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瑞风

作品数:58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细胞
  • 33篇银屑
  • 33篇银屑病
  • 28篇银屑病患者
  • 26篇干细胞
  • 22篇骨髓
  • 20篇间充质干细胞
  • 20篇充质干细胞
  • 13篇间充质
  • 11篇基质
  • 11篇骨髓基质
  • 11篇骨髓间充质
  • 1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0篇分泌
  • 9篇增殖
  • 9篇皮损
  • 9篇基质细胞
  • 9篇骨髓基质细胞
  • 7篇血管
  • 6篇血管内皮

机构

  • 56篇太原市中心医...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北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青海大学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57篇刘瑞风
  • 50篇张开明
  • 19篇尹国华
  • 12篇李新华
  • 11篇侯瑞霞
  • 10篇赵新程
  • 10篇杨元文
  • 10篇李俊琴
  • 9篇张静
  • 7篇闫鑫
  • 5篇张永翠
  • 5篇冯海燕
  • 5篇王荣
  • 4篇潘智慧
  • 4篇王芳
  • 3篇唱文娟
  • 3篇安鹏
  • 3篇王丽
  • 3篇李欣
  • 3篇刘小民

传媒

  • 8篇临床皮肤科杂...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现代免疫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培养条件对胸腺小叶中原基胸腺细胞的去除效应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制备去原基胸腺细胞的胸腺组织的理想方法。方法:取6个月龄利凡诺引产儿胸腺,并分离胸腺小叶,采用气液交界面培养法,培养于含1.35mmol/L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以不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的胸腺小叶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于0d、3d、4d、5d、6d、7d取培养的胸腺小叶经HE染色观察结果。结果: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后胸腺小叶中原胸腺细胞逐渐减少,培养5d或6d后,胸腺细胞基本被消除,而对照组在培养的全过程小叶中胸腺细胞数量无明显减少。结论:使用含2’-脱氧鸟苷的培养基培养5d或6d,是制备去原基胸腺细胞胸腺小叶的有效方法。
刘瑞风李新华张开明
关键词:胸腺
不同培养条件对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及增殖的影响
2008年
刘瑞风李新华张开明
关键词:细胞贴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骨髓造血细胞SCID鼠增殖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主控基因RUNX1及其靶基因的表达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主控基因RUNX1及其靶基因SLC9A3R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及磷酸激酶(PKC)-βⅠ的mRNA表达,进一步了解RUNX1及其下游基因与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活性异常的关系。方法取20例银屑病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分离、培养、扩增外周血T细胞并鉴定纯度;提取纯化m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检测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在mRNA水平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银屑病组RUNX1、SLC9A3R1、HLA-C及PKC-βⅠmRNA与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比值分别为1.807 1、2.249 4、2.074 4及2.378 4。结论 RUNX1及其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引起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并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安鹏王永刘瑞风赵新程燕华玲
关键词:银屑病T淋巴细胞RUNX1
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T细胞活性研究
张开明李新华陈先进刘瑞风尹国华李俊琴程涛
该项目05年受太原市科技局(0503044)资助,目前已完成。其引申研究在07年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940)资助。目前作为太原市科技局任务已全部完成,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大部分完成。经过分析,撰写论文,...
关键词:
关键词:银屑病T细胞定向分化骨髓造血细胞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反应及抗原提呈功能有明显差异,而与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差异。目的:观察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和流产胎儿骨髓单一核细胞并培养、传代,传至第2代72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CD34+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细胞磁珠分选仪分选出的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培养24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骨髓CD34+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与结论:CD34+细胞加入银屑病患者和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培养24h后,细胞形态无差别。银屑病患者和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王荣刘瑞风张永翠潘智慧李欣刘小民尹国华张静张开明
关键词:银屑病CD34+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
成人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特性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比较成人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学特性的差异,为实验室及临床MSC的应用提供依据。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成人和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MSC。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细胞以流式细胞术进行表面标志鉴定;观察向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情况;收集第3代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将第3代细胞与外周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用MTT法绘制MSC生长曲线。研究发现,成人与胎儿来源的骨髓MSC都具有体外扩增能力,并且形态相似、表型相同。成人MSC对T细胞的抑制能力强于胎儿MSC。成人及胎儿来源的骨髓MSC都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而且,成人MSC在免疫调节功能上优于胎儿MSC,因此更适合于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及免疫抑制剂。
锁利琼刘瑞风侯瑞霞李俊琴张开明
关键词:成人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银屑病患者皮损DMSCs血管生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和正常皮肤组织真皮间充质干细胞(DMSCs)中CXCL12,THBS1及THBS2的表达,探讨血管生成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取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和正常皮肤组织,分离、培养、扩增DMSCs,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DMSCs中CXCL12,THBS1及THBS2的表达。结果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处DMSCs表达CXCL12,THBS1及THBS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血管生成相关基因CXCL12,THBS1及THBS2的m RNA表达增高。
赵新程王强梁见楠李娟杨晓红周玲李俊琴刘瑞风张开明
关键词:银屑病血管生成CXCL12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被引量:1
2020年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folliculosebaceous cystic hamartoma,FSCH)是一种少见的错构瘤,由毛、皮脂腺和间质成分组成.典型表现为孤立对称的小丘疹或结节,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鼻部[1].经文献检索,迄今全球报道仅20余例.本病一般发生于年轻人或出生即有[2-3],而我科门诊最近诊治的1例74岁患者发病仅7年,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女,74岁.因左侧鼻翼一结节逐渐增大7年,于2018年2月23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鼻翼出现一米粒大肤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诊治,后皮损逐渐增大.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刘瑞风潘宏王芳姚丽峰
关键词:错构瘤囊性毛囊皮脂腺
银屑病患者皮损间充质干细胞环状RNA表达异常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15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5例健康对照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SC),用流式细胞仪及多向分化法进行鉴定。用RNA测序法检测circRNA表达,并进行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挑选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构建circRNA-microRNA相互作用网络,从中挑选3个与其相关的microRNA进行qRT-PCR验证。银屑病患者组和对照组qRT-PCR验证结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RNA测序结果显示,共检测到6 323个circRNA,其中3 227个为本实验首次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中有129个circRNA呈差异表达,其中123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挑选7个差异circRNA进行circRNA-microRNA相互作用预测,显示与这7个circRNA关系密切的银屑病相关microRNA,包括miR-17-5p、miR-30e-5p、miR-142-3p/5p、miR-369-3p、miR-184、miR-4490、miR-654-3p、miR-423-5p等。qRT-PCR也证实,这7个差异circRNA在患者组也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挑选的3个microRNA在银屑病皮损中低表达(t值分别为3.993、3.217、2.918,均P〈0.05)。结论 银屑病皮损MSC circRNA表达异常,并可能参与了银屑病发病。
刘瑞风杨晓红梁见楠张开明
关键词:银屑病间质干细胞
不同浓度胎牛血清对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使用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产生某些细胞因子的量,揭示FBS对BMSCs产生细胞因子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分别使用10%和20%FBS通过贴壁法培养BMSCs,收集传3代后又培养72h的BMSCs及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志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7、IL-8和干细胞因子(SCF)的水平。结果90%以上细胞表面抗原高表达CD29,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即BMSCs纯度在90%以上;两组BMSCs培养上清液中IL-7、IL-8和SCF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牛血清对BM-SCs产生细胞因子没有影响。
杨苏旺刘瑞风张开明
关键词:骨髓细胞细胞因子类胎牛血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