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珠
- 作品数:32 被引量:3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0
- 2009年
-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各参研医院母婴同室或新生儿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37周~、38周~、39周~、40周~和41~42周胎龄组。采用首台国产aEEG仪记录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的aEEG,每次记录3 h。采用半对数公式计算电压,分析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电压、睡眠-觉醒周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纳入11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①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呈现连续性波形。90.5%(105/116名)在生后1日龄出现睡眠-觉醒周期,所有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日龄均出现睡眠-觉醒周期;②1个睡眠-觉醒周期的平均持续(69.9±18.7)min,其中宽带平均为(22.0±5.7)min,窄带平均为(47.9±17.1)min;③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aEEG背景波最低电压分别为(12.8±3.4)、(12.1±2.0)和(12.5±2.6)μV,最高电压分别为(37.5±11.0)、(38.4±9.4)和(38.6±9.6)μV;④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对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的宽带、窄带电压和时程均无显著影响,37周~胎龄组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显著增高(P分别为0.014,0.001和0.000)。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为连续波形,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最低电压均>5μV,最高电压均>10μV。37周~胎龄组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正常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正常足月新生儿的aEEG表现不受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 施亿赟程国强邵肖梅庄德义刘登礼刘先知汪吉梅姚明珠王志中周文浩王来栓曹云
- 关键词: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监测
- 新生儿败血症76例病原菌药敏试验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结果 76例均为单一菌种生长 ,大肠埃希菌 2 8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 18株 ,肺炎克雷伯菌 18株 ,绿脓杆菌 12株。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 (敏感率达 10 0 % ) ,对阿米卡星、第 3代头孢霉素及环丙沙星敏感 (敏感率为 74 %~ 96 %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敏感率帕尼培南 10 0 % ,亚胺培南 94 % ) ,其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 ,对第 3代头孢霉素较耐药。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敏感率 10 0 % ) ,其次为美洛培南、头孢克罗。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碳青霉烯类敏感 (敏感率 10 0 % ) ,其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 76例中治愈 5 8例 ,好转 10例 ,5例自动出院 ,3例死亡。结论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时应根据不同细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 姚明珠陈超张旭东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药敏试验抗生素
- 早产儿呼吸管理-附70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分析
-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儿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发疾病、机械通气所引起的主要并发症,以及呼吸管理过程中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0例呼吸衰
- 姚明珠陆国强陈豪印学蕾吴莉胡勇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管理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 文献传递
- 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胰岛素生长激素及皮质醇的变化和发病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与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0例IUGR早产儿和45例适于胎龄早产儿(对照组)母血、脐血和生后7日龄血清中的Ins、GH、Cor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Ins在IUGR组脐血、生后7日龄血清中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H、Cor在母血中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脐血、生后7日龄血清中Cor含量在IU-GR高于对照组,但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儿IUGR与Ins、GH、Cor等内分泌激素有关,它们通过调节代谢而影响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
- 姚明珠陆国强陈豪印学蕾吴莉戴芸佳郭佳林丁效薇胡勇徐秋玲
- 关键词: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胰岛素生长激素皮质醇
- 早产儿湿肺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 对上海市早产儿中心早产儿湿肺发生情况、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调查 2 0 0 2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2月 31日出生的活产早产婴儿 75 2例 ,临床表现湿肺症者 4 8例。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治疗手段和预后。结果 早产儿湿肺发生率为 6 38% ,可发生在各胎龄段和体重段之间。临床表现以症状出现早 ,多有呻吟、青紫、反应较差、明显吸凹征等为特点。病情严重程度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严重者多需用机械辅助通气。单纯湿肺症预后良好。结论 早产儿湿肺发生率相当高 。
- 吴莉顾爱珠姚明珠印学蕾陈豪徐秋玲
- 关键词:湿肺发生率早产儿
