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龙 作品数:16 被引量:7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深圳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深圳市医学重点专科及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门静脉途径榄香烯-5Fu-p53基因联合应用预防小肝癌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途径榄香烯-5Fu-p53基因联合应用在预防小肝癌术后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5例,均为男性,年龄45-52岁。经手术切除原发癌灶(2例),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或... 谢宗贵 甘向阳 黄云龙 胡元明 吴涓 童光东 周大桥 周小舟关键词:小肝癌 术后复发 文献传递 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的肝动脉和门静脉途径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低剂量中西化疗药物肿瘤血管热灌注及栓塞治疗和门静脉中西护肝药物灌注治疗相结合对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9例,采用以榄香烯为主的节段性肝动脉热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小肝癌;采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静脉栓塞和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并经导管-药盒系统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西护肝药物门静脉区域性灌注治疗。结果9例患者小肝癌瘤灶得到较好控制,AFP水平下降;食管胃底静脉栓塞和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操作成功;门静脉区域性中西护肝药物灌注治疗后门静脉压力下降(12±3.5)cmH2O,肝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肝动脉和门静脉途径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可作为小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有效的姑息性方法。 谢宗贵 周大桥 张海生 王小珍 胡元明 黄云龙关键词:治疗性栓塞 门静脉途径 严重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 静脉复合麻醉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得普利麻(diprivan)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65例患者80例次介入手术采用了非气管插管下得普利麻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术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及患者对介入操作的反应。结果65例患者80例次静脉麻醉均获成功,患者术中处于睡眠状态,无痛苦,对介入治疗过程无记忆。得普利麻用量(500±100)mg,芬太尼用量(0.200±0.025)mg。麻醉前后10 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4±2.2)kPa和(10.6±2.1)kPa,SaO2分别为(98±1.0)%和(96±1.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非气管插管下的得普利麻和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安全性好,能够达到无痛治疗、患者对手术过程无记忆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谢宗贵 胡元明 黄云龙 游勇 吴涓 黄增平 李健关键词:得普利麻 芬太尼 静脉麻醉 无痛术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金属内支架治疗效果评价 2005年 目的评价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疗效。方法7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6例为吻合口肿瘤复发,1例良性狭窄。4例以急性肠梗阻就诊,3例术后排便困难就诊。采用经肛门国产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植入治疗,观察肠梗阻解除情况及排便情况。结果7例患者支架植入操作均获成功。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支架植入当时肠梗阻症状解除。3例术后排便困难明显改善。1例良性狭窄者术后2周结肠镜下将支架取出。支架植入后主要副作用为直肠刺激症状,对症处理有效。结论直肠支架植入是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姑息性外科手术的替代方法。 胡元明 谢宗贵 王成林 单鸿 黄云龙 游勇 吴涓关键词:直肠癌 术后吻合口狭窄 金属内支架 TH胶在经皮经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评价TH胶在经皮经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2岁。静脉曲张程度轻度2例,中度12例,重度6例。肝功能Child-Paugh分级A级15例,B级5例。采用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途径,用TH胶灌注填塞曲张静脉,在拔出导管鞘时用1~2mlTH胶填塞肝脏穿刺通道。结果20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即时闭塞率100%(20/20),肝脏穿刺通道填塞良好,未出现肝包膜严重出血。肝功能各项指标在术后3d一过性升高,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17例患者随访6~12个月,随访期间无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TH胶能即时闭塞食管胃底的曲张静脉,治疗和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也能够即时填塞肝脏穿刺通道,防止肝包膜下出血,在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席名未 谢宗贵 黄云龙 胡元明 游勇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栓塞 介入治疗 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榄香烯、氟尿嘧啶门静脉灌注预防小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途径联合应用p53腺病毒注射液(p53)、榄香烯、氟尿嘧啶(5-Fu)预防小肝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男性小肝癌患者5例,于B超和电视透视联合引导下穿刺门静脉,留置4F导管,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榄香烯联合5-Fu门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d。