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杰 作品数:34 被引量:20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反应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凝血状态及其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同年龄健康对照组包括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D-二聚体在内的凝血纤溶指标及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内的炎症因子水平。观察凝血纤溶指标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APTT、PT及TT均显著缩短,FBG、D-二聚体均增高,TNF-α显著增高而IL-10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FBG、D-二聚体增高,APTT缩短(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APTT、PT及TT与TNF-α呈负相关,而与IL-10呈正相关,FBG、D-二聚体与TNF-α呈正相关,而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尤其是处于急性加重期,存在血栓前状态特点,其与COPD系统性炎症反应相关。 刘领 吴文杰 杨霁 赵惠敏 熊鑫 薛兵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对43例哮喘患者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同期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观察IL-5/IL-10与FEV1%、PEEF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增高而IL-10浓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比缓解期增高,而IL-10浓度低于缓解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IL-5/IL-10与FEV1%、PE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25和-0.5147(P值均<0.05)。结论IL-5、IL-10水平变化参与了哮喘发病,其检测有助于哮喘气道炎症状态的评估。 刘领 赵淑敏 卢青 薛兵 李秀业 杨霁 吴文杰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5 白细胞介素-10 脑梗死后球麻痹并肺部感染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球麻痹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脑梗死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喂食组及鼻饲组,喂食组又分为常规吸痰组(A1组)及震痰器排痰吸痰组(A2)组,鼻饲组又分为非气管插管组(B1组)及气管插管组(B2组),比较各组肺部感染7d有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A1、A2、B1及B2组7d有效率分别为52.27%、56.25%、73.77%及89.66%,住院天数分别为(21.19±7.41)、(20.15±4.36)、(16.13±5.40)及(13.52±3.21)天。A1与A2组7d有效率及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B2组7d有效率高于B1组,而住院天数少于B1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尤其是B2组疗效好于A组(P<0.05)。结论及早鼻饲及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有益于脑梗死后球麻痹并肺部感染的控制。 刘领 白勇涛 赵淑敏 薛兵 卢青 杨霁 李秀业 吴文杰关键词:并肺部感染 球麻痹 死后 平均住院天数 非气管插管 肺部感染患者 短程皮质激素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短程全身皮质激素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短程全身皮质激素治疗组及标准激素治疗组,短程组给予甲泼尼松龙40 mg,1次/d,静脉滴注,疗程5 d,标准组给予泼尼松30 mg,1次/d,口服,疗程10~14 d,之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CAT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随访并比较两组一年内再次急性加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餐后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程度、治疗成功率及一年内再次急性加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程组CAT评分、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优于标准组,且住院时间更短,治疗结束后餐后血糖更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d短程全身皮质激素疗法安全有效,可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激素治疗策略。 刘领 陈晓燕 赵淑敏 杨霁 吴文杰 薛兵 赵慧敏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短程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我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9例FOP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咳嗽、发热、喘息、咯血及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初根据临床症状及胸部CT检查结果,误诊12例(63.2%),其中8例误诊为肺癌,3例误诊为肺脓肿,1例误诊为真菌感染。病程中19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一例活检提示机化性肺炎;8例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中5例假阳性。最终1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但2例通过外科手术活检分别提示为肺结核及肺腺癌;8例经外科手术活检确诊。结论 FOP临床相对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单纯依赖临床症状及胸部CT检查结果极易误诊;临床医师需不断加强对FOP临床特点的认识,熟知其影像学特点,了解各种相关检查方法的优劣性,并排查本病继发病因,以减少临床误漏诊。 何彦侠 吴文杰 薛兵 葛洪霞关键词:机化性肺炎 误诊 肺脓肿 脉冲振荡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评价脉冲振荡法(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对296例COPD缓解期患者(COPD组)和171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包括脉冲振荡法(IOS)及常规肺通气在内的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IOS测试结果,评价IOS与常规肺通气检测的一致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IOS测试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差异呈频率依赖性。