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礼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评估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都进行运动疗法、智力训练、针灸、理疗、静滴护脑药物,每日一次;治疗组加感觉统合训练1次/天,20分/次,3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月,疗效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中大运动项发育商。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6%,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治疗组大运动DQ分别由60.1±17.7分、59.0±15.0分提高到69.4±18.4分、77.8±17.3分,2组治疗前后大运动DQ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运动DQ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提高脑瘫患儿运动能,值得临床应用。
- 张玲王跑球丁玉莲左文敬陈礼伟
- 关键词:感觉统合脑损伤综合征脑瘫
- 强化前庭刺激对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庭刺激带给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瘫儿童患者80例,进行为期2个月的荡秋千、摇头前庭刺激康复治疗。治疗完成前后采用粗大运动训练量表对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强化前庭刺激的临床疗效。结果在80例患儿中,有73例患儿的平衡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6例患儿的平衡功能得到了加强,仅有1例患儿的平衡功能无明显好转,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强化前庭刺激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提高患儿协调性,改善患儿身体平衡功能。
- 陈礼伟左文敬韩行普杨永刘铭珠
- 关键词:脑瘫儿童
- 减重步行训练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脑瘫患儿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减重组(n=30),两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减重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D项和E项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GMFM评定D项和E项评分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减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可促进脑瘫患儿步行能力提高。
- 苏珍辉刘丽君肖曙光漆带丽刘跃琴张惠佳王跑球陈礼伟
- 关键词:减重步行训练脑性瘫痪康复
- 应用Gesell发展量表评估小儿脑瘫运动治疗效果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用Gesell发展量表评估小儿脑瘫运动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Gesell发展量表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前后测试对照。结果 2疗程治疗后经Gesell发展量表复测,大运动DQ值由治疗前(61.36±15.62)提高到(75.02±19.20),经t检验P<0.05(t=8.059,P<0.001),治疗前后粗大运动评分差异显著。结论对脑瘫患儿使用Gesell发展量表进行粗大运动评估,对于指导脑瘫患儿运动训练有重要意义。
- 龙亚君王跑球刘璨刘跃琴刘兰陈礼伟
- 关键词:小儿脑瘫
- 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
- 目的评估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都进行运动疗法、智力训练、针灸、理疗、静滴护脑药物.每日一次;治疗组加感觉统合训练1次/天,20分/次,30天为1疗...
- 张玲王跑球丁玉莲左文敬陈礼伟
-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
- 文献传递
- 心理干预对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儿童群体一直是临床医学界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患儿的身心皆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心智水平和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完善,所以一旦患病,自身具备的心理承受与自制能力较弱,对治疗的依从性也较低,十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疗养。尤其对脑瘫儿童来说,常会因为自身年龄特点与心理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疾病治疗与护理。心理干预作为一种常见的护理手段,在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调控心理情绪及改善治疗信心方面效果十分显著,该研究正是基于探究其在儿童脑瘫康复对改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有效分析和阐述,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陈礼伟左文敬韩行普杨永刘铭珠
-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依从性