第5天药物滴注完毕后在电视透视下拔出导管,用TH胶填塞肝脏穿刺通道。结果5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计划。门静脉穿刺插管及拔管,药物灌注操作顺利,未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穿刺通道出血,导管移位等并发症。p53门静脉滴注后主要副反应为发热达39~40℃,持续1—3h,物理降温加药物退热有效。榄香烯联合5-Fu门静脉滴注药物副反应轻微。5例患者随访5~16个月(平均8.5个月),其间影像学及血液学检查未显示新发肝癌病灶或原发肝癌病灶复发。结论介入性门静脉穿刺插管门静脉途径p53腺病毒注射液、榄香烯、5-Fu联合应用可能对小肝癌术后复发起到抑制和治疗作用。 黄云龙 谢宗贵 童光东 周大桥 甘向阳 胡元明 陈健湘关键词:局部灌注 门静脉 外生性肝癌的血供特点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外生性肝癌血供特点及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方法5例外生性肝癌经股动脉插管,肿瘤供血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治疗,用榄香烯350 mg肿瘤血管内热灌注化疗和顺铂60~80 mg加碘油8~15 ml乳剂及明胶海绵化疗栓塞。结果5例患者共行10次经血管途径的化疗栓塞术。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以肝外血管为主,肝动脉部分参与供血。5例患者术后瘤体缩小30%~50%,4例AFP下降。结论外生性肝癌有不同于肝内肝癌的血供特点,经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外生性肝癌同样有效,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游勇 谢宗贵 陈树平 黄云龙 吴涓 胡元明食管胃底静脉栓塞联合门静脉药物灌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初步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联合门静脉途径中西药物灌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中重度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1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电视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左支行门静脉造影、胃底食管静脉栓塞术及门静脉系统药盒植入术,并经药盒行门静脉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治疗。结果21例患者行经皮门静脉左支穿刺插管、胃底食管静脉栓塞治疗及门静脉药盒系统植入术操作均获成功。门静脉系统药物灌注治疗后,压力下降(10.8±3.2)cm H2O,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随访(11±8.5)个月,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发生。结论经皮穿刺胃底静脉食管静脉栓塞联合门静脉系统药物灌注治疗能有效降低静脉压力和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发生率。 陈树平 黄云龙 谢宗贵 游曼球 周大桥 胡元明关键词:肝硬化 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药物灌注治疗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2005年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0例(24例为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术后再次出血;6例为消化道出血未行内镜治疗者).电视透视下取右腋中线或剑突下方穿刺进入门静脉分支.用弹簧钢圈、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栓塞食管胃底静脉.2例栓塞后门静脉内留置导管-药盒系统行区域性药物灌注治疗.结果 30例患者胃冠状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全部成功.胃短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成功率90%.27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2~18个月.17例患者术后胃镜复查显示胃底曲张静脉完全消失者13例,明显改善者4例.2例于栓塞术后1周、2个月再出血,再次栓塞后无再出血.2例门静脉留置药盒行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者治疗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10 cm H2O(1 cm H2O = 0.098 kPa) 和8 cm H2O.结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在急诊止血方面更具优势,应该成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经留置药盒行门静脉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治疗肝硬化值得进一步探讨. 胡元明 谢宗贵 单鸿 周大桥 黄云龙 游勇 吴涓关键词:食管静脉套扎 明胶海绵栓塞 胃底曲张静脉 门静脉分支 超选择插管 胃冠状静脉 鼻咽侧位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采用标准鼻咽侧位片测定腺样体—鼻咽腔比值(A/N比值)评价腺样体肥大程度,观察其疗效的相关性,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对110例患儿采取常规标准鼻咽侧位片,并测得A/N比值。结果:A/N比值≤0.7的患儿经临床药物治疗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A/N比值≥0.71的患儿中大部分需要进行腺样体刮除术。结论:标准鼻咽侧位片上A/N比值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实用而准确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树平 朱子生 游勇 黄云龙关键词:鼻咽侧位片 腺样体肥大 鼻咽腔 A/N比值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