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佳

作品数:40 被引量:27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死亡率
  • 12篇发病
  • 11篇发病率
  • 10篇肿瘤
  • 6篇腺癌
  • 6篇活率
  • 6篇存活
  • 6篇存活率
  • 5篇肠癌
  • 3篇腺肿瘤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压
  • 2篇血脂
  • 2篇血脂异常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直肠

机构

  • 3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31篇赵佳
  • 26篇韩雪
  • 15篇谢梦
  • 11篇曹广文
  • 9篇张宏伟
  • 5篇丁一波
  • 5篇李辉
  • 5篇乔鹏
  • 3篇侯建国
  • 3篇张涛
  • 3篇代银
  • 3篇陈静
  • 3篇谭晓洁
  • 3篇王建华
  • 2篇张蓉
  • 2篇马立业
  • 1篇叶薇薇
  • 1篇韩一芳
  • 1篇杜琰
  • 1篇殷建华

传媒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健康教育与健...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肾细胞癌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RCC病例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并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RCC新发患者1 092例,占同期全区新发恶性肿瘤的2.34%。RCC年均粗发病率为9.16/105,标化发病率为5.12/1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粗发病率11.79/105 vs 6.41/105,P<0.01;标化发病率6.54/105 vs 3.61/105,P<0.01)。男性50岁,女性55岁以后RCC发病率迅速增加。2002-2012年间男性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10.45),女性粗发病率也明显增长(APC=6.37)。因RCC死亡369例,年均粗死亡率为3.10/105,标化死亡率为1.33/105。4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死亡率明显上升。男性5年生存率高于女性(71.80%vs 69.77%,P>0.01)。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组(87.75%vs 53.69%,P<0.01)。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RCC发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RCC死亡率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RCC患者生存期。
韩雪黄辰曦赵佳谭晓洁侯建国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膀胱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阐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膀胱癌新发患者1 252例,占同期全区新发恶性肿瘤的2.69%。膀胱癌年均粗发病率为10.51/105,其中男性为15.59/105,显著高于女性(5.18/105,P<0.01);标化发病率为4.83/105,其中男性标化发病率为7.26/105,高于女性(2.32/105,P<0.01)。2002-2012年间膀胱癌粗发病率明显上升(APC=4.14,P<0.01),但标化发病率无明显变化。50岁以后膀胱癌发病率迅速增加。因膀胱癌死亡690例。年均粗死亡率男性为8.61/105,女性为2.84/105(P<0.01);标化死亡率男性为3.64/105,女性为1.15/105(P<0.01)。2002-2012年间膀胱癌粗死亡率明显上升,标化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变。新发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3.15%,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74.31%,高于非手术组(51.80%,P<0.01)。结论 2002-2012年间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粗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上升。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率和及时手术切除率有望提高患者整体生存。
韩雪赵佳黄辰曦丁一波侯建国谭晓洁韩一芳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膀胱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男性户籍人群PCa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男性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PCa新发病例1 578人,占同期全区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6.36%(1 578/24 800)。PCa年均粗发病率为25.87/105,标化发病率为10.60/105。2002-2012年间PCa粗发病率(APC=10.11,P<0.01)和标化发病率(APC=7.27,P<0.01)逐年增长。60岁以后PCa发病率迅速增加。因PCa死亡716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1.74/105,标化死亡率为3.92/105。65岁之后PCa死亡率明显上升。PCa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7.59%,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7.56%,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50.40%(P<0.01)。结论年龄是PCa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PCa死亡率明显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韩雪黄辰曦赵佳丁一波侯建国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宫颈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户籍人群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女性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2002-2012年间上海市杨浦区宫颈癌总新发患者628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2.53%。宫颈癌年均粗发病率为10.80/10^5标化发病率为9.56/10^5。在此期间宫颈癌的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11.10,P〈0.01),但是标化发病率没有明显改变(APC=1.05,P〉0.05)。以30-49岁女性人群宫颈癌发病率最高。2002—2012年问因宫颈癌死亡256例,占全区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1.57%。宫颈癌年均粗死亡率为4.40/10^5,标化死亡率为2.02/10^5。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36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未接受手术者(9.22年vs7.06年,P〈0.01)。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5.45%,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84.69%,显著高于非手术组60.89%(P〈0.01)。结论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女性人群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56/10^5和2.02/10^5,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韩雪黄辰曦赵佳谭晓洁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宫颈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食管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治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系统整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杨浦区户籍人群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并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002-2012年间杨浦区共报告食管癌新发病例1 184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2.54%。其中男性878例,女性306例;男女发病年龄分别为(67.79±12.68)岁和(75.70±9.80)岁。食管癌男性平均粗发病率为14.39/10^5,显著高于女性(5.26/10^5,P〈0.05);男性标化发病率为4.67/10^5,明显高于女性(1.51/10^5,P〈0.05)。2002-2012年间杨浦区食管癌男女合计的粗发病率趋势年均下降0.4%(P〈0.05),但标准化发病率无明显变化。因食管癌死亡1 072例。年均粗死亡率男性为12.79/10^5,女性为5.02/10^5(P〈0.05);标化死亡率男性为3.80/10^5,女性为1.34/10^5(P〈0.05)。男性40岁之后,女性55岁之后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上升。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0.70年。手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9年,非手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0.59年(P〈0.05)。食管癌患者的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30%、29.10%、22.30%、19.10%和17.80%。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0%、47.80%、39.20%、32.60%和31.30%,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37.60%、22.30%、16.10%、14.10%和12.80%(P〈0.05)。结论 2002-2012年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食管癌死亡率接近发病率。男性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手术治疗可显著延长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食管癌早期诊断水平和及时手术切除有望提高患者整体生存率。
