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静漪

作品数:42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政治法律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教育
  • 6篇大学生
  • 6篇社会
  • 6篇社会法
  • 6篇法律
  • 5篇政治
  • 5篇政治教育
  • 5篇治教
  • 5篇思想政治
  • 5篇思想政治教育
  • 5篇劳动法
  • 5篇劳动关系
  • 5篇法治
  • 4篇学生思想政治...
  • 4篇权益
  • 4篇法典
  • 3篇大学生思想
  • 3篇大学生思想政...
  • 3篇大学生思想政...
  • 3篇社会保险

机构

  • 40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全国人民代表...
  • 1篇南京特殊教育...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0篇叶静漪
  • 3篇肖京
  • 2篇李少文
  • 2篇魏倩
  • 1篇井涛
  • 1篇申仁洪
  • 1篇周弘
  • 1篇景天魁
  • 1篇黎建飞
  • 1篇林嘉
  • 1篇王立新
  • 1篇潘海啸
  • 1篇蔡昉
  • 1篇娄宇
  • 1篇岳经纶
  • 1篇杨瑞龙
  • 1篇蔡继明
  • 1篇王培峰
  • 1篇娄宇

传媒

  • 5篇北京教育(德...
  • 3篇中外法学
  • 3篇中国人力资源...
  • 2篇法学杂志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人口与发展
  • 2篇学术前沿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民主与法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工会信息
  • 1篇现代特殊教育
  • 1篇行政法学研究
  • 1篇西部大开发
  • 1篇社会保障评论
  • 1篇人权
  • 1篇北京教育(高...
  • 1篇高校辅导员学...
  • 1篇法制资讯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保障法协同性的内涵与建构
2024年
在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社会保障法的协同性需要引起关注。社会保障法的协同性有形式协同性和实质协同性两重内涵。从法律实施情况来看,形式协同性既表现为社会保障法与财税法、金融法、慈善法等存在的法间协同需求,也表现为社会保障法的实施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的部门协同需求。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围绕生存权保障来界定社会保障法的实质协同性,这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实质协同性更为准确的表达应为生存权兜底与发展权促进之间的协同。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保障法实质协同性的具体内涵。建构社会保障法的协同性,首先要处理好社会保障立法中“促进”与“限禁”的选择问题,明晰社会保障法形式协同性与实质协同性的法律基础;其次,要深化《社会保障法典》立法进程与实质协同性的交互关系;最后,要明晰形式协同性在三次分配中的不同体现,重点关注共享理念指导下的协同路径。
叶静漪
关键词:社会保障法协同性
新发展阶段中国社会法的转型与重点立法任务被引量:18
2021年
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是社会法发展转型的新契机。社会法的推行不仅有助于实现法治秩序,也作用于民生和经济社会领域。社会法治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可以形成共享型社会法,契合了中国社会法的价值、内容和功能。从实践角度看,以共享发展为基础推动社会立法,既要确保社会法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联动性、立法过程的开放性以及立法的科学性,还要在社会重点领域立法中贯彻共享原则,在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障、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以及涉外劳动法等方面形成具体制度规范。编纂法典是推动社会立法的可预期措施,也将是新发展阶段的重点立法活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中国社会法发展的关键时机,社会立法必须迈出新步伐。
叶静漪李少文
关键词:社会法共享发展劳动法典
社会法转型与进路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近年来,社会领域法治总体成效卓著,但劳动保护、社会组织及公益慈善和特殊群体保护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社会法须适时转向更具有适用价值的具体研究,在坚持自身独立的基础上注重体系协同、注重实施的外部基础环境,在慎重修缮规范的同时发挥软法治理效能,与信息时代、风险社会相适配,构筑现代化、中国化的社会法治系统。
叶静漪苏晖阳
关键词:社会法
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劳动法典编纂被引量:8
2022年
劳动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社会政策紧密相关。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景下,劳动立法领域加快改革,关键是编纂一部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法典。目前,我国劳动领域法律规范虽然有体系化特征,但仍存在很大不足,编纂法典可以一次性解决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促进法治建设,并保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劳动法典应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共享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以权利为中心,贯彻治理逻辑。这将是一部共享型劳动法典。它吸纳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新时代劳动理念,创建具有共建共治共享特征的劳动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劳动法典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叶静漪李少文
关键词:劳动法典共享社会主要矛盾
叶静漪、林嘉、黎建飞、娄宇、沈建峰、钱叶芳、王天玉、佟丽华、李广德:关于劳动法法典化的讨论被引量:1
2022年
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劳动法》。此后,我国又先后制定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现在,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劳动法》和其他法律为主体,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和国际公约等为辅助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劳动形式不断改变,催生出了灵活就业、共享用工、居家办公等一系列新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使得传统劳动主体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是否需要编纂劳动法典、如何编纂劳动法典,成为当前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为此,本期争鸣栏目邀请叶静漪、黎建飞、娄宇、沈建峰、王天玉等专家发表意见,并选取林嘉、钱叶芳、佟丽华、李广德等专家已发表文章的观点,对劳动法法典化进行讨论。
叶静漪叶静漪林嘉黎建飞娄宇娄宇王天玉佟丽华李广德
关键词:地方政府规章劳动法典《劳动法》法典化法律制度体系灵活就业
我国竞业限制制度的构建被引量:30
2006年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剧烈并导致人才流动加快。许多用人单位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条款,要求员工在职期间的保密义务和离职后的竞业限制义务,来保护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但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劳动者的权利,特别是竞业限制,由于其关乎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甚至关乎劳动者的生存权,所以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应纳入劳动法讨论的范畴。
叶静漪任学敏
关键词:竞业限制商业秘密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法治机制和实现路径被引量:4
2023年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覆盖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新时代人口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叶静漪
关键词:法治机制人口发展战略生命周期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被引量:7
2017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加强与第一课堂的融合既是题中之意,也是大势所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新格局,让学生真实体会到时代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发挥引领功能和导向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方向指引。
叶静漪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长成才互联网
强化问题研究意识 提升队伍能力素质
2016年
教育是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多年发展的经验表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导向,不仅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总结,同时还可以深入触摸到教育改革发展的脉动。当前,社会变革日益深刻,社会发展日益加快,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社会思潮更加多元,造成青年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和困难更加多样复杂,发展需求也更加迫切全面。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工作理念。
叶静漪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创新工作理念
健康就业歧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2003年被我国媒体评价为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反歧视年”,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歧视问题的关注:4月3日在浙江省发生的周一超杀人案件;11月20日一封由1611名公民联合签名的《要求对全国31省(市)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和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立法保护的建议书》递交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卫生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叶静漪魏倩
关键词:乙肝病毒携带者劳动者权益劳动就业权隐私权知情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