Fres、R5-R20、R5、X5等IOS值同FEV1%、FEV1/FVC、PEF、FEF50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脉冲振荡法与常规通气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反映早期气道阻塞情况。 郭忠竹 刘领 吴文杰关键词:脉冲振荡法 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军团菌感染继发机化性肺炎一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军团菌感染导致的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对1例军团菌感染导致的SOP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以"军团菌,机化性肺炎"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以"legionella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结果患者男,56岁,主因"间断发热9 d,腹泻3 d,加重伴咳嗽2 d"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就诊。表现为发热、腹泻、咳嗽、咳痰,院外误诊为呼吸道感染、肠炎,影像表现为大叶实变伴磨玻璃影,入院后考虑诊断军团菌肺炎。给予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效果不佳,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下降,由经皮肺穿刺病理诊断为机化性肺炎,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随访2个月后病灶完全吸收,随访2年无复发。共检索到文献3篇,均为外文文献,1篇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回顾性分析发现1例军团菌感染的SOP;1篇为经肺活检证实的个案报道;1篇为军团菌导致SOP的CT研究。结论继发于军团菌肺炎的SOP研究极少,影像学表现与军团菌肺炎相似,其最具特征的表现为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和实变伴或不伴支气管充气征。临床遇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军团菌肺炎时应考虑到SOP可能,可完善肺穿刺检查确诊,短期的激素治疗效果好,预后较好。 熊鑫 赵惠敏 吴文杰 杨霁 薛兵关键词:肺炎 军团病 糖皮质激素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六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ulmonary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IMA)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例曾被误诊的PIMA患者资料。结果6例中误诊为肺结核、重症肺炎各2例,肺脓肿及肺炎合并支气管扩张各1例,误诊时间2周~2年。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3例(伴呼吸衰竭2例、咳白色泡沫痰1例),咳嗽、咳痰伴胸痛1例,气短、呼吸困难1例,无症状1例。胸部CT表现为双肺弥漫型病变4例,孤立型病变2例。3例由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2例由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1例由胸腔穿刺病理检查确诊。6例确诊后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各1例,放弃治疗2例,转院1例。化疗者随访1年,仍在治疗中,病情相对稳定;靶向治疗者随访3个月,病情基本稳定;手术切除者随访2年,病情平稳,无复发;转院者失访;放弃治疗者1月余后死亡。结论PIM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当遇到胸部CT检查提示存在实变合并支气管充气征的难治性或无反应肺炎,以及存在囊液性或空泡型卫星灶患者时应考虑到PIMA可能,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以避免或减少误诊。 熊鑫 刘领 吴文杰 何彦侠 薛兵关键词:肺肿瘤 误诊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按常规方法收取27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观察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COPD合并肺部感染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13%)、肠杆菌属(14.50%)、流感嗜血杆菌(13.74%)、肺炎克雷伯杆菌(12.21%)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次为链球菌、金葡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26.71%),真菌占11.45%。亚胺培南、衣替米星、头孢吡肟等都有较好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未显示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有增高趋势(耐药率31.0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与头孢他啶相近。结论 COPD并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等有较高敏感性。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增加,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显示一定的优越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感染应予重视。 赵淑敏 刘领 薛兵 杨霁 李秀业 吴文杰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19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可能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经病理确诊为FOP 1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病灶是否≥3 cm以及是否找到继发病因分为特发性及继发性FOP,分别分析不同大小病灶以及特发/继发性FOP的临床特点。结果 FOP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3 cm与≥3 cm的FOP患者相比,临床症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周肺野分布、多边形、与胸膜宽基底接触、密度不均、周边模糊等有利于≥3 cm FOP的诊断,但<3 cm FOP具有肺癌常见的边缘清晰、空泡征、毛刺征等特点,初始误诊率较高。19例FOP中,找到继发病因5例:3例考虑与感染有关;1例手术活检显示抗酸染色阳性,1例因病灶存在动态增大,手术切除见到腺癌细胞。14例特发性FOP较继发性FOP病程长,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症状较少见。结论临床症状无助于FOP诊断;依据胸部CT,大病灶FOP具有一定特点,但<3 cm FOP难以与肺癌鉴别;FOP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但病理诊断FOP后注意查找继发病因,并应密切监测胸部CT变化,防止误诊或漏诊。 何彦侠 吴文杰 熊鑫 李秀业 薛兵 葛洪霞关键词: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