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晓秀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5篇儿童
  • 4篇哮喘
  • 3篇血气
  • 3篇血气分析
  • 3篇小儿
  • 3篇疗效
  • 3篇儿童哮喘
  • 2篇药物疗法
  • 2篇阴沟
  • 2篇阴沟肠杆菌
  • 2篇阴沟肠杆菌感...
  • 2篇窒息
  • 2篇中毒
  • 2篇社会经济学
  • 2篇社会经济学评...
  • 2篇酸中毒
  • 2篇脐血
  • 2篇综合征
  • 2篇先天

机构

  • 18篇泸州市人民医...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1篇叶晓秀
  • 9篇孙晓红
  • 7篇梁玉兰
  • 6篇简国江
  • 4篇袁丹
  • 4篇张燕丽
  • 3篇甘仲霖
  • 3篇彭志远
  • 3篇李红梅
  • 3篇王君霞
  • 2篇王怡
  • 2篇桑晓梅
  • 2篇李贵平
  • 1篇董文斌
  • 1篇曹晓宽
  • 1篇张昌秀
  • 1篇杜渊
  • 1篇钱璟
  • 1篇蹇丹
  • 1篇唐光才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3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伴黄疸一例被引量:5
2014年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也称christ—siemens综合征,是由于遗传或遗传因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十分罕见的疾病,出生时的发病率约为1/10万。现将我院收治一名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患儿报告如下,供临床工作者互相参考,学习。
沙露露王君霞叶晓秀
关键词: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SIEMENS黄疸出生时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中重度HIE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7例HIE患儿依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4例使用脑蛋白水解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23例仅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法(NBNA)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生后第7天NBNA评分为35.50±2.57,有效率82.35%(28例);第14天NBNA评分为37.59±2.05,有效率91.18%(31例);第28天NBNA评分为38.97±1.75,有效率97.06%(33例)。对照组第7天NBNA评分为33.87±2.69,有效率56.52%(13例);第14天NBNA评分为35.26±3.43,有效率69.57%(16例);第28天NBNA评分为37.13±3.17,有效率78.26%(18例)。治疗组NBNA评分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以提高HIE的疗效,改善预后。
陈亮叶晓秀袁丹曾令梅潘静
关键词:脑蛋白水解物促红细胞生成素
216例智力低下儿童病因调查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儿童智力低下 ( MR)发病原因 ,加强对 MR的预防 ,对降低 MR的发病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出生和就诊于我院及协作医院的儿科患者 (包括早产儿、窒息儿、低体重儿、精神发育迟滞及各区县送往市上已鉴定的部分残疾儿 )共 2 1 6例进行问卷和测查。结果 产前、产时、产后的某些不利因素是儿童发生 MR的主要原因 ,社会文化因素等也可导致儿童 MR。结论 为减少儿童 MR的发生 ,应充分重视遗传咨询及母孕期卫生指导 ,避免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 ,加强婴幼儿保健工作 ,提高群体文化水平 。
孙晓红梁玉兰蹇丹叶晓秀
关键词:智力低下儿童病因发病率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新生儿脐动脉血气pH值与新生儿结局,探讨其与行为神经测定(NBNA)闻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分娩的100例足月新生儿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15例和轻度窒息组37例,进行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NBNA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及B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生后4—6d 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时,脐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H、BE值及NBNA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是一项判断围生儿产时宫内酸碱代谢状况,评估新生儿近期预后的生化指标。
张燕丽叶晓秀简国江梁玉兰刘春梅袁丹
关键词:脐动脉酸中毒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小儿腹泻病控制规划实施模式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降低小儿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选江阳区泰安镇、通滩镇作为监测点,选0~5岁500名儿童进行腹泻病防治系统监测管理。结果 在腹泻病发病高峰季节腹泻患病率从监测管理前的62.70%降至监测管理后的20.10%,死亡率由4.00‰降至0,1岁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率由54.22%上升至75.30%,差异显著(P<0.01),家长对腹泻病儿管理的合格率由27.00%上升至90.00%,医疗费用管理后明显下降。说明深入贯彻执行小儿腹泻控制规则(CDD方案),探讨实施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
孙晓红叶晓秀简国江甘仲霖
关键词:小儿腹泻
婴幼儿哮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分析
2000年
叶晓秀李红梅梁玉兰简国江甘仲霖
关键词:哮喘药物疗法疗效婴幼儿
阴沟肠杆菌感染致新生儿颅腔积气一例报告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含气的脑炎在新生儿非常罕见。我们报道1例日龄为5d的新生儿,因败血症并发颅内感染而导致颅腔大量积气。对新生儿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颅腔积气患儿进行临床和疾病转归及泸州地区阴沟肠杆菌耐药分析。方法对本例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脑膜炎、颅腔大量积气的患儿进行蓝光治疗、抗生素、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及支持治疗,反复检查血常规、CRP、头颅CT、血培养、脑积液常规、脑脊液培养等。结果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均为阴沟肠杆菌,头颅CT表现为颅腔大量积气,随着病情好转颅腔气体逐渐吸收后形成严重颅腔积水,并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本病案强调阴沟肠杆菌感染在新生儿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新生儿阴沟肠杆菌颅腔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导致颅腔积气,对喹诺酮类敏感率93.75%-100%、庆大霉素敏感率73.33%、亚胺培南敏感率94.12%,对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三代易产生耐药性,病死率高,存活后遗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叶晓秀梁玉兰袁丹彭志远董文斌
关键词:脑膜炎颅腔积气阴沟肠杆菌素
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1996年
用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50例,显效和有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未发现毒付作用。
王怡叶晓秀张燕丽
关键词:丽珠肠乐腹泻药物疗法疗效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气变化与神经系统损害的关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PaCO2、pH及剩余碱变化与其神经系统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分为3组,A组:pH>7.00,PaCO2<50mmHg,剩余碱无明显改变,无神经系统异常;B组:pH≤7.00,PaCO2>50 mmHg、剩余碱≤-10,无神经系统异常;C组:pH≤7.00、PaCO2>50 mmHg、剩余碱≤-15,有神经系统异常。采集患儿脐动脉血、产后1小时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观察A pgar评分和临床经过。结果脐动脉血pH、PaCO2和剩余碱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产后1小时桡动脉血pH值A组与C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产后1小时桡动脉血pH、PaCO2分别和脐动脉血pH、PaC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三组间有不同神经系统表现;Apgar评分C组较低。结论在严重酸中毒时,胎儿出生后pH、PaCO2及剩余碱会发生显著改变,剩余碱显著异常的患儿有不良神经系统预后。
叶晓秀梁玉兰桑晓梅孙晓红袁丹
关键词:窒息酸中毒血气分析新生儿
新生儿阴沟肠杆菌感染致颅腔积气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患儿 男,5d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皮肤黄染2d.不哭、不吃、少动7^*h。体检: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腹软,脐轮红肿,范围约1.5cm×1.0cm,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血常规:WBC6.8×10^9/L,中性粒细胞0.72,RBC4.71×10^12/L。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脐炎,病理性黄疸。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抗感染等治疗。
彭志远叶晓秀唐光才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感染颅腔积气胎儿宫内窘迫脓性分泌物新生儿脐炎病理性黄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