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银
-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1年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近几年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杨浦区2007—2011年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数据资料,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共接报、处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188起,发病人数1,739例,无死亡病例。其中水痘61起、流行性腮腺炎2起、手足口病82起、流感样发热事件40起,腹泻呕吐事件3起,分别占32.45%、1.06%、43.62%、21.28%和1.59%。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场所为托幼机构,占96.34%;水痘和流感样发热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为中小学,分别占80.33%和80.00%。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的高发场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应以防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经接触传播传染病为工作重点,规范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缺勤监测和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健康宣传。
- 代银韩雪张家琪
-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突发疫情
- 上海市杨浦区545例尘肺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掌握上海市杨浦区尘肺病发病情况,了解尘肺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上海市杨浦区尘肺病的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整理1956—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共545例尘肺病病例资料,对病例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规模、接尘工龄、发病年龄、尘肺种类、工种及所属行业等特征进行描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56—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共确诊尘肺病例545例,其中男性529例,女性16例;壹期336例,贰期160例,叁期49例;有用人单位的539例,其中大型企业125例,中型企业235例,小型企业179例,无用人单位的6例。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平均发病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85,P>0.05);不同规模用人单位接尘工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436,P<0.05)。上海市杨浦区尘肺种类最多的是铸工尘肺和矽肺;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尘肺种类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8,P<0.05)。上海市杨浦区尘肺病病例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结论上海市杨浦区要严格遵循国家各项文件精神,落实好三级预防的原则,从根源上杜绝新发尘肺病例的发生,保障既往尘肺病例的利益。
- 代银张亚英黄惠敏
- 关键词:尘肺病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
- 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流行现况,为探讨影响儿童慢性疲劳的相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杨浦区5所初中和5所高中的学生3 31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学生自填方式,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中学生学习和体力活动情况、睡眠情况及相关症状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疲劳量表-14(FS-14)。结果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12~18岁)慢性疲劳综合征检出率为21.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慢性疲劳综合征组学生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慢性疲劳综合征组学生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量表总分均高于正常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检出率较高,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改变。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 夏蒨韩雪郑薇薇代银
- 关键词:疲劳综合征慢性统计学
- 200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主要慢性病疾病负担及预测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主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并进行预测,为辖区内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和人口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10、Access 2010、Joinpoint 4.9.0.0和R4.3.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率的标化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2002—2021年杨浦区主要慢性病累计死亡150666例,占总死亡数的84.23%。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2.2%,t=-3.8,P<0.05],其他病种均呈上升趋势,且心脑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均为历年最高;男性心脑血管疾病(AAPC=-0.8%,t=-1.9,P=0.062)和糖尿病(AAPC=0.9%,t=1.8,P=0.072)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呈下降趋势。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0,t=-0.1,P=0.947),糖尿病呈上升趋势(APC=1.3%,t=2.6,P<0.05),其他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及女性主要慢性病的平均减寿年数均呈下降趋势;男性(APC=-2.3%,t=-6.3,P<0.01)及女性(APC=-3.9%,t=-8.4,P<0.0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所致寿命损失率呈下降趋势,女性恶性肿瘤(AAPC=-0.1%,t=-0.5,P=0.607)、糖尿病(AAPC=-0.9%,t=-1.3,P=0.186)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均为上升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四类慢性病的死亡数都呈现上升趋势,男性糖尿病的标化死亡率上升明显。结论200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早死和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男性和糖尿病是今后慢性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和病种。
- 代银陈一凡李辉赵佳韩雪殷建华
- 关键词:慢性病死亡率
- 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和心理体验[1]。以往研究认为,亚健康主要发生在生活压力大的成年人身上;而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亚健康的发生呈低龄化,一些中学生正受其困扰,主要表现有忧郁、焦虑、疲劳、学习效率下降、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2-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亚健康既表现为个体的亚健康,又表现为群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
- 代银夏蒨郑薇薇谢梦
- 关键词:亚健康
- 上海市杨浦区居民2016—2022年心肌梗死的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掌握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因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分布特征,为调整和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2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平台死因监测系统内杨浦区户籍居民心肌梗死的死亡个案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2016—2022年心肌梗死的粗死亡率为21.11/10^(5),其中男性为29.62/10^(5)、女性为25.34/10^(5);标化死亡率为22.21/10^(5),其中男性为25.71/10^(5)、女性为18.60/10^(5);男性和女性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组死亡率增长呈现指数型,各年龄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街道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月份死亡人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平均死亡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杨浦区居民男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于女性;≥65岁年龄组居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显著增长;老龄化程度较高社区居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较高;1月和12月因心肌梗死死亡的人数较多。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 张正征李辉陈静张涛代银赵佳
- 关键词:心肌梗死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 201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情况,分析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科学的指导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杨浦区4所中学预备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共1 648名,运用网络成瘾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V)及自行编写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杨浦区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91%,其中初中学生为5.55%,高中学生为8.34%;男生为7.79%,女生为6.07%。网络成瘾检出率在不同的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者SAS,SDS的得分与非网络成瘾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杨浦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影响因素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及早发现网络成瘾倾向,开展早期干预措施,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 郑薇薇夏蒨代银谢梦
-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
- 上海市杨浦区老年人跌倒情况及知信行调查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跌倒情况及其对跌倒相关信息的知识信念行为,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和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抽样法,对杨浦区两个社区4个居委共计860名老年人的跌倒及KAP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杨浦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1.74%,独居、空巢、与人同住的三组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682,P=0.711),男性和女性跌倒发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267),<75周岁和≥75周岁两组人群之间跌倒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老年人防跌倒知识掌握较差,过半老年人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和跌倒预防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老年人跌倒发生最多的时间段是起床—早饭期间和早饭—午饭期间。老年人在行走和上下楼时以及吃饭/洗澡/上厕所时发生的跌倒最多。跌倒发生最多的地点是楼梯或过道和厨房。跌倒最主要的自身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和视力问题。结论杨浦区老年人对有些跌倒相关知识认知不足,环境中存在着致跌因素,应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预防跌倒的意识和身体的平衡能力,同时社区应加强对环境致跌因素的干预。
- 代银王智勇张亚英朱雯
-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
- 杨浦区2006与2010学年中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中学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杨浦区52所中学2006学年和2010学年在校学生伤害个案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学年中学生伤害发生率(7.01‰)显著高于2006学年(4.85‰);2010学年男、女生伤害发生率(10.65‰,3.28‰)显著高于2006学年(8.06‰,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0学年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伤害发生率较2006学年有所升高。结论近年来中学生伤害发生率显著提高。应结合伤害发生的原因和中学生的活动特点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学生伤害的发生。
- 郑薇薇夏蒨代银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 2002-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伤害死亡特征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居民因伤害死亡情况及其死亡特征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伤害死因登记资料,应用Excel 2010、SPSS 21.0软件对数据信息整理分析,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线性回归分析,标化采用1985年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果2002-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累计报告伤害死亡6377例,年均粗死亡率为31.03/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15.00/10万,伤害粗死亡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5,P>0.05),而男性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2.171,P<0.05)。伤害粗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2.0,P<0.01)及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4,P<0.01)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伤害死亡原因中居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及意外中毒,合计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9.85%(5730/6377)。伤害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0~14岁年龄组的死亡率最低(4.12/10万),≥65岁年龄组的死亡率最高(110.00/10万)。PYLL的前5位伤害类型为自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及溺水,共计46325人年,占总PYLL的80.12%。结论伤害是影响上海市杨浦区居民健康和寿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伤害类型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因伤害而造成的损失。
- 代银李辉赵佳丁一波韩雪殷建华
- 关键词: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