- 持续低血糖新生大鼠大脑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和氧化型谷胱甘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 研究7日龄新生大鼠持续低血糖对脑组织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探讨低血糖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的机制。方法7日龄大鼠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诱导持续性低血糖(n=6),观察36h后收集脑皮质、海马和丘脑组织,采用谷胱甘肽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总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氧化型GSH(glutathionedisulfide,GSSG)含量,计算GSSG/GSH,并采用酶谱法测定MMP-2活性。设正常血糖对照组6只。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双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持续低血糖36h后,低血糖组脑组织总GSSG含量较对照组增高约1.5倍[(15.89±5.46)mg/g蛋白与(6.15±3.42)mg/g蛋白,t=3.704,P=0.004]。GSSG/GSH比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58±1.79)%与(2.79±1.76)%,t=2.712,p=0.022)]。低血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的GssG/GsH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丘脑GSSG含量和GSSG/GSH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SSG:(15.93±5.75)mg/g蛋白与(5.03±5.14)mg/g蛋白,P〈0.05;GSSG/GsH:(6.50±3.25)%与(2.41±3.12)%,P〈0.05]。低血糖组脑组织MMP-2总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2.22±0.59与1.21±0.17,t=4.064,P=0.002)。低血糖组与对照组脑组织不同部位比较,MMP2活性均显著增高(皮质:2.14±0.51与1.17±0.27;海马:2.31±0.72与1.22±0.37;丘脑:2.22±0.68与1.24±0.18;三者P均〈0.01)。脑组织MMP-2活性与GSSG的含量和GSSG/GSH比率分别呈正相关(r=0.575和0.484,P-0.0002和0.0003)。结论氧化应激是7日龄新生大鼠持续低血糖造成脑损伤的重要机制,其相关部位主要为丘脑。低血糖可使脑组织MMP-2活性升高,与GSSG和GsSG/GSH的含量有关。
- 刘江勤陈超郭佳林姚明珠陆国强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谷胱甘肽
- 新生儿先天性畸形481例构成和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10年中新生儿畸形在发生率和组成结构中的变化,并探讨可能与畸形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新生儿畸形的现状,从而寻求有效降低新生儿畸形的方法。方法选择10年内发生的所有新生儿畸形病例,对历年孕妇产前检查率、胎儿畸形构成状况、孕妇多种相关暴露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孕妇按时作产前检查对降低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和降低畸形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占所有畸形之首,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生率则明显下降。育龄妇女患性病、孕期感染等致畸因素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结论孕妇产前检查,特别是应用B超和染色体检测进行筛查;减少母亲性病及孕期感染的发生对防范新生儿畸形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印学蕾丁效薇姚明珠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产前检查
- 7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预后及其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对7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各相关因素影响下的基本分布情况、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NEC好发于胎龄<34周者,以非母乳喂养者居多,发病时间大多在2周内。胎龄≥34周的NEC患儿存活率明显高于胎龄<34周的NEC患儿,尤其见于24h内开始喂养、出生后予以人工喂养和非极低出生体重的NEC患儿。结论胎龄是影响NEC发生率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适当延迟小胎龄儿喂乳时间、应用母乳喂养可改善其预后。
- 印学蕾陈豪姚明珠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龄
- 新生儿脑梗塞临床特征及与年长儿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贺影忠陈超姚明珠
- 关键词:CEREBRAL新生儿病房年长儿童发病机制
- 超声背散射检测足月新生儿骨营养状况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初步建立正常足月新生儿松质骨超声背散射系数(back scatter coefficient,BSC)的参考值范围,并探索采用BSC检测足月新生儿骨营养状况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8月出生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65例.分别于生后3d和生后42d,使用频率为2.25、3.5和5MHz的宽带非聚焦换能器,测量跟骨超声信号。用MATLAB分析软件分析和计算背散射信号。记录被测婴儿的出生胎龄、体重、日龄等资料。分析BSC值与出生胎龄和体重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Tukey检验、秩和检验、Dunn检验,以及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665例正常足月儿中.男婴335例;出生胎龄(38.0±1.9)周,出生体重(3152±226)g.(2)生后3d:各出生胎龄组和出生体重组间BSC值在2.25MHz(H值分别为9.842和17.271)和3.5MHz(H值分别为6.275和21.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3.5和2.25MHz,BSC值与出生胎龄(r值分别为0.047和0.035,P值均〈0.05)和出生体重(r值分别为0.125和0.186,P值均〈0.05)均呈正相关。(3)生后42d:各出生胎龄和体重组婴儿5、3.5和2.25MHz测得的BS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胎龄:H值分别为76.832、16.498和32.756,P值均〈0.01;体重:H值分别为70.014、18.095和34.126,P值均〈0.01]。在5、3.5和2.25MHz测得的BSC值与出生胎龄和体重均呈正相关(胎龄:r值分别为0.397、0.286和0.272;体重:r值分别为0.451、0.223和0.196;P值均〈0.01)。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正常足月儿BSC参考值的百分位数。一定频率下,BSC与出生胎龄、体重有良好的正相关性,能较准确地反映足月儿出生时和生后的松质骨状况,可用于新生儿骨营养状况的随访检查。
- 郭佳林张蓉姚明珠刘江勤陈超
- 关键词:骨密度超声检查婴儿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