韩雪倪翀乔鹏傅忠星赵佳张蓉谢梦杜琰曹广文
关键词:食管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居民大肠癌和癌前期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居民大肠癌变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探索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为全市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5-01-01-2017-06-30在杨浦区开展社区大肠癌筛查的同时,追加一份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通过大肠癌筛查数据库和杨浦区肿瘤管理数据库追踪队列的结局,并对调查问卷中的47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计12732例调查数据纳入队列,将72例确诊为大肠癌与191例确诊为癌前期病变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将12469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大肠癌及癌前期病变患者男性比例、年龄≥60岁、有慢性腹泻史、有粘液或血便史、有肠息肉史、有一级亲属肠癌史、有个人癌症史、有下消化道炎症史、现在吸烟、现在饮酒、有午睡习惯史的比例分别为52.09%、84.41%、6.46%、6.08%、15.97%、11.79%、15.97%、17.11%、16.73%、11.79%和49.43%,均高于对照组人群的38.58%、74.31%、3.83%、1.92%、2.63%、4.15%、4.27%、9.73%、8.71%和3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食用叶类蔬菜和豆制品的各频率段的占比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病例组每周食用叶类蔬菜≥6d的比例为54.37%,低于对照组的63.89%,食用豆制品每周≥4 d的比例为15.21%,低于对照组的16.7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有粘液或血便史、有肠息肉史、有一级亲属肠癌史、有个人癌症史、有下消化道炎症、现在吸烟是杨浦区老年居民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食用叶类蔬菜频率≥6 d/周是杨浦区居民患大肠癌及大肠癌前期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社区居民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也将会发生变化。不断监测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变化,将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发展。
赵佳韩雪谢梦陈灵颖
关键词:大肠癌癌前期病变LOGISTIC回归分析
我国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风险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24年
人工智能(A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显著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助力医院实现智能化管理,还能增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然而,由于AI技术的高度数据依赖性和算法黑箱性等内在特性,当前医疗AI在数据安全、医疗风险、公平受益及公众接受信任度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医疗AI的应用价值及其面临的风险挑战,通过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加强数据流通全流程的安全防护、研发透明且具有可解释性的AI产品、制定行业标准以规避算法歧视以及加强宣传教育以提升公众信任度等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王燕萍金钢赵佳韩雪王蓓蕾
关键词:人工智能隐私信任
上海市杨浦区常住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研究上海市杨浦区常住居民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为全市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11-12月,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杨浦区随机抽取4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4个居委会,每个居委随机抽取52户人家,每户人家再按科什选择法(KISH表)抽取1人,预约后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对调查问卷中的27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年龄、体质指数、腰围、家族史、油炸食品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OR值分别为2.76(95%CI:2.18~3.50)、1.49(95%CI:1.07~2.08)、1.60(95%CI:1.00~2.55)、4.87(95%CI:3.09~7.68)、2.08(95%CI:1.24~3.51)。结论慢性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针对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提倡控制体重、健康饮食的理念,不断完善慢性病管理模式,积极有效地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工作。
赵佳王建华叶薇薇谢梦
关键词:慢性病LOGISTIC回归
前列腺癌患者特异性抗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引起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全区已掌握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入户家族史和生活饮食习惯及前列腺癌确诊时PSA浓度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PSA浓度越高,骨转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危险度(OR)为1.35(1.01~1.80);高血糖、高血压、吸烟、经常食用豆制品和多脂类食物的患者与确诊时体内的PSA浓度成正相关;年龄和体质指数(BMI)与确诊时体内的PSA浓度无相关性。结论及时探索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升高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前列腺癌的早期预防和降低并发骨转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赵佳王建华韩雪石韶俊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骨转移
200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主要慢性病疾病负担及预测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主要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并进行预测,为辖区内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和人口数据资料,采用Excel 2010、Access 2010、Joinpoint 4.9.0.0和R4.3.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率的标化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2002—2021年杨浦区主要慢性病累计死亡150666例,占总死亡数的84.23%。其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2.2%,t=-3.8,P<0.05],其他病种均呈上升趋势,且心脑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均为历年最高;男性心脑血管疾病(AAPC=-0.8%,t=-1.9,P=0.062)和糖尿病(AAPC=0.9%,t=1.8,P=0.072)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呈下降趋势。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0,t=-0.1,P=0.947),糖尿病呈上升趋势(APC=1.3%,t=2.6,P<0.05),其他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及女性主要慢性病的平均减寿年数均呈下降趋势;男性(APC=-2.3%,t=-6.3,P<0.01)及女性(APC=-3.9%,t=-8.4,P<0.0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所致寿命损失率呈下降趋势,女性恶性肿瘤(AAPC=-0.1%,t=-0.5,P=0.607)、糖尿病(AAPC=-0.9%,t=-1.3,P=0.186)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均为上升趋势。预测结果显示,四类慢性病的死亡数都呈现上升趋势,男性糖尿病的标化死亡率上升明显。结论2002—2021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早死和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男性和糖尿病是今后慢性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和病种。
代银陈一凡李辉赵佳韩雪殷建华
关键词:慢性病死亡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