相关性分析。将与封堵器固定盘大小相关性较好的前15例患者的左心耳开口参数与所选择封堵器大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抽取术中更换封堵器2例患者,制作左心耳3D打印模型,并进行体外封堵器释放试验。结果成功对23例房颤患者的左心耳超声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并获取了包括左心耳开口形态在内的5个开口参数。左心耳开口最大径、面积及周长与相应LAmbre TM封堵器固定盘大小的相关性较好(r=0.85、0.74、0.89,均P<0.01)。以与封堵器固定盘大小相关性较好的前15例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开口最大径及周长作为预测变量,封堵器型号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封堵器固定盘最大径预测值=11.22+0.71×开口最大径;封堵器固定盘周长预测值=12.71+1.06×开口周长。通过对左心耳开口参数的综合评估,体外试验中成功封堵了所抽取的2例患者的左心耳模型,且所选择的封堵器与手术最终应用的型号一致。结论综合分析左心耳3D模型开口解剖参数可以更好地指导LAmbre TM封堵器型号的选择。
邓倾加丹宋宏宁梅丹娥刘育孔彬何发智周青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中国人群急性心衰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中国人群急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Knowledge,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筛选有关rhBNP治疗中国人群急性心衰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在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0篇文献,包括1 739名患者,其中rhBNP组(实验组)865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左室射血分数rhBNP组优于对照组(WMD=7.82,95%CI:7.04-8.60)、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rhBNP组优于对照组(WMD=-1.54,95%CI:-2.41--0.66)、降低NT-proBNP水平比较rhBNP组优于常规治疗组(WMD=-839.75,95%CI:-1 264.87--414.62)、心功能改善有效率rhBNP组优于对照组(OR=4.42,95%CI:3.25-6.02)、不良反应发生率rhBN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3,95%CI:0.38-1.06)。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提示纳入的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稳定性较好。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rhBNP对于中国人群急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等级与预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廖佳芬孔彬王磊胡河梅阳刘万里黄丹肖亚莉黄鹤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心衰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冠心病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差异性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差异,探讨病因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0年因冠心病或风湿性心脏病住院的心力哀竭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人选患者电话随访。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组;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差异;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认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共155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随访3年。冠心病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组分别为1096例(70.62%)和456例(29.38%),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为1113例(71.71%)和439例(28.29%)。平均随访3年,冠心病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组总死亡率分别为33.85%和14.9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冠心病总死亡率为风湿性心脏病的1.53倍(95%CI 1.33~1.86;P<0.01),结论与风湿性心脏病相比,冠心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差,病因是影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因应纳入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中。
刘韬于胜波崔红营秦牧孔彬赵庆彦黄鹤杨波黄从新
关键词:心力衰竭病因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预后
湖北地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分析及药物治疗现状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年龄和病因分布特点及心衰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地区8地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至2010年心衰住院患者资料.结果 共12 450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7166例(57.56%),年龄(62.0±14.5)岁.心衰住院患者年龄有减低趋势(P〈0.01).心衰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31.54%)、冠心病(28.24%)、扩张型心肌病(26.57%)、风湿性心脏病(17.49%).不同年龄分组病因分布不同(P〈0.01).治疗以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主,分别占47.49%、68.75%、50.66%、44.06%和53.08%.但β受体阻滞剂随纽约心脏功能分级增加而使用量减少.结论 湖北地区心衰住院患者年龄有减低趋势.病因以高血压最常见,不同年龄组患者病因分布不同.心衰治疗与规范化治疗尚有差距.
于胜波崔红营秦牧孔彬刘韬赵庆彦黄鹤杨波黄从新
关键词:年龄病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